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 talk:年度宝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添加话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年度宝在话题“给您一个星章!”中的最新留言:12小时前

欢迎莅临!年度宝的讨论页

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编辑]

您好,年度宝!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有疑问?需要帮助?欢迎到互助客棧IRC频道詢問。
祝您编辑愉快!

Welcome! If you can't understand Chinese, please feel free to ask or request anything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歡迎您的維基人是:

-- R留言2025年8月7日 (四) 05:32 (UTC)回复

2025年8月

[编辑]

閣下當應遵守格式手冊,請勿使用異常、不當或難以理解的格式編寫條目ACG。敬希合作。 Asatsuyu2022 💬📝 2025年8月7日 (四) 09:14 (UTC)回复

請勿再使用擾亂性、不當或難以理解的格式編寫條目《虛擬私人網路》,及確切遵行格式手冊,否則閣下可能將會遭受封禁Asatsuyu2022 💬📝 2025年8月7日 (四) 09:16 (UTC)回复

这是对您的最後警告
下次閣下使用擾亂性、不當或難以理解的格式編寫條目代理服务器,觸犯格式手冊之時便是閣下遭到封禁之時。 Asatsuyu2022 💬📝 2025年8月7日 (四) 09:18 (UTC)回复

感谢参与维基百科。我们希望所有人能对维基百科作出有建设性的贡献。如果您想要知道如何贡献,您可以看一看欢迎页面。然而,非建设性的编辑是破坏行为并且会被回退。如果您继续这样,您可能被直接封禁。请停止。考虑改善条目而不是作出破坏。 Asatsuyu2022 💬📝 2025年8月7日 (四) 09:19 (UTC)回复

停止圖標
由於純粹破壞,您已被不限期封禁
如果您認為有合理的理由可獲解封,請閱讀封禁申訴指導,然後在討論頁上的封禁通知下添加以下文字:{{unblock|您的理由 ~~~~}}。若您重新註冊賬戶使用匿名身份在討論頁申訴,會被視為繞過封禁發言,您用作申訴的賬戶亦會被封禁。千村狐兔留言2025年8月7日 (四) 09:43 (UTC)回复
@Asatsuyu2022--千村狐兔留言2025年8月7日 (四) 11:52 (UTC)回复

此用戶的封禁已被其他管理员複檢,申诉被接受。

請求複檢的理由或相關提問:

管理员您好,我修正了几个条目的英语翻译的单词首字母大小写,故而遭到了警告,后遂至封禁,在此我向您提出申诉。我是新手,按照维基给的建议,尝试一些简单的编辑。在阅读条目时看到了英语翻译的书写并不规范,并与English条目的内容进行比对之后,进行修改。如:《虛擬私人網路》条目中,“虛擬私人網路”的英语翻译应该是全部首字母小写,“virtual private network”,在English相应条目的正文(句中)也是小写,查阅OED牛津词典,其中也是小写。《代理伺服器》条目中,“代理”一词的翻译应该是“proxy”,在中文条目中它仅仅是作为普通名词来对待,故首字母“p”不应大写,而是小写。English条目中,“Proxy server”是作为标题,所以“P”要大写,并且在正文中也是小写的形式。《ACG》条目中,我把首字母改成了小写形式,根据英语的书写习惯,在此条目中也应该是小写形式。综上所述,在我所编辑的条目中,皆是更改英语翻译的大小写形式。在我看到的其它条目中也有首字母小写的英语单词,如果规定英语翻译的首字母一律大写,还请见恕,我并未仔细研读《格式手册》。在此表达深致歉意,有不正之处,还请赐教。希望管理员能够看到这一申诉。--年度宝留言2025年8月7日 (四) 10:46 (UTC)回复

注意:

