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云影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云影畦
幕后
出生 (1942-12-05) 1942年12月5日82岁)
职业电视编导、监制、高级管理人员
母校
亲属
出道地点 英属香港

云影畦(英语:Maria Wan,1942年12月5日),香港电视制作人,1960年代末出身于丽的映声,1976年转投公营电台香港电台,晋升至助理广播处长。1995年移民到美国

生平

[编辑]

家世及早年生活

[编辑]

云影畦祖籍海南文昌石盘村,1942年12月5日出生[1],她的祖父云瀛桥晚清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军官,1935年获授中将军衔并任军事参议院高级参议,1938年退役,1949年往台湾,1960年病逝[2][注 1];父亲云春霖,又名昌烁,亦是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军官[3][4]第二次国共内战末期先后担任海南师管区司令、第六十四军余汉谋部)副师长,少将军衔,1949年10月在高州中国人民解放军所俘,后在广西集训期间逃往英属香港(1950年后)[2][5],1971年病逝[4]。海南云氏源自元代南下的蒙古族[6],云影畦曾承认自己的蒙古人血统[7]

云影畦早年在香港毕业于嘉诺撒圣玛利书院罗富国师范学院,据其自述毕业后曾在官立小学任职教师[8][9];据一篇对嘉诺撒圣玛利书院校友罗范椒芬的专访,云影畦曾回母校任教,是罗范椒芬初中时的班主任[10]。后赴法国英国留学修读电影[8][9][4]

电视制作事业

[编辑]

云影畦修毕电影后于1968年回到香港,其后加入属于英资的收费电视台丽的映声担任编导(即导演),负责范畴包括综合性节目、话剧、特辑类节目[8],当时一度成为香港两个电视台中唯一的女性编导[11][9][注 2]。1972年,她在公司的安排下到英国深造半年,进修彩色电视摄制技术[14]。丽的映声转型为免费电视台丽的电视后继续任职于该台。

香港粤语流行音乐发展史上具代表性的填词人郑国江曾忆述,他早年在丽的映声担任兼职编导期间,负责统筹综艺节目的云影畦认为香港大部分人口以粤语母语,但音乐市场被国语流行曲主导;在云影畦的建议下,郑国江开始在节目《香江花月夜》中借用国语流行曲的曲调填上粤语词,成为其填词事业之始。[15][16]

在1974年的记载中,云影畦在丽的电视的职务为导播主任[17]。1975年6月末晋升为高级编导主任[8],但未几便传出因内部人事纠纷,在8月离职。离职之初曾表示正在自组电影公司,但后在同年10月以合约形式加入属于香港政府部门公营香港电台电视部,并表示开拍电影的计划未有搁置[18][19]。她与丈夫黄祥成立的电影公司,1976年曾与电影制作人雷鸣的公司合作拍摄了一套电影《星座奇趣录》,由黄祥任监制,云影畦未有任何挂名的职务[20][21][22]

加入香港电台电视部后,云影畦最初负责妇女及综合性节目[19]。她在1976年1月改以公务员条款获聘任为节目主任,同年6月起署任节目监督[1]。翌年2月,她正式晋升为节目监督,担任教育电视的监制[1][23]。其后,她在1978年1月起署任高级节目监督,同年8月晋升为特级节目主任,两年后再于1980年2月晋升为总节目主任(电视)[1]。在总节目主任(电视)任内,她曾于1981年至1983年间两度署任总监(广播事务)[1]

1984年4月起,云影畦持续署任助理广播处长,四年后于1988年5月正式晋升为助理广播处长[1],任内她经历香港电台电视节目改于免费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之变革,及对香港电台独立、公司化的筹备(后因1989年六四事件引发的政治动荡而搁置)[24][25]。此外,云影畦在1980年代是在港台担任最高职位的女性之一,仅次于后来于1986年出任广播处长统领港台的张敏仪,加上张敏仪在出任广播处长前曾于1983年起借调到政府新闻处任职,所以在港台出任助理助理广播处长的云影畦在港台拥有“云大姐”之䁥称[26]

1995年,云影畦从香港电台辞职,移民到美国,当时其夫已移民到当地八年[27]。2000年代,她曾管理一家经营北美地区华人市场卡拉OK业务的公司,名为Entral Group International[28]。2010年,她与丈夫曾经回香港聚旧,当时两人表示在纽约定居[29][注 3]

