跳转到内容

草稿:布尔基战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布尔基战役(也称为1965年拉合尔战役)是1965年印巴战争期间,印度步兵与巴基斯坦装甲部队之间的一场战役。巴尔基(Barki,Burkee和Barkee也有此拼写)是一个村庄,位于拉合尔东南部,靠近旁遮普邦边境。作为参考,该村庄距离拉合尔阿拉马·伊克巴尔国际机场仅11公里,并通过一座跨越巴姆巴瓦利-拉维-贝迪安(BRB)运河的桥梁与拉合尔相连。 战役期间,双方的兵力相对均等。印度步兵与据守在碉堡、散兵坑和沿运河岸挖掘的堑壕中的巴基斯坦部队发生冲突。巴基斯坦人得到了大量坦克和战斗机的支援。[3] 这场战役以印度获胜和巴基斯坦部队向多格莱撤退而告终。印度军队随后于1965年9月21日攻占了多格莱。

背景

[编辑]

巴基斯坦于1965年8月17日发动了“大满贯行动”(Operation Grand Slam),目的是为了营救在8月15日“直布罗陀行动”(Operation Gibraltar)失败后被包围的渗透者,并试图切断印度的补给线。由于“大满贯行动”导致补给线压力巨大,印度向拉合尔发起攻势,以开辟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并分散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的注意力。在开辟拉合尔战线后,印度军队沿着三条轴线向拉合尔推进——阿姆利则-拉合尔、卡尔拉-巴尔基-拉合尔和凯姆卡兰-卡苏尔公路——击溃了人数较少的巴基斯坦部队。

在唯一的印度装甲师的支持下,印度步兵迅速击退了毫无准备的巴基斯坦防御部队,目标是包围甚至可能围攻拉合尔。由于出其不意,印度得以从卡尔拉镇(一个位于通往巴尔基并直达拉合尔的公路上的印度边境城镇)夺取了大量巴基斯坦领土。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军队动员了该地区的部队,并发起了三路反攻以夺回失土。随后,巴尔基战役在卡尔拉-巴尔基-拉合尔公路上展开。巴基斯坦的主要目标是在印度的装甲支援和补给线赶上之前,迫使印度步兵撤退。巴基斯坦军队的目标也是夺回此前战斗中失去的大部分领土。印度步兵的目标是夺取并坚守巴尔基镇,直到包括装甲部队和补给在内的增援部队到达。

战斗过程

[编辑]

在哈尔·克里샨·西巴尔少将的指挥下,印度军队从卡尔拉开始推进,坦克作战则由阿南特·辛格中校指挥,第一个被攻占的巴基斯坦主要据点是一个名为贾曼的村庄。巴基斯坦军队向着下一个主要城镇巴尔基撤退,但在每个村庄都留下小股抵抗力量以减缓印度的推进速度。

9月8日,巴基斯坦开始反攻,巴基斯坦炮兵在9月8日、9日和10日猛烈炮击印度的前进部队。 连续的炮击减缓了印度的推进速度,但未能完全阻止。 随后,巴基斯坦装甲部队(包括巴基斯坦第1装甲师的大部分)发起了反攻。印度步兵最终在巴尔基与巴基斯坦坦克发生冲突,导致大部分巴基斯坦装甲部队在9月10日之前被损坏或摧毁。

印度步兵成功地阻挡了巴基斯坦装甲部队,直到印度第18骑兵团的坦克赶到。随后,他们得以在装甲部队的支援下于9月10日发起主要攻击。由于大部分巴基斯坦坦克已经损失,巴基斯坦守军几乎没有剩余坦克的装甲支援。巴基斯坦出动了少量战斗机为巴基斯坦部队提供空中掩护并攻击印度阵地。然而,使用战斗机对地面部队进行扫射而不是轰炸,意味着空中支援收效甚微。 有限的战斗机数量以及随处可见的用于掩护的战壕和防御工事,进一步降低了巴基斯坦空军行动的效力。结果,经过激烈的战斗,印度军队于9月11日占领了巴尔基,并在战争的剩余时间里一直坚守该地。

战后

[编辑]

