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国之宝印
外观
民主国之宝印 | |
---|---|
![]() | |
细节 | |
使用者 | ![]() |
启用 | 1895年 |
格言铭饰 | 民主国之宝印
民主 |
民主国之宝印是清末时期于台湾成立的短命政权“台湾民主国”所使用的国玺,目前印章本体仍然下落不明。
历史
[编辑]在1895年7月14日《马关条约》签订以后,一些不愿就此放弃台湾的清朝官员及台湾仕绅开始筹备反抗日本的计划,同年5月14日由丘逢甲为首所率领的台湾仕绅们与末任巡抚唐景崧密谈,后发布《台民布告》,以向列强表达不愿成为日本领土之想法,并为之后成立民主国的行为铺路。[1]
5月24日,把宣言当中的内容翻译成英文并发送给各国的驻台机构,并于隔天25日上午展开建国典礼,宣告台湾民主国之成立,同时唐景崧被推选为首任台湾民主国大总统,改年号为永清,并宣告建都于台北、启用民主国之宝印,是为民主国国玺。
但在民主国成立后经历了与日本之间的零星冲突并将首都南迁至台南,途中遗失了这颗台湾首面的国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