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Urga/歷科試錄存佚表
外观
清代
[编辑]清代會試殿試
[编辑]科分 | 會試錄/登科錄/三代履歷/會試齒錄/官職錄 |
---|---|
〔1646〕順治三年丙戌科 |
|
〔1647〕順治四年丁亥科 |
|
〔1649〕順治六年己丑科 |
|
〔1652〕順治九年壬辰科 |
|
〔1655〕順治十二年乙未科 |
|
〔1658〕順治十五年戊戌科 |
|
〔1659〕順治十六年己亥科 |
|
〔1661〕順治十八年辛丑科 |
|
〔1664〕康熙三年甲辰科 |
|
〔1667〕康熙六年丁未科 |
|
〔1670〕康熙九年庚戌科 |
|
〔1673〕康熙十二年癸丑科 |
|
〔1676〕康熙十五年丙辰科 |
|
〔1679〕康熙十八年己未科 |
|
〔1679〕康熙十八年己未科博學宏詞 |
|
〔1682〕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 |
|
〔1685〕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 |
|
〔1688〕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 |
|
〔1691〕康熙三十年辛未科 |
|
〔1694〕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 |
|
〔1697〕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 |
|
〔1700〕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 |
|
〔1703〕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 |
|
〔1706〕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 |
|
〔1709〕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 |
|
〔1712〕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 |
|
〔1713〕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恩科 |
|
〔1715〕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 |
|
〔1718〕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 |
|
〔1721〕康熙六十年辛丑科 |
|
〔1723〕雍正元年癸卯恩科 | |
〔1724〕雍正二年甲辰科 |
|
〔1727〕雍正五年丁未科 | |
〔1730〕雍正八年庚戌科 |
|
〔1733〕雍正十一年癸丑科 | |
〔1736〕乾隆元年丙辰科 | |
〔1736〕乾隆元年丙辰科博學宏詞 | |
〔1737〕乾隆二年丁巳恩科 |
|
〔1739〕乾隆四年己未科 |
|
〔1742〕乾隆七年壬戌科 |
|
〔1745〕乾隆十年乙丑科 | |
〔1748〕乾隆十三年戊辰科 |
|
〔1751〕乾隆十六年辛未科 |
|
〔1751〕乾隆十六年辛未科特恩保舉經學 | |
〔1752〕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 |
|
〔1754〕乾隆十九年甲戌科 |
|
〔1757〕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 |
|
〔1760〕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 |
|
〔1761〕乾隆二十六年辛巳恩科 |
|
〔1763〕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 |
|
〔1766〕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 |
|
〔1769〕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 | |
〔1771〕乾隆三十六年辛卯恩科 | |
〔1772〕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 | |
〔1775〕乾隆四十年乙未科 |
|
〔1778〕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 | |
〔1780〕乾隆四十五年庚子恩科 | |
〔1781〕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 |
|
〔1784〕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 | |
〔1787〕乾隆五十二年丁未科 | |
〔1789〕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 |
|
〔1790〕乾隆五十五年庚戌恩科 | |
〔1793〕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 |
|
〔1795〕乾隆六十年乙卯恩科 | |
〔1796〕嘉慶元年丙辰科![]() |
|
〔1799〕嘉慶四年己未科![]() |
|
〔1801〕嘉慶六年辛酉恩科![]() |
|
〔1802〕嘉慶七年壬戌科![]() |
|
〔1805〕嘉慶十年乙丑科![]() ![]() |
|
〔1808〕嘉慶十三年戊辰科![]() |
|
〔1809〕嘉慶十四年己巳恩科![]() |
|
〔1811〕嘉慶十六年辛未科![]() |
|
〔1814〕嘉慶十九年甲戌科![]() |
|
〔1817〕嘉慶二十二年丁丑科![]() |
|
〔1819〕嘉慶二十四年己卯恩科![]() |
|
〔1820〕嘉慶二十五年庚辰科![]() |
|
〔1822〕道光二年壬午恩科![]() |
|
〔1823〕道光三年癸未科![]() |
|
〔1826〕道光六年丙戌科![]() |
|
〔1829〕道光九年己丑科![]() |
|
〔1832〕道光十二年壬辰恩科![]() |
|
〔1833〕道光十三年癸巳科![]() |
|
〔1835〕道光十五年乙未科![]() |
|
〔1836〕道光十六年丙申恩科![]() |
|
〔1838〕道光十八年戊戌科![]() |
|
〔1840〕道光二十年庚子科![]() |
|
〔1841〕道光二十一年辛丑恩科![]() |
|
〔1844〕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 |
|
〔1845〕道光二十五年乙巳恩科![]() |
|
〔1847〕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 |
|
〔1850〕道光三十年庚戌科![]() |
|
〔1852〕咸豐二年壬子恩科![]() |
|
〔1853〕咸豐三年癸丑科![]() |
|
〔1856〕咸豐六年丙辰科![]() |
|
〔1859〕咸豐九年己未科![]() |
|
〔1860〕咸豐十年庚申恩科![]() |
|
〔1862〕同治元年壬戌科![]() |
|
〔1863〕同治二年癸亥恩科![]() ![]() |
|
〔1865〕同治四年乙丑科![]() |
|
〔1868〕同治七年戊辰科![]() |
|
〔1871〕同治十年辛未科![]() |
|
〔1874〕同治十三年甲戌科![]() |
|
〔1876〕光緒二年丙子恩科![]() |
|
〔1877〕光緒三年丁丑科![]() |
光緒三年丁丑科華試齒録 光緒3年刻本 4冊 線普47902 |
〔1880〕光緒六年庚辰科![]() |
|
〔1883〕光緒九年癸未科![]() |
|
〔1886〕光緒十二年丙戌科![]() |
|
〔1889〕光緒十五年己丑科![]() |
|
〔1890〕光緒十六年庚寅恩科![]() |
|
〔1892〕光緒十八年壬辰科![]() |
|
〔1894〕光緒二十年甲午恩科![]() |
|
〔1895〕光緒二十一年乙未科![]() |
|
〔1898〕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科![]() |
|
〔1903〕光緒二十九年癸卯補行辛丑壬寅恩正併科![]() |
|
〔1903〕光緒二十九年癸卯經濟特科 |
|
〔1904〕光緒三十年甲辰恩科![]() |
光緒甲辰恩科會試同年全録 光緒30年刻本 1冊 線普長95035 |
清代鄉試
[编辑]順治
[编辑]科次 | 直省 | 順天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
〔1645〕順治二年乙酉科 | 直省 |
|
江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順治二年(1645)陝西鄉試錄 MF 205.15 4688/21743-0792 | |||||||||||
