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效应

![]() | 此条目内容疑欠准确,有待查证。 |
曼德拉效应(英语:Mandela Effect),是一种都市传说或阴谋论,指集体记忆出现不符合史实的内容。[1][2][3]支持这一论点的人认为其生活已经从原本的平行宇宙透过时空跳跃进入现在的平行宇宙,而反对者则认为这并不存在。目前,主流科学界认为此效应是错误记忆的一种体现[4][5]。
背景与历史
[编辑]语源
[编辑]曼德拉效应一词来源于2010年一位爱好超自然现象的美国部落客、自称为“超能力研究者”的菲安娜·布梅(Fiona Broome)[6],她发现自己记忆中南非黑人领袖约尔逊·曼德拉“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在监狱中死亡”,并记得他的丧礼情况,包括曼德拉遗孀在丧礼上的致词内容,但现实是曼德拉没有在20世纪80年代死在狱中,后来更被释放,最后更当上南非总统,在2010年他仍然在世,直到2013年才逝世[7][8][9]。对于这段曼德拉死在20世纪80年代的记忆,布梅声称并非只存在于她个人的记忆内,她发现“有数千人”分享他们亦拥有与她相同的记忆。
反驳
[编辑]然而,由于当时曼德拉的事迹在南非外不算知名,令外国人对他的印象不深[10]。
心理医生约翰·保罗·加里森认为,许多关于“曼德拉效应”的记忆是人们在阅读这一阴谋论时捏造出来的,“一旦(捏造)存在,看上去好像这一记忆自始至终便一直存在。”[11]导致“曼德拉效应”理论的创始人菲安娜·布梅在遇见一些与她记忆相左的人后,使其开始猜想很多人也会有这样的记忆错误。2012年,她声称一本叫Berenstain Bears的儿童书的真实名称为“Berenstein Bears”(‘a’换成了‘e’)。
虚假记忆
[编辑]
虚假的记忆有时会被多人分享,这有时被称为曼德拉效应[4][5],一个突出的例子来自2010年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对熟悉博洛尼亚中央车站时钟的人进行了调查,该时钟在1980年8月的博洛尼亚大屠杀爆炸事件中被损坏。在研究中,92%的受访者记得自爆炸事件后时钟一直停摆,而事实上,时钟在袭击发生后不久就被修复了。几年后,时钟又被停了下来,并被设定为爆炸案的时间,以纪念和缅怀爆炸案。 其他此类例子还包括记忆中贝伦斯坦熊(Berenstain Bears)的名字被拼成了(Berenstein)[12][13],美国服装品牌织布机果实(Fruit of the Loom)的标志上有一个玉米花[14],以及1990年代存在一部由喜剧演员辛巴达主演精灵,名为 Shazaam 的电影[15]。
其它虚假记忆例子
[编辑]科学家认为,这些都是由影响多人和家庭的类似认知因素形成的虚假记忆的例子[16][17][18][19][20][21],如社会和认知强化的不正确记忆[22][23]或虚假的新闻报道和误导性的照片影响了基于这些记忆的形成。[24][23][25][26]例如:《Shazzan》的错误记忆被解释为1994年在电视上介绍《水手辛巴达》电影时,这位喜剧演员穿着类似精灵的服装[27][28],以及1996年一部类似的电影《Kazaam》中由沙奎尔·奥尼尔扮演的精灵的混淆记忆[26][15];但实际上《Shazaam》是在20世纪60年代汉纳巴伯拉动画一个关于精灵的动画系列[29]。
以下是相关例子并附带括号说明可能的解释。
美国
[编辑]- 肯尼迪遇刺事件[30][31]
- 童话白雪公主里王后对镜子说的话[32]
- 米老鼠的裤子(受到盗版米老鼠影响)
- Berenstain Bears还是Berenstein Bears
- 很多人的记忆中,美国有52个州,但实际上现今美国只有50个州。(对美国政治地理不够熟悉;无法区分州和关岛这样的属地)
- 洛杉矶是 Los Angelas 还是 Los Angeles (对西班牙语不熟悉,因为该城市原名来自西班牙语)
- 坦帕湾光芒队当家球星Evan Longoria在接受采访时,记者为金发白人女性。
欧洲
[编辑]- 雕塑沉思者的右手摆放位置
- 荷兰知名国际电器品牌飞利浦,是Phillips ,还是Philips (对荷兰语和名字不熟悉)
- 英国知名生物学家珍·古德已经过世(网络谣言)
- 英国知名品牌巧克力KitKat,商标中间到底有没有多了一个连接号
中国大陆
[编辑]- 《爱我中华》歌词第一句有两个版本,“五十六个民族[33][34]/星座”。微博上四分之三的网友记得是“民族”。而“江西女性发布”认为是网友集体记错了,应该是“星座”,将此视为曼德拉效应。[35]
- 李小龙在《精武门》中的台词[15]
- 动画《魔方大厦》[15]
- 钢琴家郎朗是残疾人
- 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羊力大仙下油锅片段(其他版本可能有该片段)
- 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第一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还是“两只黄鹂鸣翠柳”
-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中原文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6][37][38](该事件在网上引起过轰动,但其实古人传抄错误是常有之事,另外在文言文里它们的意思很相近)
- 电视剧《甄嬛传》里有沈眉庄用明火烧伤自己的镜头,后来被删了
香港
[编辑]台湾
[编辑]马来西亚
[编辑]人物
[编辑]日本
[编辑]- 皮卡丘的尾巴[19]
- 知名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已经过世了
- 日本城市横滨的英文名字,是 Yokohoma 还是 Yokohama (对日语不熟悉)
- 哆啦A梦消失的两集动画片,有人说曾经于1984年,以及在作者藤子不二雄去世的当天晚上,在电视上看过播出内容与画风极诡异难以解释的画面,但日本的电视台均否认有播过这两段消失的影片。
