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潜说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潜说友于飞来峰青林洞的题名,字体为特殊的柳叶篆。

yuè(1223年—1277年),君高[1]赤壁子[2]两浙东路缙云(今浙江)人,祖籍河南道彭城(今江苏徐州)[3]

生平

[编辑]

南宋淳祐四年(1244年)登进士[4],历知南康军咸淳二年(1266年)为两浙转运司判官。咸淳四年(1268年)升两浙转运副使、司农少卿兼知临安府事。又兼敕令所删修官。同年,十月五日,升司农卿[5]咸淳六年(1270年)奏请朝廷,惩办富阳县县令王积翁[6]。官至权户部尚书,封缙云县开国男[7]。趋附贾似道,跋扈专横,政事一切无所顾让[8]。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逼平江时弃城逃跑[9],同年四月,削三官,并夺侍从恩数[10]。五月贬南安军[11]景炎二年(1277年)降,任宣抚使,王积翁为副宣抚使,后李雄作乱将其杀害[12]

著作

[编辑]

著有《咸淳临安志》一百卷,今存九十六卷,收入《四库全书》。

注释

[编辑]
  1. ^ 表字取自《尚书·说命上》:“高宗梦得说。”
  2. ^ 【道中华】这本“活地图”,把你带去七百年前的杭州 -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3. ^ 《新发现缙云《茶川潜氏宗谱》及其中的宋人资料 —— 兼重释南宋名宦潜说友的“名节”问题》,黄军杰,2018年7月25日,第31卷,第4期,《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
  4. ^ 南宋·潜说友,《临安志》(卷100):“南宋志临安者三家,乾道时周淙、淳佑时施锷、咸淳时潜说友。乾道志十五卷,今存三卷。淳佑志,宋史艺文志及诸家书目皆不著录,无从考,其卷数今传钞本有二,不过全书之半,惟潜志较为完具。说友字君高,处州人,登淳佑四年进士第……道光辛卯八月朔,钱塘汪远孙跋。”
  5. ^ 南宋·潜说友,《临安志》(卷49):“咸淳……四年戊辰闰正月十七日,焘除吏部尚书。说友,处州人。是日,以朝散郎直华文阁、两浙运副,除司农少卿兼知。二月一日,兼敕令所删修官。三月三日,转朝请郎。十月五日,除司农卿,兼职依旧。”
  6. ^ 南宋·潜说友,《临安志》(卷59):“咸淳六年,令王积翁申坍逃亏额白米五百九十九石四斗有零,安抚潜说友请于朝,自四年为始,永与除豁。”
  7. ^ 南宋·潜说友,《临安志》(序):“中奉大夫,权户部尚书,兼详定敕令官,兼知临安军府事,兼管内劝农使,两浙西路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兼点行在赡军激赏酒库所,缙云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潜说友谨序。”
  8. ^ ·脱脱等,《宋史》(卷450):“咸淳中,由大理司直通判临安府。时潜说友尹京,恃贾似道势,甚骄蹇,政事一切无所顾让。”
  9. ^ ·纪昀,《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友字君高,处州人。宋淳祐甲辰进士,咸淳庚午以中奉大夫权户部尚书,知临安军府事,封缙云县开国男。时贾似道势方炽,说友曲意附和,故得进。越四年,以误捕似道私秫罢。明年起守平江,元兵至,弃城先遁。”
  10. ^ ·脱脱等,《宋史》(卷47):“德祐元年四月……乙未,文及翁、倪普并削一官,夺执政恩数;潜说友削三官,夺侍从恩数。”
  11. ^ ·脱脱等,《宋史》(卷47):“德祐元年五月……辛卯,贬潜说友南安军。”
  12. ^ ·佚名,《宋季三朝政要》(卷6):“丁丑……二月,大元国兵檄戍,改福安府为福州,置宣抚司,以潜说友、王积翁为副使,李雄统领诸部军,后李雄作乱,杀潜说友,大兵皆去不留一骑。”

参考文献

[编辑]
  • 黄军杰,《新发现缙云《茶川潜氏宗谱》及其中的宋人资料 —— 兼重释南宋名宦潜说友的“名节”问题》
  • 潜说友,《咸淳临安志》
  • 脱脱等,《宋史》
  • 纪昀,《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佚名,《宋季三朝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