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社角白礁宫
白礁宫是台湾台南市学甲区的一间庙宇,其位置在传统学甲十三庄学甲下社庄头下社角聚落中,同时也是该聚落的角头庙宇之一。[1][2]在学甲慈济宫代表8个选举区中属学甲下角选区,因同为十三庄47角头之一,故而也是学甲慈济宫上白礁与四年一度的学甲香,参与绕境的基本成员之一。[3][4]
行政区原属于旧制时的学甲庄下社,台湾光复后下社与宅口两聚落合并设为百福村,1968年学甲升格为镇,又随之改为百福里。2006年2月1日为因应行政管理的简化,进行行政区调整将原有的26里简化合并为13里,百福里与慈生里进行里的区域合并,合并之后里的名称改为慈福里,故而目前白礁宫位于新的行政里慈福里境内。[5][1]
沿革脉络
[编辑]白礁宫与学甲慈济宫两庙宇之间的发展有极为密切的互动关连,而此关联缘起于明末郑氏军队的来台发展,当时随郑氏来台军民中有李胜一家,其来台前自家乡福建同安县角尾白礁村,迎请祖地白礁慈济宫的保生二大帝,以及谢府元帅、中坛太子等神尊一同随行护佑来台,来台之后方建一草寮来供俸神尊。[6][7][8][9]
入台之后李胜即在下社角落脚开垦,也因此李氏族人认李胜为开台首代先祖。初始之际神尊分别供俸于不同处,二大帝供奉于李胜的长子李阶家中,而谢府元帅于其次子李孟家中,三子李松则供奉中坛元帅,只是供俸方式一直保持以炉主方式祭祀。[10]
其后,学甲欲兴建大庙却苦无理想之庙地,洽巧今日学甲慈济宫所在庙地,为当时赵姓人家所有,赵家在欲重新建造新厝所选择吉日时突然发生火灾,也基于这个原因,赵家前去迎请下社的开基二大帝来镇守,也因大帝的镇守新厝得以完成,为此,赵家便还愿提供慈济宫建庙用地。乾隆八年(1743年)慈济宫以草庵方式呈现,然同时下社也仅剩下谢府元帅以及中坛元帅两尊神祇。[11][6]
其后,被迎至慈济宫的开基二大帝几度被窃,且其圣座又被遗弃等事件后,直到1945年台湾光复后,李氏后人李抄父子受大帝托梦,最终开基二大帝方回归慈济宫,然此时留在下社的谢府及中坛两元帅金身,仍是在下社以驻典炉主家中方式受信徒供养。此情形一直延续数百年之久,直到1982年初,下社的信徒终于建议应建造属于自家聚落的公庙,如此也方能让神尊有固定场域供信众参拜。于是当年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破土兴建,次年1983年二月新庙完工并举行入火安座仪式,同时再新雕刻开基二大帝金身,也订庙名为白礁宫,藉以纪念神尊的祖地。[12][10][6]
轶事
[编辑]慈济宫在建庙之初其神尊是由下社迎请而来,然而,下社虽有神尊却一直没有建筑正式的庙宇予以供俸,长久以来都还是以值年炉主方式祭祀,直到1982年方有建庙之提议,为此,当时地方有“大庙(即慈济宫)无主神,下社仔无庙宇”之说。此外,白礁宫年度3大节庆,依日期各为农历的5月初5谢府元帅圣诞、9月初9中坛元帅圣诞,以及每年11月第2个礼拜天为谢公愿日,庙方会在节庆的前一天,前往慈济宫恭迎保生大帝以及观音佛祖前来白礁宫参与庙庆节日活动。此外,慈济宫无论是在上白礁谒祖或者学甲香,其开基二大帝的主神轿游行到白礁宫时,也会做短暂的驻驾当地人则称此一举动为看戏,白礁宫也会请戏班来搬演。 [11]
当学甲慈济宫于乾隆九年(1744)建庙后,因为分担庙方的宗教活动逐渐形成一个祭祀圈,学甲也形成中社、后社、下社等三个角头,其中因地区人口的增加又了一个人口数较少的角头即六分缴,而因下社角李氏一直处于无公庙的情形,故而白礁宫才在此情形下于1983年建庙。[12]
学甲上白礁绕境的重要阵头蜈蚣阵,其一开始是由白礁宫于19世纪末所创立,然因每次出阵的人力及相关费用相当的庞大,其后方才由经济能力较佳的后社集合宫接手。[11]而没有庞大支出的蜈蚣阵之后,为了在参与上白礁与学甲香能保有艺阵助兴,之后则又创立了哪吒闹东海以及董汉寻母等艺阁在两大活动中。[13][9][4][10][14][15]
白礁宫曾于1995年时将庙宇2楼进行重建,而重建后的楼层则请到不少知名文人赐与墨宝,其庙内的对联为出生于北门的诗人吴登神(吴中)之作,另其他也有王英雄、李赐端、曾逊祥及黄荣洲等 4 位知名书法家,其书法作品也被镌刻于庙柱之上。[16][17][18][19][20][21][11][7]
