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Kurgenera/lol4
0
[编辑]接下来开始写开头部分。写到李伟的高三开学前一天。母亲因为“产业优化”被纺织厂“优化”而失业,父亲则是被克扣了工资,试图仲裁但仲裁委员会明显偏向企业一方。远方有一位企业家跳楼了。(多描写经济危机,加上特朗普关税战下的情景)
八月末的空气像一块湿冷的抹布,捂得人喘不过气。青阳市的天空被工厂烟囱的灰雾糊成一团,连夕阳都像个脏兮兮的蛋黄,挂在远处高炉的剪影上。李伟站在阳台上,盯着楼下锈迹斑斑的自行车棚,耳边是母亲低沉的抽泣和父亲摔杯子的闷响。他家住在一栋老旧的工人宿舍楼里,墙皮剥落得像得了皮肤病,楼道里永远弥漫着煤灰和霉味。
“优化,优化!说得好听,就是要把我们这些老骨头踢出去!”母亲的声音从客厅传来,带着哭腔。她叫王秀兰,四十五岁,原是青阳纺织厂的织布工,干了二十年,眼睛熬得像核桃,腰也直不起来。昨天,厂里贴出“产业优化”的告示,她的名字赫然在裁员名单上。没有补偿,没有过渡,连工龄都不算。她攥着那张薄薄的A4纸,像是攥着自己被偷走的后半生。
父亲李建国的境况也好不到哪去。他在机械厂当钳工,半个月前发现工资被克扣了三分之一,理由是“企业效益不好”。他跑去劳动仲裁委员会,排了三天队,递上去的材料却被退回,仲裁员连正眼都没给他,只丢下一句:“厂子都快倒了,你还闹什么?”李伟偷偷查过,机械厂的母公司是市里的大企业,去年还给高管发了百万奖金。父亲回来后,沉默地抽了一整包红梅烟,呛得李伟咳了半宿。
窗外,远处的高炉冒着红光,像个不眠的怪兽。青阳市曾是工业重镇,号称“北方小匹兹堡”,可现在,工厂接连倒闭,工人下岗,街头巷尾的店铺都挂着“转让”的牌子。美国新一轮关税战让出口雪上加霜,特朗普的推特像颗定时炸弹,隔三差五炸得本地企业心惊肉跳。纺织厂的订单锐减,机械厂的海外客户直接跑了。昨天,新闻里说南方有个企业家跳楼了,欠债十亿,工厂停工,工人围着厂门讨薪,场面像末日。李伟看着手机屏幕,心想,青阳市离这种末日好像也不远了。
明天是高三开学日,李伟却一点都不期待。青阳高中的教学楼墙面斑驳,课桌摇晃得像要散架,老师们整天嚷着“高考改变命运”,可命运是什么?是母亲红肿的眼睛?是父亲攥紧却无处挥舞的拳头?还是楼下那个捡垃圾的老头,曾经也是厂里的技术骨干?李伟觉得自己像个被困在蛛网里的虫子,越挣扎越无力。
他掏出兜里的老旧收音机,塞上耳机,调到摇滚频道。一首崔健的《一无所有》刺破夜色,嘶哑的嗓子像在替他喊出心里的憋屈。他闭上眼,脑子里浮现出青阳高中的操场,明天,他又要回到那个压抑的地方,面对无休止的试卷、老师的冷眼,还有那些他永远融不进去的同学圈子。比如苏若夏,那个总带着笑却让人猜不透的女孩;比如林希昕,那个像火药桶一样一点就炸的女生;还有司瑶,那个高高在上的财阀千金,眼神冷得像刀。
李伟叹了口气,把收音机揣回兜里。楼下的自行车棚里,有人推倒了一辆车,哐当一声,惊起了几只野猫。他转过身,走进屋,客厅的灯泡昏黄得像要熄灭。母亲还在低声啜泣,父亲坐在沙发上,盯着墙上的裂缝,像在看自己裂开的人生。
明天,高三就要开始了。李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但他知道,今晚的青阳市,冷的不仅是天气,还有人心。
前文“楼下的自行车棚里,有人推倒了一辆车,哐当一声,惊起了几只野猫”。李伟想下楼漫无目的地逛逛,一出门就看到了苏若夏在喂野猫,苏若夏还一直念叨着关于林珂琛的语句(林珂琛非常喜欢猫)。(后面还需要添加内容)