〔1646〕順治三年丙戌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順治三年湖廣鄉試錄 MF 205.15 4688/21743-0993 | 順治三年(1646)河南鄉試錄 MF 205.15 4688/21743-0871 | 順治三年(1646)山東鄉試錄 MF 205.15 4688/21743-1014 | 順治三年(1646)山西鄉試錄 MF 205.15 4688/21743-0995 | 順治三年陝西鄉試錄 2冊(1函) 清華 己557.35/7003 | ||||||||
〔1648〕順治五年戊子科 | 直省 |
|
順治五年江南鄉試錄一卷 1冊 國圖A03839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順治五年戊子科山東鄉試録(國家圖書館) | 山西 | 陝西 | ||||||||
〔1651〕順治八年辛卯科 | 直省 |
|
順治八年江南鄉試錄 MF 205.15 4688/21743-0764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順治八年(1651)山東鄉試錄 MF 205.15 4688/21743-1015 | 山西 |
|
四川 | 順治八年廣東鄉試錄 MF 205.15 4688/21743-0846 | |||||
〔1654〕順治十一年甲午科 | 直省 | 順治十一年順天府鄉試 一冊 故殿000631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順治十一年甲午科山東鄉試録(國家圖書館) | 山西 | 陝西 | 四川 | 順治十一年廣東鄉試錄一錄 刊本 東大東文研 | |||||
〔1657〕順治十四年丁酉科 | 直省 | 順治十四年順天府鄉試錄 一冊 史部--傳記類--題名錄之屬 故殿000632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
〔1660〕顺治十七年庚子科 | 直省 | 順治十七年順天府鄉試錄 故殿000633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康熙
[编辑]科次 | 直省 | 順天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
〔1663〕康熙二年癸卯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666〕康熙五年丙午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669〕康熙八年己酉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672〕康熙十一年壬子科 | 直省 |
|
江南 | 康熙十一年壬子科江西鄉試録(鄉試集成1)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40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675〕康熙十四年乙卯科[2] | 直省 |
|
江南 | 浙江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廣東 | ||||||||||
〔1677〕康熙十六年丁巳科[3] | 直省 |
|
江南 | 浙江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
〔1678〕康熙十七年戊午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湖廣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
〔1682〕康熙十九年庚申科[4] | 福建 | |||||||||||||||||
〔1681〕康熙二十年辛酉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四川 | 廣東 | 雲南 | ||||
〔1682〕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5] | 廣西 | 貴州 | ||||||||||||||||
〔1684〕康熙二十三年甲子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41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687〕康熙二十六年丁卯科 | 直省 |
|
江南 |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42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690〕康熙二十九年庚午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43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693〕康熙三十二年癸酉科 | 直省 |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科順天鄉試録(鄉試集成1)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山東 |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科山西鄉試録(鄉試集成1)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696〕康熙三十五年丙子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科山東鄉試録(鄉試集成1) | 山西 | 吉大 | MF 205.15 4688/21743-0018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699〕康熙三十八年己卯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康熙三十八年乙卯科四川鄉試墨卷 刻本 1冊(1函) 復旦 (6108) MF 205.15 4688/21743-0644;MF 205.15 4688/21743-0019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02〕康熙四十一年壬午科 | 直省 |
|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
山西 |
|
MF 205.15 4688/21743-0645 |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05〕康熙四十四年乙酉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46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08〕康熙四十七年戊子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47 | 鄉試題名錄 法國國家圖書館 Chinois 2340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11〕康熙五十年辛卯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山東鄉試錄康熙五十年刻本 1冊(1函) 北大 SB/971.0387/1711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48 | 鄉試錄 法國國家圖書館 Chinois 2341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12〕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恩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49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14〕康熙五十三年甲午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科山東鄉試録(鄉試集成1)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17〕康熙五十六年丁酉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20〕康熙五十九年庚子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科次 | 直省 | 順天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廣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雍正