虽慈济宫的开基二大帝的金身是由当初的下社所请,且白礁宫与慈济宫两庙也近在咫尺,另外,每年的上白礁谒祖或者四年一科的刈香,二大帝也都会短暂驻驾白礁宫看戏。然而,三百多年来却一直无法同框相聚,开基二大帝驻驾时只能在銮轿上,因此三尊神祇只能以最段距离交目。于是在2014年时白礁宫总干事李明席,便利用农历九月九日中坛元帅圣诞当天,邀请慈济宫的开基二大帝前往白礁宫看戏,让阔别三百多年的三尊神祇(二大帝、谢府及中坛元帅)得以再次同框相聚。[22]
图集
[编辑]-
空照鸟瞰
-
神龛
-
主祀保生二大帝神尊
-
二楼增建碑志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黄文博. 南瀛地名誌:北門區卷. 台南: 台南县政府. 1998: 20–81. ISBN 9789570212020.
- ^ 黄文博. 倒風內海及其庄社. 台南: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 245–269. ISBN 978-986-03-5211-5.
- ^ 黄文博. 南瀛刈香誌. 台南: 台南县立文化中心. 1994: 25–29. ISBN 957-00-2651-0.
- ^ 4.0 4.1 最新消息 - 114歲次乙巳年國家重要民俗-學甲上白礁【轎番表】-學甲慈濟宮. www.tcgs.org.tw. [2025-04-24] (中文(台湾)).
- ^ 臺南市里鄰編組及調整 : 學甲區 13. 台南市学甲区公所.
- ^ 6.0 6.1 6.2 白礁宮. 文化资源地理资讯系统. [2025-04-24] (中文(台湾)).
- ^ 7.0 7.1 姜天陆. 海山橫貫臺84線 從武德會到玉井. 台南: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67–106. ISBN 978-986-04-3028-8.
- ^ 【學甲DOC】學甲慈濟宮上白礁宮廟. 偏乡数位培力推动计划. [2025-04-24] (中文(台湾)).
- ^ 9.0 9.1 杨晴帆. 學甲上白礁暨刈香. 台湾宗教-文化资产.
- ^ 10.0 10.1 10.2 陈桂兰. 思慕臺19 從鹽水到六甲頂. 台南: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87–126. ISBN 978-986-04-3023-3.
- ^ 11.0 11.1 11.2 11.3 黄文博. 174山海戀 從蘆竹溝到楠西. 台南: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88–163. ISBN 978-986-04-3027-1.
- ^ 12.0 12.1 戴文锋(主编). 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II. 台南: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0: 355–404. ISBN 9789860236552.
- ^ 曾文聪. 下社白礁宮藝閣─董漢尋母. 开放博物馆.参与.
- ^ 學甲慈濟宮乙巳年《國家重要民俗-學甲上白礁》暨保生大帝1047年聖誕祝壽活動 超級煙火秀周末登場 - 台南市南區文南里 - 台灣村里. www.wennan.org.tw. [2025-04-24].
- ^ Client. cmsdb.culture.tw. [2025-04-24].
- ^ 吳登神 (PDF). 台湾文学年鉴. 2022: 116.
- ^ 新詩系列. www.webl.org. [2025-04-24].
- ^ 吴淑玲. 王英雄苦學書法 舉辦師生聯展. 人间福报. 2008-05-12.
- ^ 属于台湾人的文化宝库|国家文化记忆库2.0. 李賜端題聯拓本|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国家文化记忆库 2.0. [2025-04-24] (中文(繁体)).
- ^ 中華民國畫學會 103 年度金爵獎公告 (PDF). 中华民国画学会. 103.
- ^ 陈勤. 追夢魚館 學甲國小書法聯展. 大纪元台湾. 2010-01-12.
- ^ 卢萍珊. 分隔三百多年 慈濟宮白礁宮3神尊重聚. 中华日报. 201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