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Sth60/30層大十字型大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0層大十字型大廈(英語:30-storey Cruciform Block[1]),又稱大十字型大廈十字型大廈[註 1],是香港公共房屋的其中一種標準型大廈設計,於1977年至1979年期間落成的公共屋邨所採用,由工務司署負責設計與建造。目前僅有兩個屋邨採用:大興邨順安邨、合共8座。

介紹[编辑]

大十字型為政府廉租屋邨首款呈十字形的大廈設計,有別於當時傳統的長條狀大廈設計(長型大廈);原本是屬於政府廉租屋邨的標準設計(而且為後期政府廉租屋項目獨有設計),與舊長型大廈(第七型徙置大廈)一併採用。後來房委會成立便當作「一般甲類屋邨」管理。

每座大十字型大廈的面積為80米乘80米[2]。本樓宇設計的特色是地下大堂為雙層式設計;而每層住宅部份的大堂闊落[3],並分為兩邊、每邊約20米乘7米[2],而且大堂亦設有兩條開放式樓梯、電錶及水錶房等設備。住宅部份有29層高,每層設有4翼、每翼12個單位,總括來說每層共有48伙[1][2]。而另一項特色為下闊上窄的大廈設計,以提供更多面積款式的單位,適合編配予不同人數範圍的家庭;這種設計目的是讓低層住戶擁有更充裕的採光,因為低層單位的進深較高層單位為深。由於每層有48伙單位,故此每層設有8部升降機、並置於大廈中央,但首先分為「高低層」兩組、而「高層」部份再分為「單數及雙數」樓層,換言之各樓層各自有兩部升降機服務[2]。每層設有兩個垃圾房,但只是設在A翼及D翼[1][2]。除了位於大堂的兩條開放式樓梯外,每層每翼亦設有一條封閉式樓梯、合共4條。

但是大十字型亦有缺點,因為樓宇佔地面積較其他型號大,亦缺乏和諧一型、新十字型等十字形大廈結構組織嚴密的特性,對於屋邨規劃而言是缺乏彈性及效果不佳,所以在往後房屋項目當中,房屋署建築師再沒有再採用大十字型樓宇設計,亦於1980年代及往後停止採用。

至今,順安邨為全港最後一個採用大十字型大廈設計的屋邨。

相片集[编辑]

參見[编辑]

舊長型大廈

香港十字型大廈列表

參考文獻與備註[编辑]

  1. ^ 最早期的香港公營房屋多數呈為長條狀板樓,即為「長型」,而本設計為首個以十字形為大廈造型,並非傳統的長條狀大廈,故此稱為「十字型大廈」。不過隨後有更多款式的十字形大廈發表(如穗禾苑、興民邨的十字形狀大廈、舊十字型、和諧式等),便返稱為「大十字型大廈」
  1. ^ 1.0 1.1 1.2 30層大十字型大廈樓層樣本平面圖 - Typical Floor Plan of 30-storey Cruciform Block. 1970s. 
  2. ^ 2.0 2.1 2.2 2.3 2.4 香港公共屋邨圖片集 Timeless Estates HK - 十字型. 2016-06-04. 
  3. ^ Ming Hin Cheung. 大堂. 2015-07-03. 

外部參考資料及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