其他国家
[编辑]争议与讨论
[编辑]物理学
[编辑]“曼德拉效应”理论的创始人、美国超自然现象博客菲安娜·布梅(Fiona Broome)认为这么多人同时记得曼德拉在20世纪80年代死在狱中未必是巧合的错误,可能涉及不同的平行宇宙[42]。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于2009年进行大型强子对撞机及量子电脑的实验,“曼德拉效应”因此被扯上了关系,但至今从未被任何科学权威证实。CERN的发言人称:“CERN的研究引起人们的遐想,这也是CERN在世界各地许多科幻作品甚至电影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这些遐想不应该与实际的科学研究相混淆。”[43]
宗教界
[编辑]自2017年起,香港一间教会组织锡安教会在其下辖YouTube频道“ziondaily”发布一系列有关曼德拉效应的影片[44]。
评价
[编辑]支持派
[编辑]新时代运动系列人士,例如:巴夏、科里、本杰明、COBRA等研究外星人的团体,则把这个视为“全世界将迎接外星人的到来”的预兆。很多人都发觉记忆大面积的与事实有出入的现象,这正是平行宇宙之间互相交错的表现[45];而且不仅仅在发源地美国,并且在中国大陆和俄罗斯、不同文化的日本、远离美国的欧洲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反对派
[编辑]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教授大卫·施米德认为,如同曼德拉效应一般的阴谋论切中了人们“想要找到世界机理的解释”的欲望,然而世界的运作却常常不如阴谋论者想象的那样简单,不过现在未有科学方法证明有无平行宇宙的存在。[15]他们还说该理论的创始人菲安娜·布梅自称是一位“超能力研究者”,在遇见一些与她记忆相左的人后,开始猜想很多人也会有这样的记忆错误。
心理医生约翰·保罗·加里森认为,许多关于“曼德拉效应”的记忆是人们在阅读这一阴谋论时捏造出来的。“一旦(捏造)存在,看上去好像这一记忆自始至终便一直存在。”[11]尽管该理论的热衷者给出了很多可能性,比如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操纵时空扭曲现实,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此类情况是真实存在的[19]。
另外,若从常识角度分析,在记忆力下降后和随着时间推移人记错是相当常见的,特别是当两个事物相似时或某个不足挂齿的小细节不同。例如关于皮卡丘的尾巴是部分黑色还是全黄色的,这是因为大部分人不会留意这类小细节(而更可能关注面部),而不是记忆受到“神秘力量”篡改。
参考条目
[编辑]参考来源
[编辑]- ^ Jay Stephens. Conspiracy of the Day: Your Memories of Pop Culture Are Fake and Created by Satanic Scientists. Vice. 2016-08-10 [2018-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7).
- ^ The Mandela Effect -- Bad Memories Or An Alternate Universe?. Forbes. [2018-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 ^ Sean Martin. Mandela Effect: Conspiracy theorists state MEMORIES seep over from parallel universes. Sunday Express. 2017-02-04 [2018-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8).
- ^ 4.0 4.1 The movie that doesn't exist and the Redditors who think it does. www.newstatesman.com. [21 Sept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6).
- ^ 5.0 5.1 Collective representation elicit widespread individual false memories (PDF Download Available). ResearchGate. [21 Sept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 ^ What Is the Mandela Effect?. NCC News. [2021-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5) (英语).
- ^ The Mandela Effect: What It Is and How It Happens. Healthline. 2020-03-13 [2021-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9) (英语).
- ^ 奇奥全知眼:何谓曼德拉效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热血时报,2017年9月15日
- ^ The Mandela effect Explaining the science behind false memor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he Independent,2018年2月15日(英文)
- ^ 网易. 曼德拉效应:他死于2013年,为何很多人认为他80年代就死了?. www.163.com. 2021-10-05 [2025-05-08].
