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食物本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明《食物本草》(300余种本)中的插图,图上绘“苏州小瓶酒”及“东阳酒”
明《食物本草》(300余种本)中的插图,图上绘“麹”

食物本草是明朝出现的多本以该名称命名的食物以及药物著作。其中一种著作记载药物300余种,成书于李时珍本草纲目之前,另一种著作记载药物1600多种,成书于本草纲目之后。[1]

记载药物300余种的有署名薛己的食物本草二卷本,署名卢和的食物本草四卷本,署名汪颖(编撰)、钱允治(校订)的食物本草七卷本,署名汪颖的食物本草二卷本,未署作者、胡文焕(校订)的食物本草二卷本,署名李某(编撰)、钱允治(补订)的食物本草七卷本。这些著作内容大致相近,主要记载386味食品,分为水、谷、菜、果、禽、兽、鱼、味8类,并且介绍各食品的性味、良毒和功效主治。[1]

另一种著作收集食物共1600多种,分类同本草纲目,共分为水、谷、菜、果、鳞、介、蛇虫、禽、兽、味、草、木、火、金、玉石、土等16部,22卷。这类著作有的题为李杲编辑,李时珍参订[2],也有的直接署作者名为李时珍。丹波元胤《医籍考》认为该书作者是姚可成。[1]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邓铁涛主编,中国养生史,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2,第502页
  2. ^ 李经纬,梁峻,刘学春主编,中华医药卫生文物图典 纸质卷 第1辑 1,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12,第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