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爨体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爨体字
爨体
创造者佚名
使用时期
魏晋南北朝
清末至今
用于官方文字非官方字体(民间自创)
语言古代汉语
相关书写体系
父体系
隶书
  • 爨体字
子体系楷书
姊妹体系魏碑

cuàn体字,省称爨体。是古汉语字体之一,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在云南广东地区使用。爨体字是隶书楷书的过渡字体之一,属于混合字体[1][2][需要较佳来源]

由来

[编辑]

独具一格的爨体字的形成有其历史因素:曹魏至两晋实行严格的禁碑令,此时恰逢书体嬗变的关键阶段,而流传至今的碑刻却寥寥无几。自咸康五年洎唐天宝年间,云南时为爨氏所把控,虽未称帝,将晋唐奉若正朔,实乃一不受中央羁绊的地方自治政权,爨体碑因得免焉。

复兴

[编辑]

爨体字原先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风沙,直至清乾隆道光年间,爨氏政权治所,今云南曲靖相继出土《爨宝子碑》(1778年)和《爨龙颜碑》(1827年),时任云贵总督的金石学家阮元亲自考证并著录大小二爨碑,称其为“云南第一古石”,爨体自此进入学术视野;康有为非但推《爨龙颜碑》为“神品第一”“古今楷法第一”还盛赞其“浑美如昆刀刻玉……当为隶楷极则”,其后进行大规模宣传,愈发使碑学领域对爨体的重视程度水涨船高。[3]

1965年《爨龙骧墓石》于云南陆良县马街镇坝岩村梁堆墓出土,刻石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碑文今仅留存20字,“泰和五年岁在辛未正月八日戊寅立爨龙骧之墓”。其立碑时间为晋咸安元年(371年),较《爨宝子碑》还早34年,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爨氏家族和爨体字碑刻,进一步深化了对爨体演变脉络的研究,郭沫若等学者也肯定了其“隶楷过渡活化石”的价值。

应用

[编辑]

书法家秦咢生为此字体推广有加,曾受邀为新成立的中国招商银行题写标识[4]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章宇航. 云南“爨体字”的产生及其价值. 网易. 2020-05-14 [2024-12-07]. 
  2. ^ 简南俊. 云南爨氏遗留爨体字碑 见证书法历程绽放魅力光辉. 搜狐. 2017-06-05 [2024-12-07]. 
  3. ^ 唐楷之. “爨体”郄见. 中华书画家杂志. 2024-07-17 [2025-03-27]. 
  4. ^ 帧雨. 秦咢生|所题“招商银行”四字气质高古让人过目不忘. 叶根友字体. 2020-06-30 [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