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炳麟
杨炳麟(1900年3月18日—1987年3月11日),原名杨之清,字友竹,云南祥云人,国民革命军人物,陆军少将。
生平
[编辑]
杨炳麟生于云南驿村,1918年3月投入云南陆军宪兵第2区队当学兵,1919年9月随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官郑开文赴广东后升任靖国军第3师军士队准尉助教,1920年1月因功升任师部少尉副官,9月出任贵州游击军少尉差遣。1921年4月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第十六期步兵科学习,1922年10月毕业后派任滇南镇守使署警卫连中尉排长,1923年6月调升贵州军务善后督办公署宪兵队上尉队长,1924年9月调任建国联军第7军警卫营上尉连长。1926年1月被编余后进入云南陆军将校队步兵科学习待命,1927年5月将校队结束后出任云南陆军翊卫队第2区队(先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路军教导师第1团第2营和国民革命军第38军教导第1团第2营,仍任营长)少校区队长,1928年4月调升国民革命军第38军第99师步兵第5旅第11团(1931年4月所部改称讨逆第10路军步兵第5旅第10 团,1935年2月19日所部改称剿匪第2路军步兵第5旅步兵第9团,1936年8月所部改称滇黔绥靖公署步兵第5旅步兵第9团, 1937年6月所部改称陆军独立第24旅步兵第9团)第3营中校营长,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于1937年8月调升陆军第60军第182师步兵第540旅步兵第1079团(1939年2月所部改称第182师步兵第545团)上校团长,1938年6月兼任第60军补充兵第7团团长,1940年5月升任第182师少将副师长(1941年7月兼任第182师政治部主任),1942年8月调任滇黔绥靖主任公署步兵第五旅少将旅长,1943年7月所部扩编为第一集团军第二路军暂编第二十二师,升任少将师长,1945年2月20日叙任陆军少将,曾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1945年9月在越南境内接受日军投降。1945年11月升任陆军第60军少将副军长,当年借参加军官训练团机会请假返回昆明。1948年5月11日,派往姚安任云南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部司令官。1949年4月,任云南省行政干部训练团学员大队少将大队长。1949年12月9日,率部在昆明参加起义,12月12日被任命为云南人民临时军政委员会收容军官管理处处长。1950年2月,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军事政治大学云南分校高级研究班学习,1951年3月结业后任西南军区第一文化速成小学军事教员、西南军区第三速成中学军事教员、第三步兵预备学校军事教员等职。1955年2月转业后派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56年8月加入民革,曾任民革云南省委委员、常务委员及省委会机关秘书处处长等职,并当选为政协云南省委员会委员和常务委员、联络委员会副主任。1987年3月11日在昆明病逝。[1][2]
位于云南驿村的杨炳麟故居建于清末,三厢两院式布局,为小青瓦硬山顶穿斗式木结构楼房,2013年作为云南驿古建筑群的一部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参考资料
[编辑]- ^ 陈予欢编著. 云南讲武堂将帅录. 广州: 广州出版社. 2011: 146. ISBN 978-7-5462-0450-5.
- ^ 祥云县志编纂委员会 (编). 祥云县志. 北京: 中华书局. 1996: 811. ISBN 7-101-01548-4.
- ^ 杨建伟. 古道上的名村——云南驿. 大理文化. 2016, (6): 103-116. ISSN 1009-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