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园时代

桂园时代(日语:桂園時代/けいえんじだい Keien Jidai)指大日本帝国陆军藩阀派系出身、山县有朋的继承人桂太郎与立宪政友会第二任总裁、伊藤博文的继承人西园寺公望自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至1913年(大正二年)间交替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并组阁执政的时期[1][2]。
历史
[编辑]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6月2日,时为子爵的桂太郎获明治天皇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并组建第一次桂内阁[3]。为克服日俄战争结束前后的困难时期,桂太郎在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末开始与立宪政友会的原敬七度会谈磋商[1],此后又与时为众议院最大党的立宪政友会联合争取帝国议会支持批准《朴次茅斯和约》,然而此举遭致各方严厉批评[2]。作为立宪政友会支持批准《朴次茅斯和约》的回报,桂太郎同意将权力移交给时为立宪政友会总裁的西园寺公望[2],条件为第一次桂内阁负责制定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的政策和预算,而西园寺公望不会任命任何与元老有关系者入阁[1]。时为侯爵的西园寺公望遂于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1月7日获明治天皇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并组建第一次西园寺内阁[4]。
此后,代表特权官僚势力的桂太郎与代表政党势力的西园寺公望妥协结盟,并开始轮流执政[2]。桂太郎起初为第一次西园寺内阁提供支持,但在察觉到内务大臣原敬有试图分裂山县有朋派系的危险举动后,利用第一次西园寺内阁财政政策失败的机会煽动元老倒阁[1],时为侯爵的桂太郎遂于1908年(明治四十一年)7月14日再获明治天皇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并组建第二次桂内阁[5]。桂太郎本欲通过主张“一视同仁”的政策试图联合反立宪政友会政党压制立宪政友会,但在失败后立即与西园寺公望妥协[1]。由于第二次桂内阁诬陷幸德秋水等社会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犯大逆罪并使幸德秋水等人被处死之事东窗事发,第二次桂内阁被迫总辞,而桂太郎则以“情意投合”的名义推荐西园寺公望回任内阁总理大臣[1]。西园寺公望侯爵遂于1911年(明治四十四年)8月30日再获明治天皇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并组建第二次西园寺内阁[6]。
自第二次西园寺内阁的组建起,桂太郎与西园寺公望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事实上不复存在[2]。在第二次西园寺内阁中再任内务大臣的原敬就内阁的独立性向西园寺公望进言,并致力于财政整理[1]。然而,由于在部队增设问题上的分歧,上原勇作辞任陆军大臣使第二次西园寺内阁无法延续[7],而已成为内大臣的桂太郎以无视第二次西园寺内阁的调解请求的方式促使第二次西园寺内阁下台[1]。时为公爵的桂太郎遂于1912年(大正元年)12月21日获大正天皇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并组建第三次桂内阁[8],然而护宪运动的爆发使第三次桂内阁在两个月后倒台,桂园时代由此结束[1],而这也成为大正政变爆发的契机[2]。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小学馆 1994.
- ^ 2.0 2.1 2.2 2.3 2.4 2.5 平凡社 2009.
- ^ 官報. 大藏省印刷局. 1901-06-02. doi:10.11501/2948671. 号外.
- ^ 官報. 大藏省印刷局. 1906-01-07. doi:10.11501/2950092. 号外.
- ^ 官報. 大藏省印刷局. 1908-07-14. doi:10.11501/2950861. 号外.
- ^ 官報. 大藏省印刷局. 1911-08-30. doi:10.11501/2951815. 号外.
- ^ 阿部恒久 (编). 二個師団増設問題. 日本大百科全書. 小学馆. 1994-01-20 [2025-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5-18).
- ^ 官報. 大藏省印刷局. 1912-12-21. doi:10.11501/2952217. 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