[编辑]科次 | 直省 | 順天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
〔1723〕雍正元年癸卯恩科 | 直省 | MF 205.15 4688/21743-0685 | MF 205.15 4688/21743-0819 | MF 205.15 4688/21743-0874 | MF 205.15 4688/21743-0797 | MF 205.15 4688/21743-0898 MF 205.15 4688/21743-0897 | ||||||||||||
〔1724〕雍正二年甲辰科[6] | 直省 |
|
江南 | MF 205.15 4688/21743-0973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周越然舊藏 | 河南 | 雍正二年甲辰科山東鄉試録(鄉試集成1) MF 205.15 4688/21743-1021 | 山西 | 陝西 | 四川 | 廣東 | 雍正二年甲辰科廣西鄉試録(鄉試集成1) | 雲南 | 貴州 | |
〔1726〕雍正四年丙午科 | 直省 | MF 205.15 4688/21743-0686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MF 205.15 4688/21743-0875 | 雍正四年丙午科山東鄉試録(鄉試集成1)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29〕雍正七年己酉科 | 直省 | MF 205.15 4688/21743-0687 |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MF 205.15 4688/21743-0259 | 湖南 | 河南 | MF 205.15 4688/21743-1022 | MF 205.15 4688/21743-0999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50 | MF 205.15 4688/21743-0850 | 廣西 | MF 205.15 4688/21743-0724 | 貴州 | |
〔1732〕雍正十年壬子科 | 直省 | MF 205.15 4688/21743-0688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雍正十年壬子科河南鄉試齒録(鄉試集成1)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雍正十年壬子科四川鄉試録(國家圖書館鄉試集成1);MF 205.15 4688/21743-0651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MF 205.15 4688/21743-1048 | |
〔1735〕雍正十三年乙卯科 | 雍正乙卯科序齒錄1冊 吉林大學圖書館史4139 | MF 205.15 4688/21743-0689 MF 205.15 4688/21743-0175 | MF 205.15 4688/21743-0157 | MF 205.15 4688/21743-0974 | MF 205.15 4688/21743-0820 | MF 205.15 4688/21743-0106 | 雍正十三年乙卯科湖廣湖北鄉試録(鄉試集成1)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MF 205.15 4688/21743-0056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52 | MF 205.15 4688/21743-0234 | MF 205.15 4688/21743-0899 | MF 205.15 4688/21743-0725 MF 205.15 4688/21743-0202 | 貴州 |
乾隆
[编辑]科次 | 直省 | 順天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
〔1736〕乾隆元年丙辰恩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北大971. 0387/1736 特恩乾隆元年山西鄉試錄一卷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53;MF 205.15 4688/21743-0020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38〕乾隆三年戊午科 | 直省 | 乾隆三年戊午科順天鄉試録(鄉試集成1) 乾隆三年戊午科順天鄉試錄履歷 清抄本 乾隆戊午科順天鄉試同年錄[乾隆三年] 刻本 4冊 北大 LX/2025 | 乾隆戊午江南鄉試錄一卷 乾隆三年刻本 1冊 北大圖SB/971.0387/1738 -1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北大971. 0387/1738 乾隆三年山西鄉試錄一卷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54;MF 205.15 4688/21743-0021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41〕乾隆六年辛酉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乾隆六年辛酉科湖南鄉試録(鄉試集成1)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55;MF 205.15 4688/21743-0022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44〕乾隆九年甲子科 | 直省 | 乾隆九年甲子科順天鄉試録(鄉試集成1) | 乾隆九年甲子科江南鄉試録(鄉試集成1)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乾隆九年甲子科山東鄉試録(鄉試集成1) 乾隆九年甲子科山東鄉試同年齒錄 刻本 1冊 吉大 史4143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56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47〕乾隆十二年丁卯科 | 直省 |
|
乾隆十二年丁卯科江南鄉試録(鄉試集成1)國圖31660 | 江西鄉試録(乾降十二年) 刻本一册北大971.0387/1747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鄉試錄 責任者: (清)德保編. 清乾隆十二年(1734)刊本 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57;MF 205.15 4688/21743-0023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50〕乾隆十五年庚午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58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52〕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59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53〕乾隆十八年癸酉科 | 直省 | 南圖齒錄 | 江南 | 江西 | 大連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60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56〕乾隆二十一年丙子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61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59〕乾隆二十四年己卯科 | 直省 | 乾隆二十四年順天鄉試錄 清抄本 乾隆二十四年已卯科順天鄉試錄 舊抄本 1冊(1函) 南開 善573.332/235 順天鄉試錄[乾隆24年] 刻本 1冊(1函) 北大 SB/971.0387/1759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乾隆二十四年己卯科山東鄉試録(鄉試集成1) | 山西 | 遼寧 | MF 205.15 4688/21743-0662;MF 205.15 4688/21743-0024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60〕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恩科 | 直省 |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恩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鄉試集成1)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恩科湖南鄉試題名録(鄉試集成1) | 河南 |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恩科山東鄉試齒錄刻本 1冊 吉大 史4153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63;MF 205.15 4688/21743-0025 | 廣東 | 大連 | 雲南 | 貴州 | |
