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杭立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杭立武
中华民国政治人士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03年1月26日
 大清安徽省滁县
逝世1991年2月16日(1991岁—02—16)(88岁)
 中华民国台北市
籍贯浙江省杭州
政党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配偶陈月梅[1]
学历
经历
著作

杭立武(1903年1月26日—1991年2月16日),中华民国政治学家、政治人物、外交官、社会活动家。于安徽省滁州出生,籍贯浙江省杭州。一生历任教育、文化、外交、社团等各方要职,晚年仍积极不懈地从事国民外交、保障人权和救助难民等工作。

生平

[编辑]

1903年,生于安徽省滁州。原籍杭州,家中经营银号,生活富足。父亲应过乡试,中华民国成立后,任滁县参议会议长。自小由父亲启蒙,那时科举已经废除,又受新思潮影响,没有让杭立武念四书五经,改学国文、历史、英文。1913年,入滁县基督中学。1916年夏,毕业后考取南京市金陵中学。次年,赴上海应清华大学考试,没能考中。

1919年,从金大附中毕业后直升金陵大学,主修政治,在学时曾与方东美同班。1925年,毕业后参加安徽省公费留学考试,考取第一名,随即北上受教育部复试。转赴英国,进入伦敦大学政经学院攻读政治学。1927年,受拉斯基鼓励,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研究。翌年,获硕士学位,旋即返英。1929年,毕业后归国。

归国后,由滁县县长高槐川引荐,受考试院院长戴季陶聘,任考试院编撰嗣兼任考选委员会编撰室副主任,同时在母校金陵大学兼任教授。不久辞去公务,专任金大教职。1930年,任国立中央大学政治系教授,曾兼任系主任。又受到杨杏佛推荐,在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任研究员。

1932年,接任中英庚款董事会总干事。1932年9月,与周鲠生浦薛凤钱端升、王世杰等学者创立中国政治学会并兼任总干事。1933年,在南京成立中英文化协会,此后中法、中比、中瑞、中美等文化协会亦相继成立。

1937年冬,对日作战情势严峻,国民政府已西迁。杭立武委托上海的饶家驹神父知会日军,比照上海划定的难民区,在南京也设立难民区。12月13日,南京沦陷。

在重庆任国民参政会参议员、美国联合援华会会长。1943年底,随王世杰访英,同行的还有胡霖温源宁王云五。1944年12月,任国民政府教育部常务次长,1946年10月16日,转任政务次长,负责战后教育复原的工作。

1947年6月2日,教育部次长杭立武抵武汉大学调查。[2]:83667月28日,交通大学校长吴保丰辞职后,是日成立整理委员会,教育部次长杭立武担任主任委员,决定限期一个月,将校务整理就绪。[2]:83909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远东区基本教育研究会在南京召开,中国代表杭立武当选为主席;会议主题是关于推进基本教育。[2]:8406同年任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并在安徽省滁县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安徽省代表

1948年8月16日,教育部次长杭立武到汉口,处理湖北师范学院及流亡学生问题[2]:8660

1949年,就任教育部长,广设临时中学和联合中学,收容流亡学生。4月25日,教育部长杭立武到达广州[3]:127。5月10日,教育部长杭立武向美国注广州领事馆证实,互不信任继续损害反共力量之团结,蒋在李宗仁证明有死战到底之决心前,不敢完全信任李[3]:146。政府撤台后筹组并出任国立中央博物图书院馆联合管理处主任委员。1949年5月至1950年2月,任国立编译馆馆长。

1953年,任东海大学筹备处主任及首任董事长作为大陆十三所教会大学之延续。1956年,任中华民国驻泰国大使[4]1962年6月,兼任驻老挝大使,处理老挝与中共建交后的侨民事宜。1963年,调任驻菲律宾大使,应对排华风潮。1965年,发起成立“亚洲与世界社”(AWI)。其间改组“港澳之友会”为“中华港澳之友协会”,协助港澳同胞继续拥有自由权益;同时积极维护及争取台湾原住民权益。 1968年7月,继温源宁出任驻希腊大使。1972年,中华民国与希腊断交,归国任中华民国国际关系研究所董事长兼主任。

1979年,为反制美国卡特总统的外交政策,批评其漠视共产国家的人权状况而成立中国人权协会,向世界揭露中共对人权的迫害。自高雄事件王迎先命案后,注意力转向国内,推动人权保障。

1991年2月16日,逝世于台北市[5]

作品

[编辑]
  • 杭立武 原著,《中华文物播迁记》,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0年初版。

参考资料

[编辑]
  1. ^ 王明贞. 转瞬九十载. 物理. 2006年, 35 (03) [2018-08-07]. ISSN 0379-414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7) –通过人民网 (中文(中国大陆)). 
  2. ^ 2.0 2.1 2.2 2.3 李新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韩信夫、姜克夫主编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年7月. 
  3. ^ 3.0 3.1 王景弘编译 (编). 《1949大流亡:美國外交檔案室密錄》. 台北市: 玉山社出版. 2011. ISBN 978-986-294-000-6. 
  4. ^ 杭立武 將任駐菲大使 劉馭萬出使泰. 星洲日报 (新加坡). 合众国际社. 1964-03-30 [2024-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9). 
  5. ^ 杭立武病逝台北. 联合早报 (新加坡: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1991-02-22: 31 [2024-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9).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政府职务
前任:
陈雪屏
教育部部长
第三任

1948年12月30日—1950年3月12日
继任:
程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