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锺尚志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锺尚志教授,前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SARS抗疫英雄之一,有“香港内窥镜之父”之称。

学历

[编辑]

经历

[编辑]
  • 1960年:毕业于香港立本学校(幼稚园部)[1](该校全名“杨立本学校”)
  • 1966年:毕业于宝血小学[2]
  • 1966年:入读香港华仁书院[3][4]
  • 1973年:香港华仁书院中七毕业
  • 1973年:入读香港大学[5]
  • 1980年:于爱尔兰皇家外科学院以一级荣誉的成绩毕业,回港后到广华医院习外科
  • 1984年:加入威尔斯亲王医院
  • 1993年:引入腹腔镜技术,并开拓香港中文大学外科内窥镜中心
  • 1999年-2004年: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
  • 2001年:与沈祖尧教授1990年代合作研究胃溃疡幽门螺旋菌,得到“二零零一年度杰出领袖选举创意奖”
  • 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在香港爆发,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杨永强多番表示香港没有爆发肺炎及“没有证据显示病毒扩散至社区”,并希望传媒能够澄清。锺尚志在杨永强召开3月14日记者招待会之后三天,向传媒披露非典型肺炎个案其实已经有100多宗,其中十多名病人来自社区,“担心病毒已在社区爆发”。后来他回顾自己坚持公布疫情一事时如此说:“可能政府官员觉得我多事,但作为医生觉得病人正面对疫症爆发的危机,社会亦有爆发危机,就要出声,不能坐视不理”。
  • 2003年:与沈祖尧教授获得《星岛日报》的“二零零三年杰出领袖奖”。
  • 2004年:辞去中大医学院院长一职,前往巴布亚新几内亚行医,在摩尔斯贝港唯一的急症医院(Port Moresby General Hospital)担任外科部主管及医学院外科系教授,他解释:"You can pretend to care, but you cannot pretend to be there." 强调要走到有需要的人当中,直接服务他们及跟他们一起生活,才算是切切实实地关怀(care)别人。
  • 2005年:接受《铿锵集—做个好医生》访问时指自己“就算再发生一百次都会这样做(揭发非典型肺炎爆发),有危难时出来敲响警钟,是医生和学者应该做的,我义无反顾。”并表示到第三世界国家行医是“从年青时已一直想做的事”。同年著作《刀下留人》(The Kindest Cut)出版。
  • 200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著作《刀下再留人》出版。
  • 2012年:接受中学生成长课程“共创成长路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访问,让中学生透过了解他的工作和人生观,探讨理想工作的条件,反思人生意义。
  • 2013年:著作《刀下闲情》出版。

家庭

[编辑]

锺尚志的太太是挪威籍医生,她没有随他到巴布亚新几内亚,但在2005年10月曾专程前往探望他;至于2名女儿则分别在挪威和英国读大学。[6]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十四間中小學校 學生領畢業證書. 华侨日报. 1960-07-25: 14 [2022-04-13]. 
  2. ^ 十間學校畢業禮. 华侨日报. 1966-07-19: 14 [2023-11-13]. 
  3. ^ 海闊天空:狄恆神父 - 鍾尚志. 香港苹果日报. 2018-01-19 [2020-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2). 
  4. ^ 升中試一萬餘人獲入學. 华侨日报. 1966-07-28: 17 [2023-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1). 
  5. ^ Sona Ceolchoirm: Fr DEIGNAN 90th Birthday Celebration Concert. 香港大学. 2018-01-13 [2020-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6. ^ 鍾尚志:享受在新畿內亞行醫. 文汇报. 2005年1月3日 [2020年3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