〔1762〕乾隆二十七年壬午科 | 直省 |
|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科江南鄉試題名録(鄉試集成1) 國圖A 02393 | 乾隆二十七年江西鄉試題名錄 清抄本 |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科浙江鄉試録(鄉試集成1)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鄉試易二房同門硃卷 乾隆二十七年(一七六二)頃 刊本 関大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65〕乾隆三十年乙酉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乾隆三十年乙酉科山東鄉試題名錄 乾隆 刊 國會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68〕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科 | 直省 |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科順天鄉試録(鄉試集成1)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64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70〕乾隆三十五年庚寅恩科 | 直省 |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恩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鄉試集成1)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恩科福建鄉試録(鄉試集成1)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乾隆庚寅科山東鄉試同年齒錄萊陽市圖書館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65;MF 205.15 4688/21743-0026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71〕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山東鄉試題名錄 乾隆 刊 國會 | 山西 | 陝西 | 天一閣別宥齋藏書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74〕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福建鄉試録(鄉試集成1)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77〕乾隆四十二年丁酉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79〕乾隆四十四年己亥恩科 | 乾隆四十四年己亥恩科各省鄉試齒録(鄉試集成1) 乾隆己亥恩科鄉試齒錄. 清乾隆六十(乙卯)年(1795)序抄本 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 乾隆四十四年己亥恩科各省鄉試齒錄一卷 清法式善輯 清乾隆刻本 2冊 南圖GJ/KB 0620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80〕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 | 直省 |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鄉試集成1)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83〕乾隆四十八年癸卯科 |
|
|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86〕乾隆五十一年丙午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027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88〕乾隆五十三年戊申科(本年預行己酉正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北大971.0387/1779 | 廣東 | 廣西 |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預行己酉正科雲南省鄉試名單(鄉試集成1) | 貴州 | ||
〔1789〕乾隆五十四年己酉恩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92〕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94〕乾隆五十九年甲寅恩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恩科四川鄉試題名錄[7] | 廣東 | 廣西 |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恩科雲南鄉試録(鄉試集成1) | 貴州 | |
〔1795〕乾隆六十年乙卯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嘉慶
[编辑]科次 | 直省 | 順天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
〔1798〕嘉庆三年戊午科 | 直省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800〕嘉庆五年庚申恩科 |
|
庚申順天鄉試錄 刻本 2冊(1函) 北大 X/339.427/7244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嘉慶五年庚申恩科山西鄉試同年齒録(國家圖書館、鄉試集成1)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028;庚申科四川鄉試擬墨(石家莊市圖書館)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801〕嘉庆六年辛酉科 | 直省 |
|
|
江西 |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804〕嘉庆九年甲子科 |
|
|
|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
雲南 | 貴州 | ||
〔1807〕嘉庆十二年丁卯科 |
|
|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66 | 廣東 | 嘉慶十二年丁卯科廣西鄉試題名録(鄉試集成1) | 雲南 | 貴州 | |
〔1808〕嘉庆十三年戊辰恩科 |
|
嘉慶十三年戊辰科順天鄉試齒録(鄉試集成1) | 嘉慶十三年戊辰恩科江南鄉試録(鄉試集成1)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810〕嘉庆十五年庚午科 | 鄉試同年齒錄[嘉慶十五年庚午科] 刻本 4冊(1函) 北大 Y/2253/2078 嘉慶庚午科同年齒錄 刻本 4冊(1函) 清華 己557/7415 | 嘉慶十五年庚午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鄉試集成1) | 嘉慶十五年庚午科江南鄉試同年齒録(鄉試集成1)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029 | 廣東 | 嘉慶十五年庚午科廣西鄉試題名録(鄉試集成1) | 雲南 | 貴州 | |
