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行中学校园枪击案
励行中学校园枪击案 | |
---|---|
国家/地区 | ![]() |
位置 | 台北县永和镇 |
日期 | 1962年1月26日 |
目标 | 韩克敬(时任校长)一家
应瑞昌(时任事务主任)[1] |
类型 | 枪击 |
武器 | 9mm勃朗宁大威力半自动手枪 剪刀、硝酸 |
死亡 | 7人 |
被害人 | 韩克敬(校长) 郭春瀛(校长夫人) 韩茂堂(主计主任) 宋紫庄(文书组长) 王鸿纲(交际组长) 应瑞昌(事务主任) 何凤云(中学教师) |
主谋 | 崔荫 |
动机 | 金钱纠纷、不满教职未续聘 |
刑事诉讼信息 | |
刑事状况 | 三审死刑定谳 1962年7月26日已枪决伏法 |
励行中学校园枪击案,又被称为崔荫杀人案,是一起发生于1962年1月26日上午,于台北县永和镇(今新北市永和区)私立励行中学(今私立树仁家商),前体育组长崔荫持枪进入校园,造成时任校长在内七位教职员死亡,三人受伤的校园枪击案。[2][3][4]
背景
[编辑]校园经营问题
[编辑]创办私立励行中学的韩克敬,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1948年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续任教职,通过中和乡的土地买卖致富,于1953年在永和镇设立了私立励行中学的前身正谊补习学校,初期招生力不力经营惨淡,部分教职员认为是依靠初期崔荫主导的体育校队成绩招生,才促成日后的大型完全中学规模。[5]
体育招生分歧
[编辑]本案凶嫌崔荫,出身河北省平谷县,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体育系,因为与创办人同乡同校的缘故,于1956年被韩克敬主动延揽至私立励行中学担任体育组长,负责该校的体育训练,率队连年夺得全县的团体冠军[6],田径与篮球训练于当时台湾体育界颇有名声,吸引日后的田径运动奥运得主纪政特别北上就读。然而韩克敬有意使学校朝升学强校而非体育强校的方向转型,因此经常因为个人作风强势与其他教职员发生冲突的崔荫,便在1960年六月受到不续聘的处份。[7]
金钱纠纷
[编辑]崔荫主张在初任体育组长时,曾经出资数万圆于校用体育器材与篮球场,并且出资支应校园资金,此外,他声称率领女篮校队前往香港参赛时,垫付了万元的遗失公务费用,他不满意以上款项皆未收回还遭解聘。[8][9]
合法自卫枪支
[编辑]犯嫌崔荫所持枪支为依中华民国立法院1959年修订的“自卫枪支管理条例”登记的自卫枪支,只要每两年向警政机关更换枪支执照,即可合法持有自卫枪支,为过去公务员、退休军警的第三类枪照制度的延伸。[10][11]实务上在台湾合法持枪者多为有政府相关背景的台湾外省人,本省人与原住民要合法取得枪支执照非常困难,存在省籍不平等问题。[12]
案发经过
[编辑]1962年1月26日,早上八时,四十一岁的前体育组长崔荫,穿着大衣拿着一包物品随上学人潮进入励行中学校园,被工友发现后佯称要送东西给某老师,接着进入办公大楼二楼的校长室找时任校长韩克敬谈话。[13]
办公大楼枪击
[编辑]崔荫于校长室内从大衣中拿出一把长剪刀和一罐硝酸溶液,谈话中因校长拒绝还款,他将硝酸瓶砸向办公桌,并将长剪刀拆为两刃,其中一把插入韩克敬的腹部。随后崔荫持枪与韩克敬离开校长室,撞见了隔壁办公室听见声响出门查看的文书组长宋紫庄与主计室主任韩茂堂,崔荫朝两人头部开枪,并枪击了负伤的韩克敬,三人当场死亡。接着枪击了办公室内座位上的交际组长王鸿纲,其中枪后成功逃离现场,但不久后也重伤身亡。躲在办公桌的人事主任靳子言是枪击现场唯一的生还者。 崔荫离开办公大楼后,撞见了正进入校门,被他为主要枪击目标之一的事务主任应瑞昌,一阵追逐后在校门附近将他射杀。[13]
校园外枪击
[编辑]崔荫接着前往校园隔壁的校长宿舍寻找校长一家。当时校长夫人郭春瀛、校长十岁的次子韩建棠以及陪同的三轮车夫袁殿中正在宅院内汲取井水准备出门买菜,车夫听到校园枪响后以为是鞭炮声出门查看,崔荫先朝袁殿中肩部开枪,使其倒地,接着追上试图逃到竹林路上的郭春瀛与韩建棠,崔抓住郭并朝其近身朝胸口开两枪,当场身亡,韩建棠则成功逃离现场。[13]
