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布里埃尔·博诺·马布利
外观

加布里埃尔·博诺·德·马布利(法语:Gabriel Bonnot de Mably,1709年3月14日—1785年4月2日),有时也被称作马布利修道院院长,是法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作家,曾在外交使团工作。 他是18世纪法国流行的作家,观点包括‘我们的罪恶中,最大者莫过于财富之不均等’。
生平
[编辑]马布利生于格勒诺布尔一个穿袍贵族家庭,他的弟弟则以家庭在孔迪亚克的产业为名,即哲学家艾蒂安·博诺·德·孔狄亚克。马布利早年就读于里昂耶稣会学院,毕业后入修道院,获教职。1740年到巴黎,结识孟德斯鸠等人,并任红衣主教Tecin秘书。在华伦夫人的推荐下,卢梭担任马布利的侄子的家庭教师。卢梭和马布利、孔蒂亚克等人的交流让卢梭有的新的思考[1]。1742年马布利进入外交部任职,参与联普反奥的外交谈判。
马布利为人耿直、蔑视权贵,曾拒绝为王太子讲授政治学。1746年起去职索居,潜心著述[2]。他在著作中倡导自然权利和自然状态,认为人民是最高全的唯一源泉,宣称私有制度是对自然秩序的破坏,而共产主义则是理想的社会制度[3]他对于弗朗索瓦-诺埃尔·巴贝夫的“平等派”运动有重大影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克鲁泡特金在1909年总结了马布利的重要贡献[4]。
著作
[编辑]- 《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
- 《法国史纲》
- 《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参考
[编辑]- ^ Leo Damrosch. Jean-Jacques Rousseau: Restless Genius. Mariner Books. 2007.
- ^ Lieber, Francis. Encyclopædia Americana: Volume VIII. Deliver, Thomas & Co. 1836: 170.
- ^ 庄锡昌 主编 (编). 外国历史名人辞典 马布利条目.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87年6月: 31. ISBN 7-5392-0562-8.
- ^ Peter Kropotkin. Chapter 2. The Great French Revolution, 1789-1793. 由N. F. Dryhurst翻译. New York: Vanguard Printings. 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