在占领巴尔基后,印度军队的推进继续朝向多格莱,一个紧邻拉合尔的城镇。该镇及其周边地区于9月22日被占领,使得拉合尔市处于印度坦克炮火的射程之内。尽管印度军队通过巴姆巴瓦利-拉维-贝迪安运河夺取了巴尔基地区,但在拉贾·阿齐兹·巴蒂少校指挥下,寡不敌众的军事连队在1965年9月7日至8日夜间迫使印度军队进行了肉搏战,尽管印度军队在数量上占优势,战斗仍持续了三天。随后,印度军队的装甲纵队不得不停止其占领拉合尔的计划,转而专注于确保巴尔基地区的安全以及摧毁连接巴姆巴瓦利-拉维-贝迪安运河的桥梁。

奖项

[编辑]

以下印度部队被授予巴尔基战役荣誉和1965年旁遮普战区荣誉:

中央印度骑兵团 (The Central India Horse, CIH)

第16旁遮普团 (16 Punjab)

第4锡克团 (4 Sikh)

第9马德拉斯团(9 Madras)

第5卫队团 (5 Guards)

巴基斯坦指挥官拉贾·阿齐兹·巴蒂少校后来被追授了巴基斯坦最高军事勋章

参见

[编辑]
  • 乔温达战役

参考文献

[编辑]
  1. 蓝比尔·辛格上尉 (2005年),《1947年以来的主要国防行动》(Major Defence Operations Since 1947),海洋出版社(Ocean Books),第100页,ISBN 978-81-88322-67-1。
  2. 古普塔,哈里·拉姆 (1967年)。《印度-巴基斯坦战争,1965年,第一卷》(India-Pakistan war, 1965, Volume 1)。哈里亚纳出版社(Hariyana Prakashan)。第154–157页 – 通过 archive.org 检索。
  3. 兰比尔·辛格空军上校 (2009年),《难忘的战争故事》(Memorable War Stories),海洋出版社/普拉巴特出版社(Ocean Books/Prabhat Prakashan),ISBN 978-81-88322-66-4
  4. 〈错误的战役时机:凯姆卡兰与阿富汗〉("Wrong Timing the Battle: Khem Karan and Afghanistan")。2021年10月23日。检索日期:2022年8月25日
  5. 《战争电报:印巴冲突 1965》(War Despatches: Indo-Pak Conflict 1965),哈尔巴克什·辛格中将著,第125页
  6. 〈锡克教第4营攻占巴尔基〉("Capture of Barki by 4th Sikh"。2015年9月1日。检索日期:2022年8月25日。
  7. 〈萨拉加希营纪念其士兵的英勇事迹〉("Saragarhi Battalion to commemorate valour of its soldiers")。《印度时报》(The Times of India)。2019年9月12日。检索日期:2022年8月25日。
  8. 〈印度陆军的战役荣誉 – 18, 1965年印巴战争:巴尔基,强攻伊乔吉运河〉("Battle Honours of the Indian Army – 18, 1965 Indo Pak War: Barki, Assaulting the Ichhogi Canal")。2020年4月2日。检索日期:2022年8月25日。
  9. 空军准将卡迪尔·艾哈迈德·哈希米。《巴基斯坦空军在拉合尔的防御》("PAF in Defence of Lahore")。DefenceJournal.com。原始网页存档于2001年9月23日。
  10. 《巴尔基战役》,卡瓦尔吉特·辛格准将著
  11. 戈帕尔,拉姆 (1967年),《印度-巴基斯坦战争与和平,1965年》(Indo-Pakistan war and peace, 1965),普斯塔克肯德拉出版社(Pustak Kendra),第118页。
  12. 西塔拉姆 (1967年),《1965年印巴冲突》(The Indo-Pak Conflict of 1965),喜马拉雅出版社(Himalaya Publications),第129–130页。
  13. “金箭师在巴尔基战争纪念馆庆祝其成立60周年”。2022年7月1日。检索日期:2022年8月25日。
  14. 萨克塞纳,K. C. (1966年),《巴基斯坦及其与印度的关系 1947–1966》(Pakistan, Her Relation with India 1947–1966),维尔出版社(Vir Publishing House),第169页。
  15. 《新大英百科全书》(The New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大英百科全书出版社(Encyclopædia Britannica)。2002年。ISBN 978-0-85229-787-2。
  16. “巴基斯坦陆军”。www.pakistanarmy.gov.pk。检索日期:2022年1月1日。
  17. “金箭师庆祝巴尔基日,纪念‘巴尔基战役’”。2017年9月10日。检索日期:2022年8月25日。
  18. “战争纪念馆落成”。《论坛报新闻社》(Tribune News service)。2010年8月25日。检索日期:2011年4月7日。
  19. 《巴基斯坦画报周刊》(Illustrated Weekly of Pakistan)。1966年。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