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阿三 (艺术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三
代表作“油街在地—花晨月夕”
“通往光的七道红”
奖项香港中文文学创作奖诗奖
香港中文文学创作奖散文奖
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

阿三,原名陈世乐[1],写作人及艺术家。

简介

[编辑]

阿三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后修毕艺术硕士(创作)及性别研究文学硕士课程[2]。现为香港浸会大学兼任讲师[3]。他的创作跨越视觉艺术与文字,长期探讨绘画与文字之间的关系。曾获得的文学奖有中文文学创作奖,而艺术方面的奖项包括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

阿三曾参与不同的艺术家驻留计划及举办不同展览。在其个展及联展中,阿三展示了独特的中式美学视角,并透过水墨技法及录像,记录社区故事及城市景观。例如,在2019年的展览“通往光的七道红”中,以诗歌装置的形式探索社区的记忆与情感。而在2020年的“Everyday Practice at 20”展览中,阿三深入探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唤起观众对生活的关注。[4] 此外,阿三于 2024年“油街在地—花晨月夕”展览中,透过视觉艺术和文字的结合,反思日常生活的脉络[5]。作品经常反映对日常生活的深刻关注,并激励观众思考与生活的连结。

除了展览,阿三亦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举办导赏及工作坊[2][6],让观众走进他的创作世界,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他的艺术不仅是视觉的呈现,更是一种交流与探索的过程。阿三的作品曾在多个重要展览中亮相,包括于香港的“2021新艺潮博览会”及丹麦的ARoS Art Museum。他的创作风格深受观众喜爱,并在艺术界内外获得广泛认可。[6]

奖项

[编辑]
年份 奖项 作品 备注
2008 中文文学创作奖 散文组[7] 《封存》
2014 中文文学创作奖 新诗组[8] 〈Waking up In a forest, Somewhere〉
2017 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9] 《封存》

艺术家驻留计划

[编辑]

2017

[编辑]

艺术家在医院”,香港九龙医院精神科晴天复元中心

2018

[编辑]

纽约艺术空间 Flux Factory 艺术家驻留,美国纽约[10]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香港部屋艺评人驻留,日本新潟越后妻有

“艺评人@油街实现”,香港油街实现

2019

[编辑]

ARos Art Museum 艺术家组合驻留,丹麦阿路斯

2024

[编辑]

油街实现艺术空间及展览 “油街在地—花晨月夕”[5]

出版作品

[编辑]
年份 作品 ISBN 备注
2007 单程票 ISBN 978-988-99885-0-0
2008 与记忆不符的将来 ISBN 978-988-99885-3-1
2016 书写绘画 ISBN 978-988-99885-9-3
2019 文本有相 ISBN 978-988-99885-1-7
2020 Everyday Practice ISBN 978-988-99885-2-4

展览

[编辑]

个展

[编辑]

2005 “百花深处”,香港牛棚艺术村艺术公社[11]

2016 “在诗的港口”实验计划,香港湾仔A Walk with A3 [2]

2019 “通往光的七道红”诗歌装置,丹麦奥胡斯ARoS Art Museum[12]

“Everyday Practice”,美国纽约Flux Factory [10]

“一夕余地”,香港艺术中⼼实验画廊

2024 “你好,荷李活道”, Novalis Art Design[13]

联展

[编辑]

2002 “诺基亚亚太艺术2000“Playground of Your Imagination”, 韩国汉城Insa Art Center[14]

2006 “Look! There flies their 21 grams!”第六届香港文学节诗歌/音乐/舞蹈跨界表演,香港中央图书馆展览馆[15]

2012 “日常字在”,香港湾仔蓝屋[16]

2015 “如是,有了光”,香港油街实现[17]

2018 “对话的风景 – 驻院札记”,香港牛棚艺术村1a space[18]

2021 “The Name Red”,香港艺穗会[19]

2024 “错置流”计划阿三 X 律铭 艺术小组,黄竹坑 ADC Art space B16 Mist Gallery[20]

2024 “油街在地”,香港油街实现[5][21]

伸展阅读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你好,荷李活道」展覽 當代與古典藝術的交匯. 香港文汇网. [2025-02-05] (中文(香港)). 
  2. ^ 2.0 2.1 2.2 潘浩欣. 【Art Basel 01導賞團】帶團藝評人阿三:香港藝術家不輸外國. 香港01. 2017-03-17 [2025-02-05] (中文(香港)). 
  3. ^ Mr. Chan Sai-lok (阿三).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Creative Writing |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2025-02-05] (美国英语). 
  4. ^ 阿三. Karin Weber Gallery. [2025-02-05] (中文(简体)). 
  5. ^ 5.0 5.1 5.2 油街實現兩個新展覽 以繪畫及竹藝裝置為百年歷史建築賦予新想像(附圖). www.info.gov.hk. [2025-02-05]. 
  6. ^ 6.0 6.1 阿三藝評要中肯、教書要耐性、個展要任性. [2025-02-05]. 
  7. ^ https://hklit.lib.cuhk.edu.hk/explore/. [2025-02-20] (中文(香港)).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8. ^ Wayback Machine (PDF). www.hkpl.gov.hk. [2025-02-05]. 
  9. ^ 首屆水墨獎 陳世樂奪魁. www.takungpao.com.hk. [2025-02-05]. 
  10. ^ 10.0 10.1 香港经济日报HKET. 當銀行遇上藝術 於水墨注入科技 大華銀行三度攜手Art Central 展會將於3月27日開幕. 香港经济日报HKET. [2025-02-19] (中文(繁体)). 
  11. ^ 藝術事件資料庫 百花深處: 陳世樂個展. 艺术事件数据库. 2005年4月17 [19/2/2025]. 
  12. ^ Voice, 声韵诗刊; Magazine, Verse Poetry. 第50期 Issue 50. 声韵诗刊 Voice and Verse Poetry Magazine. 2020-04-03 [2025-02-19] (英语). 
  13. ^ 一條街道的現代與古意 徐沛之×阿三:你好,荷李活道 - 香港文匯報. 香港文汇网 www.wenweipo.com. [2025-02-19]. 
  14. ^ 中大生五畫作競逐亞太藝術獎 - 香港文匯報. paper.wenweipo.com. [2025-02-19]. 
  15. ^ 6th HK Literature Festival focuses on everyday life (with photos). www.info.gov.hk. [2025-02-13]. 
  16. ^ 樓住生活,日常字在 | 阿三. 独立媒体. 2012-06-10 [2025-02-19]. 
  17. ^ 光與藝術的互為闡述——看「如是,有了光——文藝黃昏聚」 | 楊華慶. 独立媒体. 2015-04-18 [2025-02-19]. 
  18. ^ 【藝術香港】對話的風景:駐院札記. www.yshk-art.com. [2025-02-13]. 
  19. ^ The Name Red - 徐沛之、劉學成、鮑慕貞、阿三 | 演出 | 藝穗會. www.hkfringeclub.com. [2025-02-19] (英语). 
  20. ^ 看展覽|「錯置流」計劃集合四組藝術家 破解從文本到生活的種種錯位. www.orangenews.hk. 2024-01-30 [2025-02-13]. 
  21. ^ 「油街在地」兩場展覽聚焦北角風月與身體敘事 阿三與林嘉裕為空間賦予新故事. www.orangenews.hk. 2025-01-02 [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