  • 濫用此模板或申訴渠道的用戶,可能被延长封禁或被禁止編輯其用戶討論頁。
  • 如您希望與管理員就本次封禁作出討論,請於本模板外展開。

此封禁決定的複檢已有以下結論:
基於下列理由,本人決定接受這位用戶的申诉並調整封禁。其他管理員可再複檢此用戶的封禁,但在沒有更好的理由前,請勿輕易推翻之前的決定。
  非常抱歉我的過失。請閣下原諒。希望您繼續編輯。
  處理人:--此條留言由Manchiu討論貢獻)加入。2025年8月7日 (四) 12:44 (UTC)回复
@ManchiuAsatsuyu2022我确认了一下,年度宝在计算机术语相关條目所做的编辑是完全正确的,對MOS:外语名称指引的理解也非常到位;ACG相关條目我不熟悉我无法判断正确性(要同时参考这些词在中文语境和外语语境的習惯),但不论是否正确都绝非破坏。封禁理由不成立,應当恢复编辑权利。 ——自由雨日🌧️❄️ 2025年8月7日 (四) 12:24 (UTC)回复
顺便也讨论一下ACG内容相关的问题(即應该如何大小写),邀请@深鸣: ——自由雨日🌧️❄️ 2025年8月7日 (四) 12:26 (UTC)回复
重新閱讀MOS:外語名稱指引,本次的確存在誤判情況,在此就造成的不便向@年度宝致歉。但個人建議@年度宝日後作出同類編輯時盡量不要以「修正筆誤」之類的預設罐頭式編輯摘要(可以「根據MOS:LEADLANG修改」,或者甚至留一個「MOS:LEADLANG」都可以),因為之前的確有過新註冊用戶以多筆0位元組增減+罐頭摘要的無意義小編輯來刷編輯數到50次以取得自動確認用戶資格的情況,有機會產生誤解。
另外就ACG回覆一下,若如@自由雨日所言,同時參考這些詞在中文語境和外語語境的習慣,那麼中文語境下的確有使用首字母大寫的例子(粗略搜尋了一下,有[1][2]等),故此我個人認為應當先行與較熟悉有關領域的編者討論再作改動。--Asatsuyu2022 💬📝 2025年8月7日 (四) 13:56 (UTC)回复
抱歉,因为是新手,不大详细了解编辑方式,给诸位带来不便,在此致歉。“ACG”这一缩略词在中文圈以首字母大写作为绝大多数,一词起源于台湾的BBS论坛(最初的写法有待商榷)。我查阅多数网络资料,皆为首字母大写,英文维基百科也采用大写形式。若遵循多数原则,大写并没有错。中文圈译名多大小写混合,若以英语名词的大小写为标准,一些翻译是不符合英语文法规范的。关于“ACG”这一词的写法,希望能够有圈内人士给予解答。--年度宝留言2025年8月7日 (四) 14:56 (UTC)回复
“ACG”一词本身應该没有争议,我说的是这裏的这幾个具体单词。 ——自由雨日🌧️❄️ 2025年8月7日 (四) 15:00 (UTC)回复
我所言便是ACG(Anime)(Comics)(Games),我指的是首字母大小写。上文并未表述详细,应该是“关于‘ACG’这一词的全称的写法。--年度宝留言2025年8月7日 (四) 15:14 (UTC)回复
这个问题感觉和封禁没什么关联,不如直接丢到Talk:ACG去?我感觉这几个词单独来看,应该不算专有名词,理应小写。但不知道为什么,搜索到的来源都是大写([3][4]),会不会是在这个语境下,就类似于专有名词了?--深鸣留言2025年8月8日 (五) 02:46 (UTC)回复
好的。网络上“comic”和“game”的单复数形式不一,“动画”一词的英语翻译全写(animation)和短写(anime)形式也不一。“主题:动画”维基主题上的对“ACG”的全称书写,与维基条目“ACG”的书写也不尽相同,实是令人费解。
——年度宝--~2025-35398-9留言2025年8月8日 (五) 04:47 (UTC)回复
……不是您没看到那几条评论都是在解封后发的吗……
不过那里谈也有道理--浅村しき留言来签个名吧2025年8月8日 (五) 07:44 (UTC)回复
@ShuQizhe我肯定看到了啊,但本章标题就是「2025年8月」,讨论完事主的编辑是否合理、是否应该被封锁后就应该结束了。ACG大小写如何,显然放在Talk:ACG更合理而非此处。--深鸣留言2025年8月8日 (五) 07:48 (UTC)回复
哦哦,这样啊,确实有道理。--浅村しき留言来签个名吧2025年8月8日 (五) 07:56 (UTC) 😄1回复

给您一个星章!

