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第一殡仪馆
外观
![]() | 此条目需要更新。 (2024年6月28日) |
台北市殡葬管理处第一殡仪馆 | |
---|---|
The First Funeral Parlor, Taipei Mortuary Services Office(英语) | |
机构概要 | |
成立时间 | 1965年 |
解散时间 | 2024年4月30日 |
类型 | 殡仪馆 |
管辖范围 | 中华民国 |
驻地 | 台北市中山区民权东路二段145号 |
人员数 | 34人 |
首长 |
|
上级部门 | 台北市殡葬管理处 |
网站 | http://mso.gov.taipei/ |
影像资料 | |
![]() 台北市殡葬管理处第一殡仪馆1号门 |
台北市第一殡仪馆,是台湾台北市中山区的一处殡葬设施,为台北市殡葬管理处管辖。第一殡仪馆始设于1965年;2024年停用拆除[1],预计改建为临时平面停车场,设置汽车315位,机车128位,大客车4位及600坪公园绿地空间。[2]
历史沿革
[编辑]
日治时期的1942年,为了提供日本国籍“内地人”火葬场所,并提供西化公祭祭典及遗体服务,台北市役所特地于台北市三板桥一带设置葬仪堂,并就近管理放置日人骨灰的公共墓园(即十四号及十五号公园)。1945年,日治时期结束,葬仪堂本为公营,但因当时台湾人尚不习火葬,业务内容多更动为土葬之前的遗体处理及葬仪等事宜。1950年,葬仪堂改为私营并改名为极乐殡仪馆。
因外来人口迅速增多、台湾人渐渐接受火葬等因素,在需求大增下,1965年台北市政府在瑠公圳末梢沼泽公用地成立“台北市立殡仪馆”。而相传之所以设置殡仪馆于此,是因为属于阳庙、武庙的行天宫先行比邻设置。
1978年台北市立殡仪馆更名为“台北市第一殡仪馆”,同时于六张犁增设台北市第二殡仪馆(今台北市怀爱馆)。1989年,台北市第一、第二殡仪馆合并成立台北市殡葬管理处。
因应都市发展的需求,自陈水扁竞选台北市市长开始,历届的市长竞选者都将第一殡仪馆的拆除列为主要政见。不过相关政策经多年延宕,始在第4任市长柯文哲任内最后一年(2022年)编列预算[3],正式开始拆除工程。
2024年4月30日,第一殡仪馆礼厅停用;5月30日,第一殡仪馆停车场封闭[4];6月12日,台北市殡葬管理处举办洒净法会,象征性拆除景行厅衔牌,第一殡仪馆正式走入历史[5]。
设施
[编辑]
该殡仪馆专门协助丧家处理丧礼祭拜及提供停棺冷藏遗体等丧葬事宜,所在设施方面有[6]:
- 甲、乙、丙、丁级礼厅共10间
- 景行厅:由建筑师赵枫设计,被称为台湾“殡仪馆之母”,台湾各地许多殡仪馆都是依其概念兴建[3]
- 冷藏室一间(内含冷藏库228屉)
- 防腐作业室一间(遗体化妆)
- 停柩室一间
- 助念室(真爱室1~4室)
- 供饭(脚尾饭)设施
业务职掌
[编辑]历任馆长
[编辑]任次 | 姓名 | 任期 | 备注 |
---|---|---|---|
台北市第一殡仪馆 馆长 | |||
黎浩文 | |||
苏俊强 | |||
欧阳更生 | |||
庄茹兰 | 末任(机关裁撤) |
其他
[编辑]- 于本馆举行告别式之名人
参考资料
[编辑]- ^ 林丽玉. 一殯要延至6月開拆..2原因曝光 將辦拆除灑淨法會. 联合报 (台北). 2024-04-07 [2024-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5).
- ^ 台北市殡葬管理处-本处简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北市殡葬管理处,2021-02-24
- ^ 3.0 3.1 洪敏隆. 台北缺商辦大樓還是殯儀館?一殯謝幕後兩大問題仍待解. 太报 TaiSounds. 2024-04-08 [2025-02-18].
- ^ 第一殯儀館停車場113年5月31日下午5時封閉停止營運. 台北市殡葬管理处. 2024-05-28 [2024-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7).
- ^ 陈怡璇. 张铭坤 , 编. 北市一殯「景行廳」銜牌落地 60年功成身退. 台北. 中央社. 2024-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6) (中文(台湾)).
- ^ 台北市殡葬管理处-现有设施-殡仪场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北市殡葬管理处,2021-10-28
- ^ 台北市殡葬管理处-业务职掌(含连络电话)-第一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北市殡葬管理处,2022-03-31
- ^ 台北市殡葬管理处-课室主管介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北市殡葬管理处,202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