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豪猪战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豪猪战略(英语:Porcupine Strategy),又称刺猬战略Hedgehog strategy),也被称为毒蝎战略Scorpio strategy),是一种进行不对称作战的军事策略,采用刺猬防御英语Hedgehog defence的概念,主张大量使用造价低,高效率,高破坏性,容易建造补充,可以快速布署的中小型武器,密集布署在各个防卫区,以武器数量来对抗拥有人数优势的强大敌人,如同一只全身拥有尖刺的小型豪猪刺猬一般,随时准备刺伤前来攻击的敌人,使敌人不敢轻易发起入侵战争。这项战略最早于2000年代早期出现,于2008年由美国官员 William S. Murray 正式提出。在蔡英文总统执政时期,中华民国国军引进这套战略,用于台湾的防卫作战策略,希望用这个方案来阻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入侵台湾

在台湾开始实施豪猪战略之后,美国也开始将这套战略推行到各个盟国中,如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经由美国军方的建议,乌克兰也采用类似的策略,用来对抗俄国。

概论

[编辑]

豪猪战略,可以追溯到在1990年代,由美国海军上将Arthur K. Cebrowski英语Arthur K. Cebrowski推动的战术构想。这群美国海军改革派军官认为,随着反舰导弹的进步,应该对军舰进行重新改造。他们主张把海军战力分散到更多小型平台上,大量兴建高速而且难以探测的小型军舰,以减少单一大型船舰被击沉造成的战力损失。这些小型战舰,容易补充,透过通讯网络彼此连结,可以快速调动,增进在战场上的火力。

这套战略思想在美军中快速演进,之后向外传播。对于中华民国国军传统上重视战舰潜舰战机战车等传统大型武器,强调建立与中国相等的军事控制力,采取决战境外的战略。William S. Murray 在2008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如果台湾继续投资过多军事支出,投注在像是导弹这种昂贵的作战系统上,买入爱国者防空导弹,反潜机,企图建立完善的导弹防御系统等,很快就会把主要的军事资源消耗掉,以致于无力对抗中国。他认为应该大量购入具机动性的中小型短程火力,例如刺针导弹鱼叉反舰导弹,海岸鱼雷,地雷以及攻击直升机这类武器,密集布署在海岸地区,使台湾的军事火力迅速扩充。配合将台湾民众快速疏散,进行隐蔽与加固的军事设施,以及分散储存大量战略物资。当中国准备进行登陆作战时,将会在滩岸面临强大的火力,造成人员大量犠牲,武器军备的丧失,使中国陷入长期作战的局面,持续消耗中国军力。这个策略可以将中国进攻与占领台湾需要付出的代价拉到极高,当中国自觉无力负担入侵台湾需要付出的成本,就可以阻止中国进行军事行动的念头。

这个战略构想提出的初期并没有受到很大重视,直到在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的支持下,参谋总长李喜明将这套战略引进中华民国国军,推动这个战略成为中华民国国军的防卫作战方针,使得国际社会开始重视这个战略构想。中华民国海军进行沱江级巡逻舰雄风三型反舰导弹的自制研发,是其中一项重点。

美国在2020年对台湾进行军售,台湾采购的多项武器,包括车载鱼叉舰导弹发射装置,无人机,火山布雷系统以及海马斯多管火箭等,展现了中华民国国军走向豪猪战略的意图[1]

注释

[编辑]
  1. ^ 遏制中國進攻的「刺蝟戰略」降低美國直接介入風險. BBC中文网. 2020-11-29 [2025-05-13] (中文(台湾)).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