[编辑]
改进星章
路过阁下的讨论页,为阁下在遇到封禁时的冷静、沉着、有礼的操作而感到佩服,我个人认为您已经比很多新人要强了。换做是新手时的我估计连{{Unblock}}模板也不会用。。。顺带我也想给阁下提几个小意见。
1.牢记编辑摘要是很重要的。不写编辑摘要而进行的编辑如果和破坏很类似的话(比如说您先前进行的编辑)即使不是破坏也容易被认为是破坏,因此请您记得写编辑摘要,您可以去看看我在支那斐濟所进行的编辑就一目了然了;
2.及时查看讨论页里其他用户给您的警告,如果有异议,可以前去对方的讨论页留言询问(标题建议使用Re:对方所使用的标题)(之所以去对方讨论页询问是因为他们警告时大多数应该都是没有开订阅的,因此可能收不到您在对方留言下的回复)(当然我刚发的这一条我是开了订阅的);
3.慢慢了解维基百科里各种模板和工具的使用以及相关规则,这很有用的,不必我过多解释。
最后祝阁下在维基百科编辑愉快。在下ShuQizhe(浅村しき),谨向您表示敬意。另,欢迎您到我的签名页来签名。祝编安。 浅村しき留言来签个名吧2025年8月8日 (五) 08:17 (UTC)回复
谢谢。中文维基百科的编辑方式,我不是很了解。因为学业缘故,并没有太多时间去研读格式(只是了解了大概),加之移动端阅读不便。近来只是对错字和语法上的内容进行更正。为了图方便,在编辑时,并未写“编辑摘要”,得此教训,当牢记。另语:“阁下”这一称呼是约定俗成的吗。--年度宝留言2025年8月8日 (五) 09:07 (UTC)回复
“阁下”这个叫法差不多就是约定俗成,您可以去翻翻有关警告用户的模板,比如说{{Uw-vandalism4im}}这个模板里面开头就是“阁下”。
至少您还阅读了格式,我第一次编辑的时候纯粹就是在乱搞(把百度百科里的东西复制过来了,您在我用户页可以看到)
我也是跟您一样学业比较紧,而且也用的是手机编辑。只是最近大半个月抽了点空去仔细的研究了一下维基百科的相关使用方法以及有关内容所以大概就熟练了点。
最后我想说的是,编辑久了也就熟悉并习惯了
以上。--浅村しき留言来签个名吧2025年8月8日 (五) 09:18 (UTC)回复
可能会侵权。于我而言,编辑维基百科,更多像做学术一般,考究极致。维基的编辑方式等内容,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才能做到烂熟于心。--年度宝留言2025年8月8日 (五) 09:30 (UTC) 👍1回复
抱歉哈。目前还不会签名,等学会了,来给你签。--年度宝留言2025年8月8日 (五) 10:06 (UTC)回复
没事没事
其实您打开我的签名页,进入源代码编辑模式是可以看到签名的指引的(指引内容是:#(要说的话)--4个~)
另见WP:签名
还有您上一条回复,确实,我编辑完不到半个小时就被报告侵权了,然后过了一周就被删除了。。。--浅村しき留言来签个名吧2025年8月8日 (五) 10:11 (UTC)回复
另外,如果您正常使用系统的回复等功能是不需要您手动签名的,但是诸如用户自设的签名页以及一些仅能通过可视化编辑或源代码编辑的讨论就需要手动签名了。当然您离接触到这些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遇见的时候我想您也会签名了。--浅村しき留言来签个名吧2025年8月8日 (五) 10:14 (UTC)回复
照着维基页面编的码,本来想弄Apple的emoji,编码太麻烦了。 -- 年度宝留言 2025年8月8日 (五) 11:34 (UTC)回复
捣鼓得差不多了,就是这个“留言”被我弄没了。 --🧑🏻‍💻 年度宝 💬 留言 2025年8月8日 (五) 12:16 (UTC)回复
厉害,您设计签名的速度还是挺快的
我注册账号11个月后才自行设计了签名
哪条留言没了?或者说了解一下撤销功能--浅村しき留言来签个名吧2025年8月8日 (五) 12:28 (UTC)回复
“留言”的链接跳转--年度宝🧑🏻‍💻 留言💬 2025年8月8日 (五) 12:39 (UTC)回复
好,那我就检查一下您的签名--浅村しき留言来签个名吧2025年8月8日 (五) 12:41 (UTC)回复
您的签名是正常的啊。
您这里点跳转没有反应的原因是这就是您的讨论页,当链接指向的目标是您当前所处的页面的时候,链接就会变成白色,并且点击不会跳转,因为这就是您当前的页面。
比如说我现在给您看看User talk:年度宝,您看看是不是这个也点了没有跳转?
所以不必担心,您的签名是正常的。
您也可以看看我进行的这一笔编辑,并且点一下您的留言按钮,您就会发现这个可以正常点击。--浅村しき留言来签个名吧2025年8月8日 (五) 12:46 (UTC)回复
