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赫格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赫格管
赫格管
音域
相关乐器
相关条目
木管乐器

赫格管(英语:Heckelphone,德语:Heckelphon),又称为赫克管、黑克尔双簧管或黑克尔管[1][2]木管乐器,属于双簧类乐器,是20世纪初才出现的新种乐器,由专研发新乐器的德国人赫格(Wilhelm Heckel)及其子共同研发。

外貌和构造

[编辑]

赫格管外貌与英国管相近,但乐器的管身口径较为阔大,大约是双簧管的两倍。长度约为4英尺,为方便演奏,在喇叭口旁装有一个小的金属脚棒作支撑。[3]赫格管具拥有木管乐器中独有的特点:拥有第二个喇叭口;原本附有金属脚棒的第一个,可转换成消音式的喇叭口(muted bell),以方便演奏室内乐

所使用的指法和双簧管及英国管亦相同,但按键的设计和排列方法则参考巴松管,因此视觉上赫格管亦有点像巴松管。赫格管的最低音为A,比双簧管的B还要多一个音。[4]赫格管有吹管(bocal)连接簧片及管身,而使用的簧片与巴松管相同,所以赫格管好像是结合了双簧管和巴松管的混合体。

现存的赫格管估计大约有超过100支,但有相当部分却被保存于博物馆内。纵使唯一的生产商赫格公司近年已恢复生产(需特别预订),不过估计现时真正使用中的赫格管只有约50支。[5]

赫格管的谱记音高
赫格管的实际音高

音色、音域及记谱法

[编辑]

赫格管的音色较接近双簧管。由于管身的口径较阔,所奏出的音色亦比较重和具穿透力,成为在乐队中填补双簧管及巴松管中间的音域。赫格管的音域接近有3个八度,由A2到G5

由于指法和双簧管相同,所以同样采用高音谱号记谱;不过相同的按键,赫格管所发出的音刚好是低1个八度,所以属于移调乐器

曾使用赫格管的乐曲

[编辑]

由于赫格管是由德国人发明,因为赫格管亦最先出现在德国作曲家的乐曲中。首先使用赫格管的是理察·斯特劳斯的独幕歌剧《莎乐美》,事实上斯特劳斯在往后的作品亦加入了赫格管,包括《厄勒克特拉》、《阿尔卑斯交响曲》等;另一位德国作曲家欣德米特亦将赫格管放进自己的室乐作品中。法裔的美国作曲家瓦雷兹亦开始把赫格管放进自己的管弦乐中,如《亚美利加英语Amériques》、《奥秘》(Arcana)等。

法国一名乐器制造家洛雷(François Lorée,1835-1902)原来早在1889年就已研发出低音双簧管,并且被当时不少的英国作曲家,包括戴流士霍尔斯特布莱恩佛汉·威廉斯巴克斯等采用。因此在英国,这两种乐器往往都被混淆,有时连乐团或指挥家本身也懒得去认真地分辨这两种乐器,反正两者的音域和效果相近,结果就出现了两种乐器互相替代的情况。

近代为赫格管创作音乐的,有芬兰作曲家Kalevi Aho英语Kalevi Aho,他的多首交响曲协奏曲均配有赫格管。另外德国作曲家米伦兹(Hans Mielenz,1909-1996)于1979年亦创作了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唯一一首《赫格管协奏曲》(作品60)。

其他型号

[编辑]

赫格公司亦曾经生产过比双簧管高纯四度的F调高音赫格管,及高小三度的E调高音赫格管,但两者均已停产,而且所制造的数量亦不多。

参考资料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赫格公司-发明及生产赫格管的公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德文、英文)

使用赫格管或低音双簧管的曲目列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