李伟推开单元门,潮湿的空气夹着煤灰味扑面而来。他没带伞,细密的雨丝落在他的旧校服上,洇出点点暗斑。楼下的自行车棚斜靠着路灯,昏黄的光晕里,几只野猫蜷在角落,眼睛像绿宝石似的闪。李伟本想漫无目的地走走,散散心里的闷气,可刚迈出两步,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蹲在棚边,手里捏着块小鱼干,轻轻地哄着猫。
是苏若夏。她穿着件深蓝色的连帽衫,帽檐压得低低的,遮住半张脸,但那股沉静又温和的气质,李伟一眼就能认出来。她没注意到李伟,专注地撕着鱼干,低声嘀咕:“珂琛要是看见你这只小白猫,估计又得抱着不撒手了。她上周还说要给学校后院的猫弄个窝,哼,结果被杨国国那老混蛋叫去开会,计划全泡汤了。”她的语气带着点笑意,又有点无奈,好像在跟猫聊天,也像在自言自语。
李伟愣在原地,脚下的水坑映着路灯,晃得他有点晕。苏若夏提到林珂琛时,声音里多了几分柔和,和她平时在学校里辩论时的犀利判若两人。他想起林珂琛,那个总板着脸的学生会副主席,眼神冷得像冬天的铁轨,却老被苏若夏拉着讨论什么猫咪。李伟不懂,为什么像苏若夏这样的人,家里有钱,脑子里还装着那些复杂的主义,会蹲在这么破败的地方喂猫,还念叨着另一个似乎并不好相处的女孩。
一只瘦骨嶙峋的野猫凑过来,试探地嗅了嗅鱼干,喵了一声。苏若夏笑了,抬头拨了拨湿漉漉的帽檐,正好对上李伟的目光。她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像是早就习惯了被人撞见她的“秘密行动”。“哟,李伟?这么晚不睡觉,出来抓鬼啊?”她站起身,拍了拍手,鱼干落了一地,引得几只猫围过来。
李伟有点尴尬,挠了挠后脑勺,闷声道:“就……随便走走。”他不想说家里的事,那些沉甸甸的糟心事,说出来只会让空气更压抑。他看了眼地上的猫,转移话题:“你经常喂它们?”
“差不多吧。”苏若夏耸耸肩,蹲下身又撕了块鱼干递给猫,“珂琛喜欢猫,但我可没她那么痴迷。我是觉得,这些小家伙比人强,至少不会因为你穷就瞧不起你。”她顿了顿,抬头看了李伟一眼,眼神里多了点探究,“你呢?大晚上跑出来,不会真是闲得慌吧?”
李伟没吭声,目光落在自行车棚的铁架子上,雨水顺着锈迹淌下来,像在流泪。他想起母亲的哭声,父亲的沉默,还有新闻里那个跳楼的企业家。苏若夏似乎察觉到什么,没追问,只是把最后一块鱼干掰开,递给李伟:“来,喂喂看。别老绷着脸,明天开学,高三呢,日子还长。”
李伟接过鱼干,手指有点僵。他蹲下身,学着苏若夏的样子,把鱼干扔到猫面前。一只奶牛猫小心翼翼地凑过来,叼走鱼干,尾巴甩了甩,像在道谢。苏若夏看着这一幕,笑了:“瞧,还挺有天赋。珂琛要是知道你会喂猫,估计得拉你入伙。”
“入伙?”李伟一愣。
“她那什么猫咪保护计划呗。”苏若夏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不过说真的,李伟,你平时太安静了,像个影子。偶尔也得吱个声,不然这破学校能把人憋死。”她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认真,“明天开学,你要是没事,来找我聊聊。我在11班,随时欢迎。”
李伟没说话,只是点点头。雨还在下,淅淅沥沥,像青阳市永不停歇的叹息。苏若夏挥挥手,转身走进夜色,帽檐下的背影消失在巷子尽头。李伟站起身,湿冷的校服贴在身上,他却觉得心口没那么堵了。他看了眼地上的野猫,它们还在舔着鱼干,毫不在意头顶的雨。