好的。 --年度宝🧑🏻‍💻 留言💬 2025年8月8日 (五) 13:00 (UTC)回复
签名是写在“备注”的方框里吗,还是跟在它后面。年度宝🧑🏻‍💻 留言💬 2025年8月8日 (五) 13:13 (UTC)回复
您是指我签名页吗?
当然不是方框里,是跟在下方那些已留言的用户后面,按照我备注里面所写的格式进行,即#说的话--~~~~(直接在查看状态下复制框中的内容,将说的话替换成您想说的即可)。
如果您以后有别的机会去其他用户的签名页里签名也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请不要弄错了哦~
附,签名不能乱用,比如在条目中就不能随便签名,只能在讨论页等需要讨论的环境下才能使用签名,否则属于违规行为,望您知悉。在WP:签名#什么时候要署名这里您可以详细了解到有关信息。--浅村しき留言来签个名吧2025年8月8日 (五) 13:49 (UTC)回复
我尝试一下。谢谢提醒,这一条我看过了年度宝🧑🏻‍💻 留言💬 2025年8月8日 (五) 14:05 (UTC) 👍1回复
不知道为什么,我在页面编辑的时候,显示不了“签名”。 -- 年度宝🧑🏻‍💻 留言💬 2025年8月8日 (五) 15:13 (UTC)回复
首先请确定您用的是源代码编辑,可视化编辑下通常外面会被套上一层<nowiki>从而导致无法正常显示--浅村しき留言来签个名吧2025年8月9日 (六) 01:06 (UTC)回复
想问一下:如何能让禁止他人编辑我的“讨论页”。—年度宝🧑🏻‍💻 留言💬 2025年8月9日 (六) 03:47 (UTC)回复
非常抱歉,维基百科不能禁止其他用户编辑您的讨论页,除非申请半保护,但是半保护也得发生在遇到破坏的情况下才可以,而且半保护也只能禁止自动确认用户编辑您的讨论页(假如说您现在真申请到半保护的话,您自己就编辑不了您的讨论页了)
不过可以有取代做法:打开某用户的用户页/讨论页,打开浏览器的访问桌面端网站(如果网址是zh.m.wikipedia.org则请记得删掉其中的.m),点击“工具” 再点击屏蔽设置,然后就可以设置屏蔽掉该用户的通知和邮件了(但是这并不能禁止该用户在您的讨论页留言,不过可以禁止他在站内给您发送电子邮件,您也不会收到他的通知,即使他专门@您)。请知悉。--浅村しき留言来签个名吧2025年8月9日 (六) 04:19 (UTC)回复
忽然发现问错了,我原指的是“用户页”的“页面信息”里的“页面保护”。想问一下这个可以设置吗,比如不允许他人编辑。--年度宝🧑🏻‍💻 留言💬 2025年8月9日 (六) 05:10 (UTC)回复
同样,这个也是只能在遇到破坏的时候使用,而且保护的最低级别就是半保护,一旦半保护就只能自动确认用户编辑,您若对页面进行保护也会导致您自己无法编辑,因为您还不是自动确认用户。
其次,申请页面保护必须得有合理的理由,只是说担心他人的破坏是不能作为合理理由使用的,用户也必须得真正遇到了数次破坏才能够申请保护,请您知悉。
不过为了防止您遇到应急情况,我还是把请求保护的页面给您吧,WP:请求保护页面←点这里申请页面保护,但是一定请记住得有合适的理由,或者您也可以使用一下Twinkle,点这个链接查看它的详细信息以及操作方式,但是它的很多功能必须得在电脑端网页才能实现(也要删去zh.m.wikipedia.org中的.m)。
不过不用担心,他人编辑您的用户页您会收到提醒的,您可以将他的编辑撤销,或者也可以使用Twinkle进行回退。关于Twinkle就请慢慢了解了。
我说的有点多,但都是比较重要的,请您慢慢的看。以上。祝您探索顺利。--浅村しき留言来签个名吧2025年8月9日 (六) 05:55 (UTC)回复
收到。希望用不到这个。--年度宝🧑🏻‍💻 留言💬 2025年8月9日 (六) 06:02 (UTC) 🙃1回复
哦,不好意思,我纠正一下,其实可以快速切换到桌面端的,您只需要滑到屏幕最下方,点击一下“桌面版”三个字即可。如要切换回来,还是滑到最底下,点击“手机版视图”即可。请知悉。--浅村しき留言来签个名吧2025年8月9日 (六) 07:04 (UTC)回复
好的。--年度宝🧑🏻‍💻 留言💬 2025年8月9日 (六) 07:54 (UTC)回复
另,您的编辑已超过50次,那么如果再过5天您就是自动确认用户了,可以编辑受半保护的页面,详见WP:AUTOCONFIRMED。--浅村しき留言来签个名吧2025年8月9日 (六) 10:26 (UTC)回复
收到。--年度宝🧑🏻‍💻 留言💬 2025年8月9日 (六) 17:53 (UTC) 😊1回复

