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李宇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宇森(英语:Samuel Lee Yu Sum,1989年9月26日)是香港作家和学者,出生于英属香港。李宇森曾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哲学系学士和研究硕士学位,亦在英国约克大学政治系获得硕士学位。现时他是美国纽约新学院政治系博士候选人[1],主要研究主权理论和生态政治等议题,并曾在纽约尤金郎学院和叶史瓦大学担任政治系兼职讲师,教授地缘政治政治思想史等课程[2]。另外,李宇森也是政治文化思想和批判理论刊物《燃灯者》的编辑和作者[3],并曾在《民院教育Intercommon Education》和《学识 Hok6粤语學識 (網站)》等平台上教授不同政治思想和普及哲学课程。

自2016年起,李宇森开始在不同传统报章、杂志和网上媒体如《明报[4]、《端传媒[5]、《字花》、《香港01》等撰写文章和访问[6]。另外,李宇森也曾在2020年接受香港杂志《突破书志》关于勇气与政治思想的访问[7]。同时,李宇森的文章也载入一八四一出版社在2022年的合集《自由世界的前哨:2022乌克兰战争》[8]

除了撰写报章和访问之外,李宇森也以作者和编辑的身份,出版过几本著作,包括“否想主权三部曲”的《主权在民论》[9]、《主权神话论》[10]和《离散时代的如水哲学》[11],并曾在香港序言书室一拳书店、觉阁 、多伦多大学利铭泽典宬、美国华盛顿特区季风书园[12]和网上平台《School of Somewhere 游城学园》举行新书会。另外,李宇森也跟谭嘉宝编著《政治的承诺:燃灯者十周年文集》[13]。关于李宇森著作的推荐文章和评论,见于《微批[14]、《端传媒》[15]、《虚词》[16] 、《Openbook 阅读志》[17]、《Savoir 影乐书年代志》[18]和《如水Flow HK[19]

参考资料

[编辑]
  1. ^ Politics Current Students | 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www.newschool.edu. [2025-03-06]. 
  2. ^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 [2025-03-06]. 
  3. ^ 編輯團隊. 燃灯者. 2024-12-18 [2025-03-06] (中文(台湾)). 
  4. ^ 世紀.星期三專題:讓格陵蘭再次偉大:特朗普的帝國黃粱夢 / 文.李宇森/編輯.孫志超 - 20250122 - 作家專欄 世紀. 明报新闻网 - 每日明报 daily news. [2025-03-06] (中文(繁体)). 
  5. ^ 李宇森:從佔中九子案判詞,再思考「公民抗命」還有甚麼可能性? |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theinitium.com. 2019-04-11 [2025-03-06] (中文(繁体)). 
  6. ^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無人再提的飽足權:讀《不足夠﹕在不平等世界的人權》 - 20210328 - CULTURE & LEISURE. 明报 Our Lifestyle. [2025-03-06] (中文(繁体)). 
  7. ^ Breakazine 060 勇氣不滅. Breakazine 突破书志. [2025-03-06] (英语). 
  8. ^ 沈旭晖、孔德维、尹子轩. 自由世界的前哨:2022烏克蘭戰爭. 台湾: 一八四一. 2022. ISBN 9786269595600. 
  9. ^ 李宇森. 主權在民論:理念與挑戰. 香港: 蜂鸟出版. 2021. ISBN 9789887505228. 
  10. ^ 李宇森. 主權神話論:秩序和衝突 - 李宇森(Yu-sum Lee). 主權神話論:秩序和衝突. 台湾: 新锐文创(秀威资讯). 2022. ISBN 9786267128251 (中文(台湾)). 
  11. ^ 李宇森. 離散時代的如水哲學:政治主體與國際主義. 台湾: 二○四六出版. 2024. ISBN 9786269812387. 
  12. ^ 季風人文講壇3月份活動公告. JF Books | 季风书园. [2025-03-06] (英语). 
  13. ^ 李宇森, 谭嘉宝. 政治的承諾:燃燈者十週年文集. 台湾: 新锐文创. 2024. ISBN 9786267326367. 
  14. ^ 人民公意與代議制度的衝突﹕亂世中談《主權在民論》 - 微批. 2021-06-13 [2025-03-06] (中文(台湾)). 
  15. ^ 《離散時代的如水哲學》:在「國家」以外構想離散香港人群的主體性 |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theinitium.com. 2025-01-07 [2025-03-06] (中文(繁体)). 
  16. ^ 離散時代再思香港身份:新讀李宇森,舊憶阿巴斯 | 羅永生 |. p-articles.com. [2025-03-06] (英语). 
  17. ^ 評論》許是化作春泥更護花:葉浩談《離散時代的如水哲學》. Openbook阅读志. 2024-11-17 [2025-03-06] (中文(繁体)). 
  18. ^ Savoir|年代志. 對於這般悲慘境地的哲人,能用什麼方式幫助別人?《政治的承諾:燃燈者十週年文集》|Savoir. Savoir|年代志. 2024-11-07 [2025-03-06] (中文(台湾)). 
  19. ^ VOL. 16 創傷|電子書 - 如水. flowhongkong.net. [2025-03-06]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