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杨荣华 (宪兵)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荣华
出生1931年
 中华民国
逝世1949年12月13日(1949岁—12—13)(17—18岁)
 中华民国台湾省台北市郑州路台北铁道医院
墓地 台湾台北市中山区朱厝仑宪兵公墓
国籍 中华民国
籍贯江西南昌
效命 中华民国
军种 中华民国宪兵
服役年份1948-1949
军衔 上等兵
部队宪兵第四团第一营第三连

杨荣华(1931年—1949年12月13日),籍贯江西南昌,曾任《中央日报》记者,后加入中华民国宪兵,在台北车站为救一位小女孩而殉职,因此于该车站挂有纪念牌。

殉身

[编辑]
纪念牌文有写杨荣华为曾任《中央日报》驻安徽屯溪记者。父亲为杨锦川,经营瓷业。

杨荣华为江西南昌人,于1948国共内战从军,在宪兵教导第1团受训期满,调任宪兵第4团第1营第3连,随中华民国国军部队奉派驻守台北车站[1]

杨荣华在台无亲人。1949年12月13日13时26分的台北车站,有位小女孩闯进轨道、冲向对面月台,这时一列嘉义基隆普通车正进站。正在台北车站服勤的上等兵杨荣华见状,就跳下月台将她抛上月台脱险,但自己的右腿与臀部当场被辗断,16时30分在铁路医院宣告不治,得年18岁。至于小女孩的去向、身份皆不明。[2][3][4]

身后

[编辑]

葬礼

[编辑]

中央日报》报导事发第二天下午1点30分,在西宁北路殡仪馆入殓。宪兵司令部东南指挥所主任中将黄珍吾,特偕副主任少将蔡隆仁、参谋长少将曾佑民、宪兵第四团团长上校李经甫、副团长中校锺泽扬莅会主持祭典。灵柩从西宁北路殡仪馆移往朱厝仑宪兵公墓,经过台北车站时,台湾铁路局台北站员工与铁路警察在站前广场列队致敬。[5]

立像

[编辑]
杨荣华殉职纪念碑位于台北车站B1

纪念牌于1950年1月落成[3],位于台北车站大厅服务台旁[4]。台北宪兵队每日都会派一名弟兄向其敬礼,并擦亮铜牌[6]

1969年12月13日早上10点,举行杨荣华殉职二十年悼念大会,地点在台北车站大厅服务台旁的杨荣华铜牌前,由铁路局副局长单伟儒主持,宪兵司令部及铁路局均派代表参加。会上,当时目击者的铁路局台北站员工郭炳光、吴皓匿对记者表示,希望能找到那名女童,让那位已成年的女子能在杨荣华像之前,献上一束鲜花,以慰在天之灵。[4]

相传每年12月13日这一天,有一位神秘女郎会到台北车站的杨荣华像前献花,进站一阵子后即匆匆离去。1977年同天,一位新闻记者守候在现场,却没等到人,后来才听台北车站员工告知那女郎还是来了,时间在午夜。[7]

次年12月2日晚,中国电视公司社教节目《爱心》在台北车站月台拍外景,以十六厘米摄影机拍摄杨荣华牺牲的故事,并希望以“神秘女郎”为这一集名称,但支援拍摄工作的宪兵司令部认为这名字太花俏[7]。于是改名为“恩”在同月17日播出[8]。不过,后来有记者认为神秘女郎只是节目剧情[3]

1986年2月24日,台北车站新站改建后,杨荣华殉职纪念碑也随之迁移,置于台北车站地下1楼[1]

入祀

[编辑]

1999年,行政院修改《忠烈祠祀办法》,纳入承平时期因公殉职的军警人员,却因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已越半世纪,许多殉职者事迹早已湮没,连原单位都裁撤或合并,因此往往挂一漏万[6]。2010年,时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部长高华柱上将下令各军种全面清查,发现漏列杨荣华、唐高等八十四员,遂陆续纳入忠烈祠[6]。该年9月3日,杨荣华入祀台北市忠烈祠[1]

另见

[编辑]

参考

[编辑]
  1. ^ 1.0 1.1 1.2 刘佩倩. 【致敬典範】楊榮華捨己救童 愛民精神永存. 《青年日报》. 2024-05-19 [2025-06-22]. 
  2. ^ 捨身為人 車站憲兵楊榮華 搶救學生被輾斃. 《中央日报》. 1949-12-14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程嘉文. 楊榮華跳下月台 小女孩輪下餘生. 《联合报》. 2010-08-22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救女童竟以身殉 二十年遺愛長存 憲兵楊榮華捨己救人 昨開追思會悼念英魂. 《联合报》. 1969-12-14 (中文(台湾)). 
  5. ^ 活在市民的心裏 救人殉職憲兵楊榮華 昨大殮安葬憲兵公墓. 《中央日报》. 1949-12-15 (中文(台湾)). 
  6. ^ 6.0 6.1 6.2 程嘉文. 84位被遺忘的英魂 入祀忠烈祠. 《联合报》. 2010-08-22 (中文(台湾)). 
  7. ^ 7.0 7.1 陈国桢. 憲兵楊榮華同志捨身救人故事 中視將搬上螢光幕. 《民生报》. 1978-12-06 (中文(台湾)). 
  8. ^ 今日節目追蹤. 《民生报》. 1978-12-17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