作品

[编辑]
时期 年份 节目名称 职务 备注/来源
丽的映声 约1969年起 我是侦探 编导 云影畦女儿曾客串演出。[9][30][31]
声宝夜总会 节目于1969年开播,未知是否最早期的编导。[31][32]
1970年起 群星会 最初编导为林乐培,后由张敏仪(在此节目从副编导晋升)、云影畦两人担任编导。[13][33][34]
约1970年 闺秀手册 [31]
香港电台 1976年 今日妇女 [35]
1978年 屋檐下 监制 配合社会福利署推广家庭生活教育。[36][37]
1979年 香蕉船 亲自邀请郑国江创作主题曲。[38][39]

家庭与个人生活

[编辑]

云影畦在1960年代与黄祥(Michael Wong)结婚,在法国留学期间诞下女儿,后带同女儿转到英国留学[9][40]。关于电影《星座奇趣录》的记载透露了其夫正职为画家[20][21][41],约1977年曾传出两人分居,其后复合的消息[42][注 3]

备注

[编辑]
  1. ^ 云影畦是云春霖之女,有多方面来源佐证。云春霖是云瀛桥之子一说,出于《民国广东将领志》。
  2. ^ 除云影畦外,后来成为广播处长张敏仪在求学期间曾于1965年以兼职身份为丽的映声担任编剧,毕业后于1968年正式加入丽的出任助理编导兼客席节目主持[12],亦有记载她曾由副编导晋升为编导[13]。她其后于1970年离开丽的和广播界,直到1972年加入香港电台出任节目主任。[12]
  3. ^ 3.0 3.1 1977年后虽仍有文献提到其丈夫,但未再有提到其夫的名字与背景。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Staff Biographies: Hong Kong Government 1993.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 1993: 331 (英语). 
  2. ^ 2.0 2.1 陈予欢 (编). 民国广东将领志. 广州: 广州出版社. 1994: 34–35. ISBN 7-80592-209-8 (中文(中国大陆)). 
  3. ^ 冼为铿. “保家爲國”應爲“保家衛國”. 談文字說古今(二集). 澳门: 澳门基金会. 1994. ISBN 972-8147-12-0. 
  4. ^ 4.0 4.1 4.2 前粵軍宿將 雲春霖逝世 定明日舉殯. 工商日报. 1971-03-19: 12 [2025-05-03] (中文(香港)). 
  5. ^ 吴运秋 (编). 文昌乡情人物录. 海口: 海南出版社. 1993: 283. ISBN 7-80590-768-4 (中文(中国大陆)). 
  6. ^ 【道中华】这座海南的古墓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2023-05-02 [2025-05-04] (中文(中国大陆)). 
  7. ^ 雲影畦原來是蒙古人. 香港电视. 1992-08-27, (1295): 86 (中文(香港)). 
  8. ^ 8.0 8.1 8.2 8.3 麗的三巨頭. 华侨日报. 1975-06-27: 第二张第三页 [2025-05-03] (中文(香港)). 
  9. ^ 9.0 9.1 9.2 9.3 9.4 欲求節目佳·要有好人材 留法女編導雲影畦 在港麗的電視表現優越. 南洋商报. 1969-07-10: 8 [2025-05-03] (中文(新加坡)). 
  10. ^ 卢骏. 若想政途拼搏 羅太籲政務官早生育. 星岛日报. 2004-11-22: A18 (中文(香港)). 
  11. ^ 雲影畦 凡事親力親為. 华侨日报. 1969-03-21: 第四张第四页 [2025-05-03] (中文(香港)). 
  12. ^ 12.0 12.1 Kay, Ernest. The World Who' Who of Women. England: Melrose Press. 1994: 100. ISBN 0-948875-36-4 (英语). 
  13. ^ 13.0 13.1 雲影畦張敏儀 羣星會顯身手. 华侨日报. 1970-09-23: 第六张第一页 [2025-05-04] (中文(香港)). 
  14. ^ 黛姬. 雲影畦英倫學成歸 將任麗的更重職務. 南洋商报. 1972-10-27: 10 [2025-05-04] (中文(新加坡)). 
  15. ^ 填詞人鄭國江與你暢談創作路. 大公报. 2014-05-14: B17 [2025-05-04] (中文(繁体)). 