〔1813〕嘉庆十八年癸酉科 |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816〕嘉庆二十一年丙子科 |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67 MF 205.15 4688/21743-0030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818〕嘉庆二十三年戊寅恩科 |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819〕嘉庆二十四年己卯科 |
|
|
江南 | 江西 |
|
文奎堂書莊目錄24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道光
[编辑]科次 | 直省 | 順天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
〔1821〕道光元年辛巳恩科 |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
湖南 | 河南 |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822〕道光二年壬午科 |
|
|
江南鄉試同年齒錄:道光壬午科刻本 1冊(1函) 清華 己557/7502.1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68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825〕道光五年乙酉科 |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828〕道光八年戊子科 |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831〕道光十一年辛卯恩科 |
|
|
江南 |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MF 205.15 4688/21743-0669 | 廣東 | 廣西 |
|
貴州 | |
〔1832〕道光十二年壬辰科 |
|
|
江南 |
|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
廣東 |
|
雲南 | 貴州 | |
〔1834〕道光十四年甲午科 |
道光甲午科直省同年録 徐友孚輯 道光20年刻本 8冊 線普長470200-07;線普長497503-08(存6冊) |
|
|
|
|
福建 | 湖北 |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北大Y/2253/6220;MF 205.15 4688/21743-0032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835〕道光十五年乙未恩科 | 直省 |
|
江南 |
|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837〕道光十七年丁酉科 | 直省 |
|
江南 |
|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839〕道光十九年己亥科 |
|
|
|
|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840〕道光二十年庚子恩科 |
|
|
|
|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843〕道光二十三年癸卯科 |
|
|
|
|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
山東 |
|
陝西 | 四川癸卯科第五房同門齒錄吉林大學圖書館史4181K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844〕道光二十四年甲辰恩科 | 直省 |
|
江南 |
|
|
福建 |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846〕道光二十六年丙午科 |
|
|
江南 |
|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
|
|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849〕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 |
|
|
江南 | 江西 |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
山西 | 陝西 |
|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咸豐
[编辑]科次 | 直省 | 順天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
〔1851〕咸豐元年辛亥恩科[8] |
|
|
|
江西 |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
山西 | 陝西 |
|
廣東 | 雲南 | 貴州 | ||
〔1852〕咸豐二年壬子科[9] |
|
|
江南 | 江西 |
|
|
湖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北大Y/2253/6221 |
|
雲南 | 貴州 | |||
〔1855〕咸豐五年乙卯科[10] |
|
|
|
|
山東 | 山西 |
|
|
雲南 | |||||||||
〔1856〕咸豐六年丙辰科[11] | 廣東 |
|
||||||||||||||||
〔1857〕咸豐七年丁巳科[12] | 湖南 | |||||||||||||||||
〔1858〕咸豐八年戊午科[13] |
|
|
|
湖北 | 湖南 |
|
|
山西 |
|
|
||||||||
〔1859〕咸豐九年己未恩科[14] |
|
|
|
|
|
福建 | 湖北 | 河南 | 山東 |
|
陝西 |
|
||||||
〔1861〕咸豐十一年辛酉科[15] |
|
|
山西 |
|
|
廣西 | ||||||||||||
科次 | 直省 | 順天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同治
[编辑]科次 | 直省 | 順天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
〔1862〕同治元年壬戌恩科[16] |
|
|
江西 |
|
福建 |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
廣東 |
|
||||||
〔1864〕同治三年甲子科[17] |
|
|
|
江西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一檔 | 同治三年甲子科廣東鄉試録(鄉試集成1) | 〔1864〕同治三年甲子科並補行咸豐十一年辛酉科廣西鄉試錄〔uc1.ee0000011130〕 | ||||||
〔1865〕同治四年乙丑科[18] |
|
|
福建 | |||||||||||||||
〔1867〕同治六年丁卯科[19] |
|
|
|
|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西 |
|
|
|
貴州 | ||||
〔1869〕同治八年己巳科[20] |
|
貴州 | ||||||||||||||||
〔1870〕同治九年庚午科 |
|
|
|
|
|
|
湖北 | 湖南 |
|
|
|
|
MF 205.15 4688/21743-0675 | 同治九年庚午科廣東鄉試録(鄉試集成1)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873〕同治十二年癸酉科 |
|
|
|
|
|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四川 |
|
同治十二年癸酉科廣西鄉試題名録(鄉試集成1) | 雲南 | 貴州 |
光緒
[编辑]科次 | 直省 | 順天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甘肅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875〕光緒元年乙亥恩科[21] |
|
|
|
|
|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
山西 | 陝西 |
|
MF 205.15 4688/21743-0676 | 廣東 |
|
|
貴州 |
〔1876〕光緒二年丙子科 |
|
|
|
|
|
|
|