返校二度枪击
[编辑]案发当日,由于私立励行中学正在举行期中考试,因此即便校园传出多起枪响,师生仍未离开教室。崔荫于是返回中学,前往女生部的初中教室,试图寻找他误以为就读初中三年级的韩克敬长女韩庆棠。
崔荫在经过初三朴班教室时,撞见负责该班监考的音乐老师何凤云向学生表示:“不要理外面的事,好好答你们的卷子”,便开门闯入教室朝其头部射击,该师中枪倒在讲台上。该班的女学生与班导师李荣珍目睹后恐慌地试图逃离教室,崔荫开枪朝教师李荣珍方向射击两枪,一发命中腿部,另一发则意外击中试图逃离的学生刘芳美。[3]
凶枪
[编辑]崔荫犯案时使用的是他拥有合法登记执照的自卫枪支,加拿大产的9厘米口径勃朗宁大威力半自动手枪,持有两个弹夹,击发十八发子弹,其中十四发命中被害人。[10]
逃亡及落网
[编辑]逃亡
[编辑]崔荫在二度返校枪击后,离开校园拦了一辆计程车前往景美镇并拒付车资,于景美镇访问一位易姓旧识未果,便沿着罗斯福路步行前台大公馆一带,在当地的当铺典当毛衣后在附近餐馆用餐,接着便前往台湾大学校园内寻找另一位在台大担任体育组长的齐姓旧识。直到下午五点在操场被警员盘问前,崔荫都在台大校园内活动,在等待已经闻讯逃离校园的齐姓旧识现身,并在场边观看了场篮球比赛。崔荫被盘问后逃往新生南路侧的台大侨生宿舍,并再次于混乱中逃脱。
自首落网
[编辑]最终他在位于建国南路、在失业后长期借宿的彭姓友人家中向警方报案自首,落网时表示自己不是流氓,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并主张他是被韩克敬买凶传言威胁,才决定先发制人。他表示只有韩克敬一家与应瑞昌是他真正的仇杀目标,其余被害人是因为拦路或是当时看不顺眼所以行凶。[14]
案件受害者
[编辑]受害者(死亡) | |||
---|---|---|---|
姓名 | 当时年龄 | 籍贯 | 身份 |
韩克敬 | 52岁 | 河北 | 创校校长 |
郭春瀛 | 42岁 | 河北 | 校长夫人 |
韩茂堂 | 56岁 | 河北 | 主计主任 |
宋紫庄 | 44岁 | 河北 | 文书组长 |
王鸿纲 | 34岁 | 河北 | 交际组长 |
应瑞昌 | 27岁 | 湖北 | 事务主任 |
何凤云 | 35岁 | 沈阳 | 音乐老师 |
受害者(受伤) | |||
李荣珍 | 36岁 | 河北 | 国文老师 |
袁殿中 | 34岁 | 江苏 | 三轮车夫 |
刘芳美 | 17岁 | 台中 | 学生 |
司法判决
[编辑]裁判法院 | 判决日期 | 结果 |
---|---|---|
台北地方法院 | 1962年03月23日 | 判处三个死刑 |
高等法院 | 1962年05月21日 | 驳回上诉,维持地方法院判决 |
最高法院 | 1962年07月19日 | 驳回上诉,维持地方法院判决。 |
枪决
[编辑]在1962年07月19日判决确定后,于同月26日凌晨执行枪决。[16]
案外案
[编辑]由于枪击案现场留下了多张油印的署名“孟凡一绝笔”的遗书,全文控诉被校长利用以阴谋权势手段赶走崔荫等教职员,并以一页日记为证,引起警方注意,怀疑另有其他凶嫌。
经调查,孟凡一曾被旧识王本光介绍至励行中学担任工友数月,期间校长韩克敬为了驱逐崔荫,指示王本光找人故意制造事端,于是找到由孟凡一出手与崔荫打架,使前者得到升职,后者被开除。韩克敬往后又指示王与孟借故斗殴,随后名义上开除两人,实际上继续给付薪资给王本光,此事被记录在王的日记本上,意外曝光后遭孟取走为证。1960年10月,因失业陷入绝望准备自杀的孟凡一在街上巧遇崔荫,受到了崔的慷慨资助,于是将身上写好的“孟凡一绝笔”遗书转交崔荫,此后并未联络。
此事曝光后,引起部分同情崔荫的社会舆论,但并未影响最终的司法判决。[17]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 本报讯. 崔蔭供述行兇原因 口盟兄弟為錢成仇 存心只殺韓克敬夫婦及應瑞昌 辯稱其餘諸人出於誤殺. 征信新闻报(中国时报). 1962-01-28 [2025-02-13].