  16. ^ 初登熒幕酬勞五十 麗的發表處男詞作. 明报周刊. 2016-05-28 [2025-05-04] (中文(香港)). 
  17. ^ 李小元. 女導播主任雲影畦 敬業樂業精神可嘉. 华侨日报. 1974-11-24: 第二张第四页 [2025-05-04] (中文(香港)). 
  18. ^ 邀得數位股東合作 雲影畦組電影公司. 工商日报. 1975-08-02: 9 [2025-05-03] (中文(香港)). 
  19. ^ 19.0 19.1 雲影畦離麗的有內幕 投身港台電視製作部. 工商日报. 1975-08-20: 9 [2025-05-03] (中文(香港)). 
  20. ^ 20.0 20.1 雲影畦頒獨立拍片 港台約滿後展所長. 工商日报. 1976-06-08: 9 [2025-05-04] (中文(香港)). 
  21. ^ 21.0 21.1 雲影畦不甘寂寞 拍熱門題材影片. 工商晚报. 1976-06-01: 3 [2025-05-04] (中文(香港)). 
  22. ^ 郭静宁 (编). 香港影片大全第八卷(1975-1979). 香港: 香港电影资料馆. 2014: 81. ISBN 978-962-8050-69-7 (中文(香港)). 
  23. ^ 配合教育電視發展 雲影畦再添新幫手. 华侨日报. 1977-03-12: 第七张第二页 [2025-05-04] (中文(香港)). 
  24. ^ 潘冰嫦. 雲影畦正積極加強公共事務電視節目. 华侨日报. 1988-06-20: 第四张第四页 [2025-05-04] (中文(香港)). 
  25. ^ 雲影畦談港台士氣 獨立後實行精兵制. 华侨日报. 1990-02-01: 20 [2025-05-04] (中文(香港)). 
  26. ^ 政情:葉劉晒陳年玉照騷履歷. 东方日报. 2012-06-10 [2025-05-05] (中文(香港)). 
  27. ^ 阿浪. 雲影畦赴美灑離情淚. 香港电视. 1995-09-07, (1453): 77 (中文(香港)). 
  28. ^ 卡拉OK市場面對轉型期. 信报财经新闻. 2007-03-24: 23 (中文(香港)). 
  29. ^ 邓蔼霖. 聚舊懷舊. 香港经济日报. 2010-05-28 [2025-05-03] (中文(繁体)). 
  30. ^ 麗的女導演雲影畦 撞電燈柱有驚無險. 华侨日报. 1969-01-31: 第三张第一页 [2025-05-04] (中文(香港)). 
  31. ^ 31.0 31.1 31.2 加強「聲寶夜總會」 雲影畦希望羅致 更多阿高高女郎. 工商日报. 1970-05-21: 7 [2025-05-04] (中文(香港)). 
  32. ^ 麗的「聲寶夜總會」 歡迎各界人士參加. 工商日报. 1969-05-29: 6 [2025-05-04] (中文(香港)). 
  33. ^ 「羣星會」今開映 司儀陣容最盛大. 工商晚报. 1970-02-02: 3 [2025-05-04] (中文(香港)). 
  34. ^ 鄭佩佩已返港續拍鐵娃 雲影畦月中赴台灣遊覽. 华侨日报. 1973-02-10: 第四张第一页 [2025-05-04] (中文(香港)). 
  35. ^ 「今日婦女」三月播出 雲影畦編導殷巧兒主持. 华侨日报. 1976-02-27: 第五张第三页 [2025-05-04] (中文(香港)). 
  36. ^ 香港電台新片集 「屋簷下」下月播映 邀請明星擔任評述. 华侨日报. 1978-02-12: 第二张第三页 [2025-05-17] (中文(香港)). 
  37. ^ 社署積極推行家庭生活教育 港台製作新節目配合 「屋簷下」劇集今播映. 华侨日报. 1978-03-03: 第三张第四页 [2025-05-18] (中文(香港)). 
  38. ^ 港台兒童節目着重教育作用 香蕉船在無線播出 麗的宣佈攪雜誌形式節目. 工商日报. 1979-09-29: 9 [2025-05-04] (中文(香港)). 
  39. ^ 郑国江. 可愛的小鴨子——區瑞強. 香港电视. 1980-03-07, (644): 44 (中文(香港)). 
  40. ^ 雲公春霖府君訃聞. 工商日报. 1971-03-19: 2 [2025-05-17] (中文(香港)). 
  41. ^ 黃祥畫展 (PDF). 亚洲艺术文献库. [2025-05-04] (中文(香港)). 
  42. ^ 分居後冷靜談判 雲影畦與夫復合. 工商日报. 1977-02-13: 9 [2025-05-04] (中文(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