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格式手冊/版面佈局
添加话题外观
![]() 存檔 |
---|
|
提议将注释4的内容从注释中移出,列入正文
[编辑]通過:
依WP:共识#微小修訂簡易規定,此提案屬為對方針指引等規定的單純語法調整(Cdip150誤稱其為“現實性對應調整”,此處予以更正),且無人對此提出合理質疑。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9日 (三) 05:36 (UTC)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由于经常可以见到有人在“参看-参见-相关条目”等用词之间互相替换,在“参考文献-参考资料-参加来源”等等用词之间互相替换,现提议将注释4列入正文,以求醒目,减少这样做的人数。--自由雨日🌧️❄️ 2025年1月18日 (六) 09:02 (UTC)
- 不反對,但比較擔憂此條對於採用哈佛格式來源的條目的影響。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19日 (日) 08:50 (UTC)
- 会有什么负面影响吗?
思考...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19日 (日) 08:55 (UTC)
- 我以三條西家為例:該條目中的“參考資料”如果寫成“參考文獻”,那就會與下方的“參考書籍”混淆,但把下方的“參考書籍”寫成“參考文獻”並不會產生與上方的“參考資料”的問題,因為“參考資料”是偏向於註脚型的,而“參考書籍”與“參考文獻”則是偏向於列舉型的。假如在章節標題名稱會導致混淆的情況下仍不容許替換章節標題名稱,我擔憂會出現不必要的理解問題。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19日 (日) 09:30 (UTC)
- 但是“导致混淆”的认知可能每个人都不同?比如这里你说的我觉得恰恰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对我而言,“参考资料”反而和“参考书籍/参考文献”等性质相近,都是偏于列举型的(虽然目前指引中是将“参考资料”名称放在“内文来源”的位置;但不论是可靠来源文献还是维基百科条目,我都看到过不少用“参考资料”表示“参考文献/书籍”等“列举”的用法)。如果按我个人的理解和偏好,《三条西家》等条目中的“参考资料”就是容易和“参考书籍”混淆的写法,我会希望写成“参考注释”“参考注脚”“内文来源”等。可靠来源中文文献本就不统一(比如将“参考文献”写成“注释”的期刊也大有存在),其他人也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对“合适/混淆”的不同理解。--自由雨日🌧️❄️ 2025年1月19日 (日) 09:44 (UTC)
- 我以三條西家為例:該條目中的“參考資料”如果寫成“參考文獻”,那就會與下方的“參考書籍”混淆,但把下方的“參考書籍”寫成“參考文獻”並不會產生與上方的“參考資料”的問題,因為“參考資料”是偏向於註脚型的,而“參考書籍”與“參考文獻”則是偏向於列舉型的。假如在章節標題名稱會導致混淆的情況下仍不容許替換章節標題名稱,我擔憂會出現不必要的理解問題。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19日 (日) 09:30 (UTC)
- 会有什么负面影响吗?
- 提案
顺带改写了一下原段落。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22日 (三) 16:07 (UTC)
- 先説一下,不反對這個改法。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23日 (四) 15:45 (UTC)
- 可以。而且應該沒有實質改變現有的做法,建議如果三天後(即自本提案後一週)無人異議的話,可以依“現實性對應調整(事實性修訂)”款走WP:共识#微小修訂簡易規定的程序。--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5年1月26日 (日) 22:01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