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翻译
![]() |
![]() | 本頁簡而言之:翻译与条目质量的关系,就像鱼和自行车一样 |
近期有维基人在互助客栈提议应允许使用机翻,并宣称“为何反而维基百科对机翻辅助有一种非常不包容的态度,这种态度能如何确保文章质量?”。这是一句典型的反问句,转写成陈述句就是“维基百科对机翻辅助不包容,所以无法确保文章质量”。实际上,此言差矣。为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后续论述基于“AI的翻译能力至少与一般编者相当”这一点。
翻译和文章质量有关吗?
[编辑]不可否认的是,英文百科的条目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高于中维许多。然而,大多数英维条目和中维一样,也或多或少有各种问题,比较常见的有:
- 结构混乱,内容跳跃,各章节之间缺乏循序渐进的介绍;
- 来源缺失,许多内容没有可供查证的脚注,或者脚注是不可靠来源。更有甚者,挂羊头卖狗肉,所引用的脚注根本无法佐证内容;
- 内容不足,许多条目对主题的介绍仅是浅尝辄止,仍有巨大的扩充空间;
以上这些可不是我一家之言,知名维基人靖天子曾在他的论述中说过:
我从英文版翻译过来的生物学条目(其中不乏英文版的GA与FA),印象中除了Armillaria luteobubalina一条以外,几乎没有条目是英文版全文正确无误的,且几乎所有条目都有重要内容的缺失,严重者还有全文离题不知所云的,全部都要我翻译过后再大规模原创编写。
本人对此深以为然。翻译就像是创建原先条目的镜像,如果原条目有瑕疵,不论翻译水平如何高超,新条目必然也会带有同样的瑕疵。因此,将条目自英维搬运到中维并不是像把视频从油管搬运到B站,加个中文字幕就行。因此我强烈建议在搬运英维条目时还应该:
- 复查原条目的内容和参考来源,清理各种WP:V方面的问题;
- 快速对条目主题进行一次检索,看看是否有遗漏的内容;
- 检查WikiCommons,或许有更合适的图片可以使用。
而这些都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翻译的范畴;
简而言之,翻译的再好,只要不修正原版存在的问题,质量还是不行。更不要提哪怕完全没有翻译,本站还有一拨以原创内容为主的编者撰写,这些编者撰写的文章可和翻译半毛钱没有。总之,条目质量实际上和翻译专业与否、质量如何之间没什么关系。
那我们退一步讲,假如翻译真的和文章质量
维基百科对机翻辅助不包容吗?
[编辑]事实上,中维关于低质量翻译的方针与模板都是按质量处理,而非机翻与否。速删方针的G13说的是“翻译质量拙劣”而非使用机翻。也就是说,被速删是因为这玩意翻译的实在太烂而不是用了机翻。T:Rough translation也没有一棍子打死说是用了机翻,而是“翻译者可能不熟悉中文或原文语言,也可能使用了机器翻译”。只要你的翻译足够好,真的没有什么人在乎你是怎么翻译的。大部分参与评审的维基人只在乎你的翻译质量如何,有无欧化中文,是否有错翻、漏翻的情况,并不在乎你是人工翻译、机翻、还是找一只鹦鹉翻译的。假如某软件确实有堪比熟练编者的翻译能力,我想社群不会介意你在撰写条目中使用的,也不会以此为理由阻挠你的条目上DYKN、GA、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