- ^ 11.0 11.1 PAUL RATNER. How a Wild Theory About Nelson Mandela Proves the Existence of Parallel Universes. Big Think. [2018-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 ^ The Mandela Effect. Snopes.com. 24 July 2016 [21 Sept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 ^ Are you living in an alternate reality? Welcome to the wacky world of the 'Mandela Effect'. The Telegraph. 20 September 2016 [21 Sept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4) (英国英语).
- ^ Did the Fruit of the Loom logo have a cornucopia?. Alternate Memories. [202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0) (英国英语).
- ^ 15.0 15.1 15.2 15.3 15.4 【曼德拉效應】不只特首錯引偽名人金句!5個中國人最常經歷的曼德拉效應. 2020-05-20 [2021-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1).
- ^ Collective False Memories: What's Behind the 'Mandela Effect'?. The Crux. 16 February 2017 [27 Februar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8) (美国英语).
- ^ 21 Mandela Effect Examples List To Get You Thinking. BuzzFyre. 16 February 2017 [27 Februar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12 March 2017) (美国英语).
- ^ Does this picture look a bit off to you?. NewsComAu. [27 Februar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 ^ 19.0 19.1 19.2 19.3 【趣話現象】平行時空還是集體失憶? 曼德拉效應是甚麼. 香港经济日报. [2021-02-28].
- ^ NZ and the 'Mandala Effect': Meet the folks who remember New Zealand being in a different place. Stuff. [27 Februar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0).
- ^ On a Grandma's House and the Unknowability of the Past. Pacific Standard. 9 February 2017 [1 March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 ^ Brown, Adam D.; Kouri, Nicole; Hirst, William. Memory's Malleability: Its Role in Shaping Collective Memory and Social Identit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3 July 2012, 3: 257. ISSN 1664-1078. PMC 3402138
. PMID 22837750. doi:10.3389/fpsyg.2012.00257.
- ^ 23.0 23.1 Can groups of people "remember" something that didn't happen?. Hopes&Fears. [1 March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8).
- ^ False Memories in the News: Are Pictures Worth MORE Than 1,000 Words?. CogBlog – A Cognitive Psychology Blog. [1 March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 ^ Resnick, Brian. We're underestimating the mind-warping potential of fake video. Vox. 20 April 2018 [20 Dec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5).
- ^ 26.0 26.1 Collective False Memories: What's Behind the 'Mandela Effect'?. Discover Magazine. [2019-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5).
- ^ 28 December 1994, on the cable channel TNT; the marathon featured movies including Sinbad and the Eye of the Tiger (1977).
- ^ Evon, Dan. Did Sinbad Play a Genie in the 1990s Movie 'Shazaam'?. Snopes. 28 December 2016 [2020-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9) (美国英语).
- ^ Hankins, Sarah. If You Remember 'Shazaam', The Movie That Doesn't Exist, You Aren't Alone. The Odyssey Online. 2017-03-21 [2020-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2) (美国英语).
- ^ 肯尼迪遇刺案阴谋论满天飞 连外星人都有份?-新华网. 新华网. [2021-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4).
- ^ ufo诡异事件终极揭秘:肯尼迪遭外星人暗杀?. 环球网. [2021-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4).
- ^ 40 Mandela Effect Examples That Will Blow Your Mind. GH. 2019-08-06 [2021-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 ^ 许宪隆,蔡琼,杨广恩主编.《日月同辉:民族文化积淀与发展》.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285页.
- ^ 王长安.《中国戏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51页.ISBN 7-5336-3108-0.
- ^ 细思极恐,爱我中华的歌词被修改过?从小唱到大的歌词竟然是错的!真相是…. 共青团中央. 2018-10-18 [2023-10-12] (中文).
- ^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被改为“是人”?各方回应来了. 中国网. 2022-10-28 [2022-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8) (中文(中国大陆)).
-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人教社回应. 央视网. 2022-10-28 [2022-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6) (中文(中国大陆)).
- ^ “斯人”版的教材找到了!. 2022-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9).
- ^ https://alliancesafeguardingtaiwan.blogspot.com/2018/02/blog-post_49.html
- ^ Betul Ke Mak Minah Jadi Mangsa Masa 13 Mei?. The Patriots. 2021-07-04 (马来语).
- ^ 都市传说——曼德拉效应,谁动了我的记忆?. 爆资讯. 2021-02-28.[失效链接]
- ^ The 'Mandela Effect' and how your mind is playing tricks on you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he Conversation,2018年2月12日(英文)
- ^ Michelle Castillo. Physicists assure us that we’re not living in an alternate reality where Trump is president. 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 2017-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8) (英语).
- ^ 王阳翎. 你相信「曼德拉效應」也罷,請別以為自己是哥白尼.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 2017-09-04 [2020-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简体中文).
- ^ 曼德拉效应之东亚病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独立媒体网,2018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