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钰雄
外观
林钰雄 | |
---|---|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64年(60—61岁)![]() |
国籍 | ![]() |
教育程度 | |
职业 | 刑事法教授 |
配偶 | 王梅英法官 |
经历
| |
代表作
|
林钰雄(1964年—),台湾台北县人,刑事法学者,现为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院专任教授[1][2][3][4][5]。
家庭
[编辑]生平
[编辑]刑事诉讼法名师,旧时在补习班所著《刑事诉讼法》(使用笔名慧巽)一书曾为考生人手一册之必备“圣典”。 在德国跟随克劳斯·罗可辛(Claus Roxin)学习刑事法。2005年获德国宏博基金会(Humboldt-Stiftung)研究奖励金资助,再赴德深造半年,以欧洲刑事法之整合趋势为研究范围。
学历
[编辑]现职
[编辑]- 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系教授(2012.08-迄今)
- 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院刑事法研究中心召集人
经历
[编辑]- 律师(1989年律师高考及格)
- 司法官(1989年司法官特考及格)
- 国立政治大学法律学系助理教授 (1998.08-2000.07)
- 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 (2000.08-2012.07)
著作
[编辑]- 《检察官论》1999
- 《刑事诉讼法(上,下)》2023,十二版
- 《刑事法理论与实践》2001
- 《搜索扣押注释书》2001
- 《刑事诉讼法实例研习》2000,何赖杰、林钰雄、陈运财、黄朝义 合著
- 《法庭诘问活动》2000,合著
- 《新刑法总则》2020,八版
- 《严格证明与刑事证据》2002,初版
- 《刑法与刑诉之交错适用》2008,初版
- 《刑事诉讼法实例解析》2023,六版
- 《没收新论》2020,初版
对军事审判制度的观点
[编辑]早期强烈批判军事审判制度,在其著作《刑事诉讼法》中认为军事审判不符合现代法治国家的要求,质疑军事审判的专业性、客观性以及可能违宪的问题。认为最少在平时,无论平民或军人犯罪都应回归到一般司法的常轨。
后来军中发生洪仲丘的事件,再次引起社会上军事审判存废的讨论。在新闻媒体上发表一篇以《告别戒严幽灵 废除军事审判》为题的文章,质疑战时能否设置军事法庭,并且指出在平时军事审判的存在毫无道理,认为在解严后26年,该摆脱戒严幽灵,也就是在平时,把军人犯罪回归到普通检察署和普通法院来侦查和审理。军事审判制度于2013年因为洪仲丘事件的原因修法,分成战时与平时,平时军人犯罪改由普通法院审理。
2025年3月,赖清德总统宣布将恢复平时的军事审判。在Facebook上发布《军事审判制度——我们还有明天吗? 》,认为战时和平时的二分法形同虚设,新型态“灰色战争”的威胁使得在平时排除军事审判变得不切实际,肯定赖清德总统对军事审判的宣示,表示未必是最好,但为亡羊补牢之举,批判过去12年来的立法怠惰。[9]
资料来源
[编辑]- ^ 林钰雄教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院
- ^ 【研讨会】刑事法遵(Criminal Compliance)- 刑事法的典范转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立清华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
- ^ “救援郑性泽、追思蔡老师” 台大林钰雄教授以郑案死刑评鉴报告 呼吁正视并弥补“司法不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世界民报
- ^ 又一人退出!“完全认同林钰雄教授”律师陈重言退出司改国是会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风传媒
- ^ 【司改放送头】林钰雄不满定位不明 退席逼小英说清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镜周刊
- ^ 王梅英法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司法阳光网
- ^ 存档副本. [2024-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7).
- ^ 台北地院院長王梅英 12月2日接司法院副秘書長.
- ^ 林钰雄. 林鈺雄觀點:軍事審判制度——我們還有明天嗎?.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