|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
|
廣東 |
|
雲南 | 貴州 |
〔1879〕光緒五年己卯科 |
直省 |
|
|
|
|
福建 |
|
|
|
|
|
|
|
北大Y/2253/6221 |
|
|
雲南 | 貴州 |
〔1882〕光緒八年壬午科 |
|
|
|
|
|
|
湖北 | 湖南 |
|
|
山西 |
|
甘肅 |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
〔1885〕光緒十一年乙酉科 |
|
|
|
|
|
福建 |
|
|
|
|
山西 | 陝西 | 甘肅 | 北大Y/2253/6221;MF 205.15 4688/21743-0677;MF 205.15 4688/21743-0036 | 廣東 |
光緒十一年乙酉科廣西鄉試題名錄(鄉試集成1) |
雲南 | 貴州 |
〔1888〕光緒十四年戊子科 |
|
|
|
江西 |
|
|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甘肅 |
|
廣東 |
|
雲南 | 貴州 |
〔1889〕光緒十五年己丑恩科 |
|
|
|
|
|
|
|
|
|
山東 |
|
|
甘肅 |
|
|
廣西 |
|
貴州 |
〔1891〕光绪十七年辛卯科 |
|
|
|
|
|
|
|
|
|
山東 | 山西 |
|
|
四川 |
|
廣西 |
|
貴州 |
〔1893〕光緒十九年癸巳恩科 |
|
|
|
|
|
福建 |
|
|
|
|
|
陝西 | 甘肅 |
|
|
|
|
|
〔1894〕光緒二十年甲午科 |
|
|
江南 |
|
|
|
湖北 | 湖南 |
|
山東 | 山西 |
|
|
|
|
|
|
貴州 |
〔1897〕光緒二十三年丁酉科 |
|
|
|
江西 |
|
光緒二十三年丁酉科福建鄉試題名錄(鄉試集成1)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1900〕光緒二十六年庚子恩科[22] | ||||||||||||||||||
〔1901〕光緒二十七年辛丑科[23] | 光緒二十七年辛丑補行光緒二十六年庚子恩正并科各省鄉試同年錄(鄉試集成1) | 甘肅 |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902〕光緒二十八年壬寅補行庚子辛丑恩正並科 |
|
|
江南 |
|
|
福建 |
|
湖南 |
|
山東 |
|
|
|
|||||
〔1903〕光绪二十九年癸卯恩科 |
|
|
|
|
|
福建 |
|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
甘肅 |
|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科次 | 直省 | 順天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甘肅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清代選拔
[编辑]科次 | 直省 | 八旗 | 奉天 | 順天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甘肅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777〕乾隆四十二年丁酉科 |
通譜 | 八旗 | 奉天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乾隆四十二年山西丁酉科選拔履歷全書 | 陝西 | 甘肅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1789〕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 |
通譜 | 八旗 | 奉天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甘肅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1801〕嘉慶六年辛酉科 |
嘉慶辛酉科各直省拔貢錄(遼寧);嘉慶辛酉科明經通譜 刻本 4冊(1函) 清華 己557/7406;辛酉科拔貢同年齒錄 烏絲欄抄本 8冊 國家圖書館;嘉慶辛酉科各直省拔貢錄 胡開益 輯 道光五年自序 刊本 2册 京大人文研 東方 史-XIII-10-421 | 八旗 | 奉天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嘉慶辛酉科山西拔優貢同門齒錄 | 陝西 | 甘肅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1813〕嘉慶十八年癸酉科 |
|
|
|
江南 |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甘肅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825〕道光五年乙酉科 |
|
八旗 | 奉天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甘肅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1837〕道光十七年丁酉科 |
八旗選拔會考同年齒錄[道光17年丁酉科] 刻本 1冊(1函) 北大 Y/2253/8035 | 奉天 |
|
江南 | 江西 |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甘肅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
〔1849〕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 |
|
八旗 | 奉天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
湖北 | 湖南 | 河南選拔齒錄 [道光二九年已酉科] 刻本 1冊(1函) 北大 X/971.0389/1849a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甘肅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
〔1861〕咸豐十一年辛酉科 |
|
八旗 | 奉天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甘肅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1873〕同治十二年癸酉科 |
|
|
奉天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
甘肅 | 四川 |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1885〕光緒十一年乙酉科 |
|
|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甘肅 | 四川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1897〕光緒二十三年丁酉科 |
|
|
奉天 |
|
江南 | 江西 | 浙江 |
|
湖北 | [光緒丁酉科]湖南拔貢同門齒錄 光緒刻本 1冊 國家圖書館 光緒丁酉科湖南拔貢同門齒錄一卷 光緒二十三年刻本 1冊 湖南圖書館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甘肅 | 四川光緒西酉科選拔齒錄:[光緒23年,1897] 刻本 1冊 北師大 8702;四川丁酉拔貢齒錄 光緒二十三年刻本 1冊 國家圖書館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1909〕宣統元年己酉科 |
|
八旗選拔簡易明經通譜:[宣統己酉科,1909] 北京琉璃廠 刻本 5冊(1函) 北師大 323.35/392-9 | 奉天全省己酉科選拔生同年錄 宣統一年 鉛印本 11頁 北師大 323.3541/101 |
|
江南 | 江西 | [宣統己酉科]浙江優拔貢同年全錄 宣統石印本 1冊 國家圖書館 | 福建 |
|
湖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陝西 | 甘肅 | 宣統元年已酉科四川選拔同年齒錄 宣統 鉛印本 1冊 吉大 史9719K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清代優貢
[编辑]光緒丙午科奉天優貢同年齒錄:[光緒32年,1906] 光緒年間 刻本 4冊 北師大 8882 光緒甲午科十八省優貢同年全録一卷 光緒20年刻本 1冊 線普長33200 光緒甲午科十八省優貢同年全録一卷 光緒20年刻本 1冊 線普長497542 光緒丙午科優貢同年齒録 光緒32年 刻本 4冊 線普長470086-89
國子監學正學録
