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良懋

何良懋 Victor LM Ho 何良懋 | |
---|---|
![]() 2022年香港议会记者会 (美国之音影像) | |
性别 | 男 |
出生 | ![]() | 1955年3月25日
居住地 |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里士满[1] |
国籍 | ![]() |
永久居留权 | ![]() |
教育程度 |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系文学士(1978年)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传播学部哲学硕士(1996年) |
母校 | 元朗公立中学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 |
职业 | 播主、时评人、传媒工作者、写作爱好者 |
YouTube资料 | |
别称 | 广传媒Media Analytica |
活跃年代 | 2019 - |
类型 | 政论、新闻 |
订阅量 | 104,300 (截至2023年3月20日) |
总观看量 | 814.6K (截至2023年3月20日) |
何良懋 | |
---|---|
刑事指控 | 颠覆国家政权罪 |
刑事状况 | 通缉中 |
奖金 | HK $1,000,000 |
通缉者 | 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 |
通缉开始时间 | 2024年12月24日 |
何良懋(英语:Victor Leung Mau Ho;1955年3月25日—),加拿大籍华人,传媒工作者、YouTube播主及写作人,现任加拿大广传媒首席执行官、香港议会筹备委员会主席[2][3]。
背景
[编辑]何良懋在元朗公立中学完成学业(1973年中五、1974年中六)[4]。1978年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毕业,主修历史系、副修政政系[5]。1984年获第十二届香港青年文学奖[6][7]。1987年至1994年先后任香港《亚洲周刊》创刊编辑、采访总监、助理主责编辑[8]。及后于199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传播学部哲学硕士毕业,期间研究香港政治过渡对中文报纸报道中国的影响[9]。他曾经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香港大学SPACE、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及香港树仁学院担任新闻传播系、翻译系等课程兼任讲师[10][11]。
何良懋离开香港前往加拿大后曾担任多伦多的加拿大中文电台新闻部时事节目主持人、温哥华加拿大都市报总编辑[12]及《星岛日报》不列颠哥伦比亚版总编辑[13],工作13年后退休[14]。他于2020年11月9日到加拿大众议院加拿大-中国关系特别委员会为香港人权问题作国会听证[15]。2022年7月28日,何良懋联同袁弓夷及梁颂恒于多伦多成立香港议会筹备委员会,任委员会主席一职。2022年8月3日,香港保安局指三人因筹组香港议会,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第22条颠覆国家政权罪而被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通缉[16][17][18]。他成为继朱牧民后第二位被通缉的非香港籍香港居民。
2024年12月24日,警方国安处发布包括何良懋在内的6名海外港裔民主人士悬红一百万港元的通缉令,其本籍英、美、加各国政要与国会议员皆对此立即回应,坚定反对跨国镇压[19][20]。加拿大外交部长赵美兰并警告:“不会容忍香港当局在外地进行跨国镇压,包括对加拿大人或在加拿大境内的人进行威胁、恐吓或胁迫。”[21][22]何本人回复这是收到2024年最佳圣诞礼物。[23]
参考资料
[编辑]- ^ Richmond's Hong Kong immigrants voice concerns about the extradition bill protest. Richmond News. 2019-06-15 [2022-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4) (英语).
- ^ 柳飞. 海外港人啓動香港議會選舉 一人一票維繫香港自決權. 自由亚洲电台. 2022-07-28 [2022-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4) (中文(中国大陆)).
- ^ 张君尧. 「香港議會籌委會」正式成立!盼建立代表全球香港人的民主機構. 联合新闻网. 2022-07-28 [2022-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30) (中文(台湾)).
- ^ 卢子健、何安达. 香港人名錄. 天地图书. 1994: 69.
- ^ 校友近況. Chinese University Alumni Magazine. 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事务处. 1997-11 [2022-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4).
- ^ 第三十九屆青年文學獎徵文比賽 (PDF). E-Newsletter. 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事务处. 2012-04-13 [2022-08-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9-17).
- ^ 第十二屆青年文學獎文集 初版. 香港: 第十二届青年文学奖文集编辑委员会. 1995-09.
- ^ 刘冰; 黄美仪; 崔妙莹. 北京駐港智囊──邵善波. 大学线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1996-03-05 [2022-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1).
- ^ 何良懋. 政治過渡對香港中文報紙報道中國的影響.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 1996.
- ^ 何良懋. 兩岸三地傳媒的年齡歧視現象. 香港电台. 2003-03-15 [2022-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4).
- ^ 校友近況. Chinese University Alumni Magazine. 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事务处. 1996-12 [2022-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4).
- ^ 為中加商貿牽線搭橋. 都市报 (加拿大). 2009-11-27 [2022-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4).
- ^ Blackwell, Tom. Inside Canada’s Chinese-language media: 'Beijing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says ex-Sing Tao editor. National Post. 2020-12-03 [2022-08-04] (英语).
- ^ 加中關係|溫哥華《星島》前總編輯:找不到一份非親中報紙. 苹果新闻网 (台湾). 2020-12-04 [2022-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4) (中文(台湾)).
- ^ Minutes - CACN (43-2) - No. 4 - House of Commons of Canada. CACN COMMITTEE MEETING. House of Commons Canada. [2022-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6) (加拿大英语).
- ^ 保安局嚴厲譴責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人士. www.info.gov.hk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2022-08-03 [2022-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4).
- ^ 保安局嚴厲譴責「香港議會」涉顛覆國家政權罪 - RTHK. news.rthk.hk (香港电台). 2022-08-03 [2022-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4) (中文(香港)).
- ^ 文维广. 籌組「香港議會」涉顛覆國家政權 保安局緝捕梁頌恆、袁弓夷等人. 香港01. 2022-08-03 [2022-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3) (中文(香港)).
- ^ Praill, Colton. Two Canadians now subjects of arrest warrants and hefty bounties from Hong Kong [两名加拿大人现在遭受香港的逮捕令和巨额悬赏]. 加拿大渥太华. CTV新闻台. 2024-12-24 [2025-04-01] –通过Youtube (英语).
- ^ Pomfret, James. Hong Kong offers bounties for six more democrats in security squeeze [香港为了国安压制再悬赏六位民主人士]. 香港. 路透社. 2024-12-24 [2025-04-01] (英语).
- ^ Joly, Mélanie. Statement by Minister Joly on Hong Kong arrest warrants [赵美兰部长对香港逮捕令正式发表声明]. 加拿大渥太华: 加拿大全球事务部. 2024-12-24 [2025-04-01] (英语).
- ^ 卢永山. 籲將遭通緝港人鄭敬基帶去領賞 加拿大親共議員蔣振宇被逼退. 自由时报 (台北市). 2025-03-30 [2025-04-01] (中文(台湾)).
- ^ 香港通緝兩名加拿大人及另外四人. [2025-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11).
注释
[编辑]- ^ 非中国籍人士不再通常居于香港后连续36个月或以上不在香港将不再具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