- ^ 联合新闻网. 槍殺七人從容逃逸 自首前持槍逛台大|1962年勵行中學槍殺案. 报时光. [2025-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15) (中文(台湾)).
- ^ 3.0 3.1 本报讯. 亂彈飛血‧七死三傷 離職教員回馬槍 校長師生遭慘禍 勵行中學期考逢奇變 兇手崔蔭傍晚被捕獲 肇因於與韓校長經濟糾紛. 征信新闻报(中国时报). 1962-01-27 [2025-02-13] –通过台湾新闻智慧网 (中文).
- ^ 本报讯. 勵行中學昨槍殺案 連續擊斃七人 兇嫌崔蔭被捕 校長韓克敬等當場死亡 另三受傷者送醫救治中. 中央日报. 1962-01-27 [2025-02-14] –通过台湾新闻智慧网 (中文).
- ^ 本报讯. 校中人 談血案. 联合报. 1962-01-27 [2025-02-13] –通过台湾新闻智慧网 (中文).
- ^ 永和讯. 北縣中小學聯運 勵行中學獲得十項冠軍. 中央日报. 1958-06-03 [2025-02-13] –通过台湾新闻智慧网 (中文).
- ^ 本报讯. 兇手崔蔭其人 善搞體育曾拔名手甚多 純粗線條留下笑話不少. 中国时报. 1962-01-27 [2025-02-13] –通过台湾新闻智慧网 (中文).
- ^ 本报讯. 崔蔭供述行兇原因 口盟兄弟為錢成仇 存心只殺韓克敬夫婦及應瑞昌 辯稱其餘諸人出於誤殺. 征信新闻报. 1962-01-28 [2025-02-13] –通过台湾新闻智慧网 (中文).
- ^ 本报讯. 勵行中學血案由來 崔韓同學同鄉 因錢知交成仇 暴躁與嚴苛致互不相容. 征信新闻报. 1962-01-27 [2025-02-13] –通过台湾新闻智慧网 (中文).
- ^ 10.0 10.1 本报讯. 兇槍已搜出 餘彈廿七發. 征信新闻报. 1962-01-27 [2025-02-14] –通过台湾新闻智慧网 (中文).
- ^ 中央社讯. 自衛槍枝管理條例 完成立法程序 修正司院組織法案 俟下次會議提表決. 联合报. 1959-01-17 [2025-05-05] –通过台湾新闻智慧网 (中文).
- ^ 联合报. 社團 獵人用槍照 繁複不易領 狩獵會請警處改善. 联合报. 1959-01-21 [2025-05-05] –通过台湾新闻智慧网 (中文).
- ^ 13.0 13.1 13.2 本报讯. 永和鎮勵行中學大血案 退職教員持槍尋仇 擊斃七人重傷三人 校長韓克敬夫婦同罹難 疑兇崔蔭昨晚被警擒獲. 联合报. 1962-01-27 [2025-02-14] –通过台湾新闻智慧网 (中文).
- ^ 本报讯. 懷槍過鬧事 閑散看球賽 台大友人迴避. 联合报. 1962-01-27 [2025-02-14] –通过台湾新闻智慧网 (中文).
- ^ 本报讯. 勵中大血案 今日宣判 崔蔭牽攀徐可昌 地檢處今予傳訊. 征信新闻报. 1962-03-03 [2025-02-14] –通过台湾新闻智慧网 (中文).
- ^ 本报讯. 崔蔭殺人今晨執行死刑. 中央日报. 1962-07-26 [2025-02-14] –通过台湾新闻智慧网 (中文).
- ^ 管仁健. 台灣最恐怖的校園連環喋血案(管仁健/著). 管仁健部落格. 2012-04-27 [2025-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1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