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蚀
外观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4年7月7日) |

内蚀(英语:Internal erosion),又称潜蚀、管涌[1],是指由于渗流导致物质流失而在土壤内形成空隙的作用[2]。它是堤防倒塌的第二常见原因,也是土坝倒塌的主要原因之一[3],大约一半的堤防倒塌是由它造成的。
当水渗入大坝或地基材料的孔隙和裂缝所施加的水力足以使颗粒分离并将其输送出大坝结构时,就会发生内蚀。内蚀尤其危险,因为可能没有外部证据,或者只有微小的证据表明它正在发生。当内蚀的迹象变得明显后,大坝可能会在几个小时内溃决[4]。
管涌(英语:Piping)是一种和内蚀相关的现象,是指的透过渗漏逐渐发展的内蚀,进而在下游出现一个排水孔。管涌是由下游和沿上游线路向外部环境的颗粒的溯源侵蚀引起的,直到形成连续的管道[5][6]。
参考资料
[编辑]- ^ 防汛抢险知识:什么叫管涌?. www.gov.cn. [202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6).
- ^ Reclamation Glossary, U.S. Department of Interior, Bureau of Reclamation. [202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06).
- ^ Progress in assessing Internal Erosion, at britishdams.org (PDF). [2024-07-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12-10).
- ^ ICOLD GIGB, ICOLD Dictionary. [202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2).
- ^ Development of piping erosion conditions in the Benson area, Arizona, U.S.A.. [202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12).
- ^ The scaling law of piping erosion (PDF). [2024-07-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