[编辑]道光已亥年欽取國子監學正學録同年齒録 道光19年刻本 1冊 線普長32429 咸豐三年國子監學正學録同年齒録 咸豐3年刻本 1冊 線普長45805
其他
[编辑]- 浙江鄉試題名録 刻本1冊 DOI為STGJ056392 (索書號:線普)
- 同治四年至光緒二十所浙江鄉試題名録十一卷 同治至光緒刻本2冊 線普長470109-10
- 順治至光緒二年浙江鄉試録 光緒2年(1876)補刻 刻本;咸豐7年(1857) 刻本 2冊 線普500879-80
- 咸豐二年至光緒二十九年浙江鄉試題名録 咸豐光緒刻本 2冊 線普484102-03
- 江南鄉試題名録 抄本1冊 線普長國076
- 光緒乙亥恩科鄉試録 光緒元年刻本 1冊 線普長497554
- 光緒十七年至二十九年浙江鄉試題名録 抄本 線普長470129
年份
[编辑]- 〔1875〕光緒元年乙亥
- 〔1876〕光緒二年丙子
- 〔1877〕光緒三年丁丑
- 〔1878〕光緒四年戊寅
- 〔1879〕光緒五年己卯
- 〔1880〕光緒六年庚辰
- 〔1881〕光緒七年辛巳
- 〔1882〕光緒八年壬午
- 〔1883〕光緒九年癸未
- 〔1884〕光緒十年甲申
- 〔1885〕光緒十一年乙酉
- 〔1886〕光緒十二年丙戌
- 〔1887〕光緒十三年丁亥
- 〔1888〕光緒十四年戊子
- 〔1889〕光緒十五年己丑
- 〔1890〕光緒十六年庚寅
- 〔1891〕光緒十七年辛卯
- 〔1892〕光緒十八年壬辰
- 〔1893〕光緒十九年癸巳
- 〔1894〕光緒二十年甲午
- 〔1895〕光緒二十一年乙未
- 〔1896〕光緒二十二年丙申
- 〔1897〕光緒二十三年丁酉
- 〔1898〕光緒二十四年戊戌
- 〔1899〕光緒二十五年己亥
- 〔1900〕光緒二十六年庚子
- 〔1901〕光緒二十七年辛丑
- 〔1902〕光緒二十八年壬寅
- 〔1903〕光緒二十九年癸卯
- 〔1904〕光緒三十年甲辰
- 〔1905〕光緒三十一年乙巳
- 〔1906〕光緒三十二年丙午
- 〔1907〕光緒三十三年丁未
- 〔1908〕光緒三十四年戊申
科分
[编辑]- 〔1645〕順治二年乙酉科
- 〔1646〕順治三年丙戌科
- 〔1646〕順治三年丙戌科
- 〔1647〕順治四年丁亥科
- 〔1648〕順治五年戊子科
- 〔1649〕順治六年己丑科
- 〔1651〕順治八年辛卯科
- 〔1652〕順治九年壬辰科
- 〔1654〕順治十一年甲午科
- 〔1655〕順治十二年乙未科
- 〔1657〕順治十四年丁酉科
- 〔1658〕順治十五年戊戌科
- 〔1659〕順治十六年己亥科
- 〔1660〕順治十七年庚子科
- 〔1661〕順治十八年辛丑科
- 〔1663〕康熙二年癸卯科
- 〔1664〕康熙三年甲辰科
- 〔1666〕康熙五年丙午科
- 〔1667〕康熙六年丁未科
- 〔1669〕康熙八年己酉科
- 〔1670〕康熙九年庚戌科
- 〔1672〕康熙十一年壬子科
- 〔1673〕康熙十二年癸丑科
- 〔1675〕康熙十四年乙卯科
- 〔1676〕康熙十五年丙辰科
- 〔1677〕康熙十六年丁巳科
- 〔1678〕康熙十七年戊午科
- 〔1679〕康熙十八年己未科
- 〔1679〕康熙十八年己未科博學宏詞
- 〔1681〕康熙二十年辛酉科
- 〔1682〕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
- 〔1682〕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
- 〔1682〕康熙十九年庚申科
- 〔1684〕康熙二十三年甲子科
- 〔1685〕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
- 〔1687〕康熙二十六年丁卯科
- 〔1688〕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
- 〔1690〕康熙二十九年庚午科
- 〔1691〕康熙三十年辛未科
- 〔1693〕康熙三十二年癸酉科
- 〔1694〕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
- 〔1696〕康熙三十五年丙子科
- 〔1697〕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
- 〔1699〕康熙三十八年己卯科
- 〔1700〕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
- 〔1702〕康熙四十一年壬午科
- 〔1703〕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
- 〔1705〕康熙四十四年乙酉科
- 〔1706〕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
- 〔1708〕康熙四十七年戊子科
- 〔1709〕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
- 〔1711〕康熙五十年辛卯科
- 〔1712〕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恩科
- 〔1712〕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
- 〔1713〕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恩科
- 〔1714〕康熙五十三年甲午科
- 〔1715〕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
- 〔1717〕康熙五十六年丁酉科
- 〔1718〕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
- 〔1720〕康熙五十九年庚子科
- 〔1721〕康熙六十年辛丑科
- 〔1723〕雍正元年癸卯恩科
- 〔1723〕雍正元年癸卯恩科
- 〔1724〕雍正二年甲辰科
- 〔1724〕雍正二年甲辰科
- 〔1726〕雍正四年丙午科
- 〔1727〕雍正五年丁未科
- 〔1729〕雍正七年己酉科
- 〔1730〕雍正八年庚戌科
- 〔1732〕雍正十年壬子科
- 〔1733〕雍正十一年癸丑科
- 〔1735〕雍正十三年乙卯科
- 〔1736〕乾隆元年丙辰恩科
- 〔1736〕乾隆元年丙辰科
- 〔1736〕乾隆元年丙辰科博學宏詞
- 〔1737〕乾隆二年丁巳恩科
- 〔1738〕乾隆三年戊午科
- 〔1739〕乾隆四年己未科
- 〔1741〕乾隆六年辛酉科
- 〔1742〕乾隆七年壬戌科
- 〔1744〕乾隆九年甲子科
- 〔1745〕乾隆十年乙丑科
- 〔1747〕乾隆十二年丁卯科
- 〔1748〕乾隆十三年戊辰科
- 〔1750〕乾隆十五年庚午科
- 〔1751〕乾隆十六年辛未科
- 〔1751〕乾隆十六年辛未科特恩保舉經學
- 〔1752〕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
- 〔1752〕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
- 〔1753〕乾隆十八年癸酉科
- 〔1754〕乾隆十九年甲戌科
- 〔1756〕乾隆二十一年丙子科
- 〔1757〕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
- 〔1759〕乾隆二十四年己卯科
- 〔1760〕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恩科
- 〔1760〕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
- 〔1761〕乾隆二十六年辛巳恩科
- 〔1762〕乾隆二十七年壬午科
- 〔1763〕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
- 〔1765〕乾隆三十年乙酉科
- 〔1766〕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
- 〔1768〕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科
- 〔1769〕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
- 〔1770〕乾隆三十五年庚寅恩科
- 〔1771〕乾隆三十六年辛卯恩科
- 〔1771〕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
- 〔1772〕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
- 〔1774〕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
- 〔1775〕乾隆四十年乙未科
- 〔1777〕乾隆四十二年丁酉科
- 〔1778〕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
- 〔1779〕乾隆四十四年己亥恩科