其次,签名只有点击发布之后才会正常显示,您不妨先去WP:沙盒中进行签名测试,将~~~~复制到上面的沙盒里,点击发布,您就可以查看是否有效签名了--浅村しき留言来签个名吧2025年8月9日 (六) 01:08 (UTC)回复
并没有反应。—年度宝🧑🏻‍💻 留言💬 2025年8月9日 (六) 03:13 (UTC)回复
沙盒里没有您的编辑记录啊,请点击上方的那个蓝色链接进去测试,记得点击发布--浅村しき留言来签个名吧2025年8月9日 (六) 04:07 (UTC)回复
我发出了,不知是否成功。--年度宝🧑🏻‍💻 留言💬 2025年8月9日 (六) 05:27 (UTC)回复
好的已收到,见Special:diff/88650751,祝贺您踏出了新的一步🎉--浅村しき留言来签个名吧2025年8月9日 (六) 05:36 (UTC)回复
原来会自动加“签名”(哈哈),之前一直都是手动加的。这两天收获匪浅,谢谢啦。也欢迎您关顾我的“用户页”(因为是浏览器桌面端编辑的,不知道排版是否对齐)。--年度宝🧑🏻‍💻 留言💬 2025年8月9日 (六) 05:32 (UTC) 😁1回复
个人介绍那里有点问题,建议在语言使用外也加一层用户框,这样应该就可以正常了,或者您把这两个分开到两个一级标题(“=== 标题 ===”改成“== 标题 ==”)里面也可以,其他地方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那么大概就是这样的,最后,祝您探索顺利,编辑愉快~--浅村しき留言来签个名吧2025年8月9日 (六) 05:40 (UTC)回复
OK谢谢。--年度宝🧑🏻‍💻 留言💬 2025年8月9日 (六) 06:06 (UTC) 👍1回复
我在使用了“巴别”的用户框后({{babel|xx|xx|xx}})方框在视图的最右边,请教:怎样能使它靠最左边。--年度宝🧑🏻‍💻 留言💬 2025年8月9日 (六) 08:01 (UTC)回复
不好意思稍稍来晚了点,我问了一位管理员,他给的答复是:{{Babel | align = left | XX | XX}}
这样的,您再去试试--浅村しき留言来签个名吧2025年8月9日 (六) 10:00 (UTC)回复
好的。--年度宝🧑🏻‍💻 留言💬 2025年8月9日 (六) 10:16 (UTC)回复
重新调整了一下,希望您能来光顾。--年度宝🧑🏻‍💻 留言💬 2025年8月9日 (六) 09:51 (UTC) 😁1回复
嗯,很不错了,您上手速度还是挺快的啊
不过稍稍提醒您一句,维基百科不是词典、学术期刊、论坛、博客、网站空间提供者、宣传工具、媒体存储库、社交网络、指南或新闻报道。——WP:维基百科不是什么,请您注意。您的随笔……可以是可以的,但是不要使之变成博客,否则可能遭到提删(虽然概率不大)
还有,您可以试试为用户页制作专门的编辑提示,这样别人在您的用户页点开编辑时就会跳出您在编辑提示里设置的内容,点这个链接User:年度宝/Editnotice以进行设置。详见Wikipedia:编辑提示
讨论页亦是如此,也可设计编辑提示,点User talk:年度宝/Editnotice进行设置,和上面一样,只不过,在别人添加话题时或打开编辑器时都会显示。
以上,祝编安。--浅村しき留言来签个名吧2025年8月9日 (六) 10:11 (UTC)回复
谢谢提示。--年度宝🧑🏻‍💻 留言💬 2025年8月9日 (六) 10:20 (UTC) 😁1回复
非常感谢提醒。打算写一点与维基的故事,会注意分寸的,也会注意用语。有空了会好好研读这类内容的。--年度宝🧑🏻‍💻 留言💬 2025年8月9日 (六) 10:26 (UTC) 👍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