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名为刘士琏的其他人物,请见“
刘士琏”。
刘士琏(16世纪—17世纪),字翼明,陕西西安府三原县人[1],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陕西乡试举人,授大同府同知[2],升大同府知府,天启年间升刑部主事,力拒附魏忠贤,崇祯八年(1635年)出为四川按察司佥事、兵备下川东,杖毙为害人民的恶霸,流寇包围成都时设法保全,升四川布政使司参议、兵备下川东[1],改兵备上川东,隆武年间起为福建布政使司参政[3]。
父刘辅平,贡生,
- ^ 1.0 1.1 光绪《三原县新志·卷六·人物志》:刘士琏,《通志》【云】字翼明,万厯庚子举人,父辅平绩学力行,以明经老,琏少事继母至孝,天启中擢司刑,魏珰专恣,琏独抗拒不附。崇正八年兵备达州,有巨恶为民害,立毙杖下人快之,流寇围成都,官民无策,琏总理八门,设法厄守,危城以全,叙首功晋本省方伯。
- ^ 《初学集》·卷九十九 外制九:〈山西大同府东路同知刘士琏授奉政大夫〉
- ^ 钱海岳《南明史·卷四十八·列传第二十四》:同(傅云龙)时福建监司:……刘士琏,字翼明,三原人。万历二十八年举于乡。刑部主事,力拒魏忠贤。累迁下川东佥事,寇围斩渠,固守全城。历上、下川东参议,转福建屯田参政。
- 光绪《三原县新志》·卷六·人物志
- 《初学集》·卷九十九 外制九
- 钱海岳《南明史》·卷四十八·列传第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