- 〔1780〕乾隆四十五年庚子恩科
- 〔1780〕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
- 〔1781〕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
- 〔1783〕乾隆四十八年癸卯科
- 〔1784〕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
- 〔1786〕乾隆五十一年丙午科
- 〔1787〕乾隆五十二年丁未科
- 〔1788〕乾隆五十三年戊申恩科
- 〔1789〕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
- 〔1789〕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
- 〔1790〕乾隆五十五年庚戌恩科
- 〔1792〕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科
- 〔1793〕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
- 〔1794〕乾隆五十九年甲寅恩科
- 〔1795〕乾隆六十年乙卯恩科
- 〔1795〕乾隆六十年乙卯科
- 〔1796〕嘉慶元年丙辰科
- 〔1798〕嘉慶三年戊午科
- 〔1799〕嘉慶四年己未科
- 〔1800〕嘉慶五年庚申恩科
- 〔1801〕嘉慶六年辛酉恩科
- 〔1801〕嘉慶六年辛酉科
- 〔1802〕嘉慶七年壬戌科
- 〔1804〕嘉慶九年甲子科
- 〔1805〕嘉慶十年乙丑科
- 〔1807〕嘉慶十二年丁卯科
- 〔1808〕嘉慶十三年戊辰恩科
- 〔1808〕嘉慶十三年戊辰科
- 〔1809〕嘉慶十四年己巳恩科
- 〔1810〕嘉慶十五年庚午科
- 〔1811〕嘉慶十六年辛未科
- 〔1813〕嘉慶十八年癸酉科
- 〔1814〕嘉慶十九年甲戌科
- 〔1816〕嘉慶二十一年丙子科
- 〔1817〕嘉慶二十二年丁丑科
- 〔1818〕嘉慶二十三年戊寅恩科
- 〔1819〕嘉慶二十四年己卯恩科
- 〔1819〕嘉慶二十四年己卯科
- 〔1820〕嘉慶二十五年庚辰科
- 〔1821〕道光元年辛巳恩科
- 〔1822〕道光二年壬午恩科(會)
- 〔1822〕道光二年壬午科(鄉)
- 〔1823〕道光三年癸未科
- 〔1825〕道光五年乙酉科
- 〔1826〕道光六年丙戌科
- 〔1828〕道光八年戊子科
- 〔1829〕道光九年己丑科
- 〔1831〕道光十一年辛卯恩科
- 〔1832〕道光十二年壬辰恩科(會)
- 〔1832〕道光十二年壬辰科(鄉)
- 〔1833〕道光十三年癸巳科
- 〔1834〕道光十四年甲午科
- 〔1835〕道光十五年乙未恩科(鄉)
- 〔1835〕道光十五年乙未科(會)
- 〔1836〕道光十六年丙申恩科
- 〔1837〕道光十七年丁酉科
- 〔1838〕道光十八年戊戌科
- 〔1839〕道光十九年己亥科
- 〔1840〕道光二十年庚子恩科(鄉)
- 〔1840〕道光二十年庚子科(會)
- 〔1841〕道光二十一年辛丑恩科
- 〔1843〕道光二十三年癸卯科
- 〔1844〕道光二十四年甲辰恩科(鄉)
- 〔1844〕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會)
- 〔1845〕道光二十五年乙巳恩科
- 〔1846〕道光二十六年丙午科
- 〔1847〕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
- 〔1849〕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
- 〔1850〕道光三十年庚戌科
- 〔1851〕咸豐元年辛亥恩科
- 〔1852〕咸豐二年壬子恩科
- 〔1852〕咸豐二年壬子科
- 〔1853〕咸豐三年癸丑科
- 〔1855〕咸豐五年乙卯科
- 〔1856〕咸豐六年丙辰科
- 〔1856〕咸豐六年丙辰科
- 〔1857〕咸豐七年丁巳科
- 〔1858〕咸豐八年戊午科
- 〔1859〕咸豐九年己未恩科
- 〔1859〕咸豐九年己未科
- 〔1860〕咸豐十年庚申恩科
- 〔1861〕咸豐十一年辛酉科
- 〔1862〕同治元年壬戌恩科
- 〔1862〕同治元年壬戌科
- 〔1863〕同治二年癸亥恩科
- 〔1864〕同治三年甲子科
- 〔1865〕同治四年乙丑科
- 〔1865〕同治四年乙丑科
- 〔1867〕同治六年丁卯科
- 〔1868〕同治七年戊辰科
- 〔1869〕同治八年己巳科
- 〔1870〕同治九年庚午科
- 〔1871〕同治十年辛未科
- 〔1873〕同治十二年癸酉科
- 〔1874〕同治十三年甲戌科
- 〔1875〕光緒元年乙亥恩科
- 〔1876〕光緒二年丙子恩科
- 〔1876〕光緒二年丙子科
- 〔1877〕光緒三年丁丑科
- 〔1879〕光緒五年己卯科
- 〔1880〕光緒六年庚辰科
- 〔1882〕光緒八年壬午科
- 〔1883〕光緒九年癸未科
- 〔1885〕光緒十一年乙酉科
- 〔1886〕光緒十二年丙戌科
- 〔1888〕光緒十四年戊子科
- 〔1889〕光緒十五年己丑恩科
- 〔1889〕光緒十五年己丑科
- 〔1890〕光緒十六年庚寅恩科
- 〔1891〕光緒十七年辛卯科
- 〔1892〕光緒十八年壬辰科
- 〔1893〕光緒十九年癸巳恩科
- 〔1894〕光緒二十年甲午恩科
- 〔1894〕光緒二十年甲午科
- 〔1895〕光緒二十一年乙未科
- 〔1897〕光緒二十三年丁酉科
- 〔1898〕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科
- 〔1900〕光緒二十六年庚子恩科
- 〔1901〕光緒二十七年辛丑並補行光緒二十六年庚子恩正並科
- 〔1902〕光緒二十八年壬寅補行庚子辛丑恩正並科
- 〔1903〕光緒二十九年癸卯補行辛丑壬寅恩正併科
- 〔1903〕光緒二十九年癸卯恩科
- 〔1903〕光緒二十九年癸卯經濟特科
- 〔1904〕光緒三十年甲辰恩科
注釋
[编辑]- ^ 余曩輯淸祕述聞,得順治壬辰乙未戊戌三科會試齒錄於曲阜顔氏,敘次款式,與今通行本異。卷後有雕板於京師正陽門外西河沿浙江洪氏書坊印記,儼然南宋建之勤有堂杭之陳解元書鋪也。三册中具載新城王氏兄弟姓名。西樵登壬辰科會試榜,殿試則在乙未漁洋登乙未科會試榜,殿試則在戊戌。層見㬪岀於三册中。余以無心得之,故甚珍祕。頃宗伯師岀順治十八年搢紳一函屬跋,刻手與前書同,印記不同。時西樵爲國子助教,漁洋爲揚州推官矣。一經展玩,前輩風流,宛然在目。且其時大學士有九,學士有二十四,僉署殿閣院名列内閣之後,武進士選侍衛,有大教習教之,如遏必隆鼇拜皆兼此官也。各省督撫莅都察院,當時規制如此,事隔百餘年,至有不能舉其顚末者,不有此書,何以徵信?宜宗伯師之拳拳於此也。淸祕述聞中闕表字者,考此書得增十七人,因牽連書之,以誌欣幸。嘉慶壬戌九月九日,法式善跋。存素。《法式堂印善稾》
- ^ 因三藩之亂,江西、福建、湖廣、陝西、四川、廣西、雲南、貴州停科
- ^ 是科山東、山西附入河南並試
- ^ 補行福建鄉試
- ^ 補行廣西、貴州鄉試
- ^ 湖北、湖南鄉試分闈自本科始
- ^ 北大SB/971.0387/1794
- ^ 粵匪擾亂,廣西停科
- ^ 湖南、廣西停科
- ^ 江南、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廣東、廣西停科
- ^ 補行乙卯科
- ^ 補行壬子、乙卯兩科
- ^ 江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停科
- ^ 湖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停科。江南鄉試十月舉行,帶補乙卯科,借浙江闈。江西鄉試十月舉行,十八進場。福建鄉試十月舉行,帶補乙卯科
- ^ 江南、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山東、四川、雲南、貴州停科
- ^ 江南、浙江、陝西、四川、雲南、貴州停科。福建鄉試,十月舉行,十六入闈。湖北鄉試,帶補辛酉科。湖南鄉試,帶補己未科。河南鄉試,帶補辛酉科。山東鄉試,帶補辛酉科。廣東鄉試,帶補己未科。廣西鄉試,九月舉行,帶補戊午科
- ^ 浙江、福建、陝西、雲南、貴州停科。江南鄉試,十一月舉行,帶補戊午科。江西鄉試,十月舉行,帶補辛酉科。湖北鄉試,九月舉行。湖南鄉試,帶補辛酉科。四川鄉試,帶補辛酉科。廣西鄉試,帶補辛酉科
- ^ 浙江鄉試,補行辛酉、壬戌兩科。福建鄉試,補行甲子科
- ^ 山東、陝西、雲南停科。江南鄉試,帶補辛酉科。浙江鄉試,帶補甲子科。四川鄉試,帶補壬戌科。貴州鄉試,帶補乙卯、戊午兩科
- ^ 陝西鄉試,補行壬戌、甲子兩科。貴州鄉試,補行己未、辛酉、壬戌科
- ^ 陝西、甘肅鄉試分闈自本科始
- ^ 因庚子之亂,帝后西逃,雖已任命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正副考官,但均未成行。次年辛丑始舉行廣東、廣西、甘肅、雲南、貴州五省鄉試,其餘各省皆於壬寅補行
- ^ 廣東、廣西、甘肅、雲南、貴州五省補行庚子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