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守仁
赖守仁(1948年—2007年),台湾台中市南屯区人,雕刻家,以无壳蜗牛运动雕塑等作品著名。
生平
[编辑]早年
[编辑]赖守仁自小就参加美术比赛[1],中学时学素描[2],自台湾艺专雕塑科起开始从事雕塑[1],服完兵役后担任杨英风助手[2]。1974年,赖守仁随杨英风到美国参加世界博览会[3],参与中国馆的浮雕设计工作[2]。
赖守仁于1975年从台北回故乡南屯[1],在台中市忠明路开设冠生画廊[4],专贩卖自己的雕塑作品[2],作品多偏向抽象与半抽象[5]。
中年
[编辑]赖守仁把自己比喻为“笨蜗牛”,连画廊外壁上都挂着他塑制的大蜗牛[1]。自1978年起,赖守仁的蜗牛作品陆续安装在建筑上[6]。如1988年,商人李良满在台北市仁爱路四段开设幼东磁砖专卖店[7]。李良满就花费新台币十五万元买了赖守仁五只纤维强化塑胶材质的蜗牛雕刻,挂在二楼以上[8]。
1989年11月2日,赖守仁参加无壳蜗牛运动,让无住屋者团结组织将他两米高的蜗牛雕塑抬至到中华民国行政院前抗议[9]。此事件后,王津平、李锡锟、谢长廷、叶菊兰、尤清、林正杰、张富忠、谢学贤等1989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候选人,纷纷争取赖守仁的蜗牛作品作为竞选广告[10]。1990年8月25日,赖守仁再度参加无壳蜗牛运动,提供数千只小蜗牛塑像义卖[11]。
1991年10月24日,赖守仁的云豹雕塑在台湾省立体育场大门揭幕[12]。1995年4月2日,赖守仁以水泥雕塑的巨蛋在南投县北山花园农场揭幕[13]。
赖守仁的画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收入靠兼课维生[14]。之后,赖守仁迁居到彰化市彰南路,并在田中镇文兴中学校门口创作“圣爱”雕像[3]。2001年2月28日,他的静宜大学二二八纪念碑揭幕[15]。
晚年
[编辑]晚年,赖守仁独居多年,又生活潦倒[16]。2002年8月12日,他在街头举牌求雇,诉苦景气不佳,自己作品难卖,也无法请领失业救济金,呼吁政府要培育艺术工作者并保障其基本生活[14]。
2005年10月,赖守仁发现罹患大肠癌第4期,由雕塑家王水河、画家吴则磐、书法家林俊伊、纸艺家谢采谕等人援助生活[16]。2007年,59岁的赖守仁因大肠癌病逝,5月20日火化后骨灰置于基督教怀恩荣美园[17]。
参考
[编辑]- ^ 1.0 1.1 1.2 1.3 刘苍芝. 故鄉的土是可容深深掘下去的. 光华画报. 1980-01 (中文(台湾)).
- ^ 2.0 2.1 2.2 2.3 2.4 宋晶宜. 全省第一家 雕塑畫廊. 民生报. 1979-05-06 (中文(台湾)).
- ^ 3.0 3.1 陈文献. 尋覓創作淨地賴守仁遠離故居蟄居彰市 感受純樸民情 雕塑文興中學校園內「聖愛」雕像深寓教化意義. 中国时报. 1995-07-08 (中文(台湾)).
- ^ 曾伯加. 同是寸草心 無限誠敬報親恩 新竹少監舉辦慈母懇親會 賴守仁展出母愛雕塑作品. 民生报. 1983-05-07 (中文(台湾)).
- ^ 陈长华. 賴守仁趕著一群「羊」 即將在台北展出. 联合报. 1979-08-22 (中文(台湾)).
- ^ 郭行中. 都市景觀 爬喲! 努力往上爬. 联合晚报. 1988-11-20 (中文(台湾)).
- ^ 项家麟. 人與事 李良滿是磁磚界奇人. 经济日报. 1989-01-15 (中文(台湾)).
- ^ 陈小凌. 《街頭藝術》 生活景觀‧人生境界. 民生报. 1988-11-10 (中文(台湾)).
- ^ 庄佩玲. 今天送不成 明天還要來 蝸牛送禮 政院門前起衝突. 联合报. 1989-11-03 (中文(台湾)).
- ^ 庄佩玲. 有人不願沾手 有人急著迎回 巨無霸蝸牛 候選人的最愛. 联合报. 1989-11-05 (中文(台湾)).
- ^ 庄佩玲. 八二五駕臨忠孝東路 蝸牛車 來助陣. 联合报. 1990-08-25 (中文(台湾)).
- ^ 陈大鹏. 雲豹雕塑 壯哉區運 賴守仁力作 昨舉行捐贈儀式. 民生报. 1991-10-25 (中文(台湾)).
- ^ 杨树煌. 千呼萬喚三千公斤巨蛋呱呱落地 象徵中潭公路藝術大道起步 北山雕塑公園也同時成立 盼能讓過往行旅接受美藝薰陶. 中国时报. 1995-04-03 (中文(台湾)).
- ^ 14.0 14.1 叶志云. 雕塑家街頭舉牌求僱. 中国时报. 2002-08-13 (中文(台湾)).
- ^ 张明慧. 紀念二二八 火鳳凰飛進校園 靜宜大學豎碑 學生持百合追念. 联合报. 2001-02-28 (中文(台湾)).
- ^ 16.0 16.1 叶志云. 雕塑家賴守仁罹癌 藝術界伸援. 中国时报. 2006-06-07 (中文(台湾)).
- ^ 《生活看板》雕塑家賴守仁告別式. 中国时报. 2007-05-19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