他转身往回走,楼道口的灯泡一闪一闪,像在提醒他明天的到来。高三,青阳高中,还有那些他还没准备好面对的人和事。苏若夏的话在他脑子里转了一圈,像一颗小小的火种,微弱,却没被雨浇灭。
第二天早上,李伟来到他的教室15班。15班里乌烟瘴气,有的男生在打架,有的男生在骂苏若夏和林希昕,还有几对男女在谈恋爱。
李伟推开15班教室的门,一股混杂着汗味、烟味和廉价香水的空气扑面而来,像个闷热的大杂烩。教室里乱得像菜市场,课桌歪七扭八,地上散落着揉成团的纸屑和空饮料瓶。靠窗的几个男生正在“切磋”,拳头挥得呼呼作响,引来一阵起哄声。角落里,几个女生围在一起,窃窃私语,偶尔爆发出一阵尖笑。前排的课桌上,两对情侣旁若无人地腻歪着,男生搂着女生的腰,女生咯咯笑着推搡,粉红色的情书在桌上摊开,像在炫耀。
李伟低头绕过一摊可疑的水渍,走向自己的座位——靠后门倒数第二排,桌上刻满了乱七八糟的涂鸦。他刚坐下,就听见前排几个男生的高声咒骂,夹杂着苏若夏和林希昕的名字。
“苏若夏那娘们儿,装什么圣母,天天在学校里嚷嚷什么平等,恶心死了!”一个叫张猛的男生啐了口唾沫,嗓门大得像在喊口号。他是班里的刺头,家里开了个小超市,平时耀武扬威惯了。
“还有林希昕,成天跟个炸药包似的,谁惹她她就咬谁,真当自己是革命斗士了?”另一个男生附和,甩了甩手里的电子烟,烟雾在空气中打着旋。
李伟皱了皱眉,没吭声。他想起昨晚苏若夏蹲在自行车棚喂猫的样子,那么安静温和,和这些人口中的“恶心圣母”完全对不上号。至于林希昕,他只在学校辩论会上见过她一次,瘦小的身板却像个火药桶,怼得学生会主席杨国国哑口无言,台下掌声雷动。他不懂她们的那些主义,但至少,她们不像这些男生嘴里说的那么不堪。
“喂,李伟,你昨晚干嘛去了?又躲家里听你那破收音机?”一个懒洋洋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是陈岚焦,李伟的死党,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嘴里嚼着口香糖,手里还攥着手机,屏幕上《碧蓝航线》的舰娘正在晃悠。他一屁股坐到李伟旁边的空桌上,咧嘴一笑,“昨晚我又抽到个SSR,欧皇附体!你啥时候跟我一起玩一把?”
“没兴趣。”李伟瞥了他一眼,掏出课本假装翻看。陈岚焦是15班少有的“正常人”,家里跟他一样普通,父母在菜市场卖鱼,身上总有股淡淡的鱼腥味。他对政治、主义什么的一窍不通,唯一痴迷的就是《碧蓝航线》,能连着几天熬夜肝活动,第二天顶着黑眼圈来上课。
“切,无趣。”陈岚焦撇撇嘴,凑近了点,低声道,“不过你听说了没?今天上午有全校大会,杨国国那老家伙又要讲话,估计又是催咱们‘为高考冲刺’。啧,烦死了。”
李伟点点头,目光不经意扫向前排。张猛还在骂,声音越发刺耳:“苏若夏还跨什么性别,装模作样!要我说,她就是人妖!”旁边的男生哄笑起来,有人还拍了桌子,像在给骂声鼓掌。
李伟的手指攥紧了课本边角,心底涌起一股莫名的烦躁。他想起苏若夏昨晚说的那句“这些小家伙比人强,至少不会因为你穷就瞧不起你”,突然觉得,这间乌烟瘴气的教室里,空气比外面的煤灰还脏。他正想说点什么,教室门被猛地推开,一个清冷的声音打断了喧嚣。
“吵什么吵?都给我闭嘴!”林希昕站在门口,瘦小的身影像堵火墙,眼神凌厉得能把人刺穿。她背着个破旧的双肩包,牛仔外套的袖口磨得发白,盯着张猛那群人,像头随时扑上去的狼。
张猛被呛得一愣,梗着脖子想回嘴,但对上林希昕那双冒火的眼睛,硬生生把话吞了回去,嘀咕了句“疯婆子”就扭过头。教室里安静了几秒,随即又恢复了嘈杂,只是没人再敢提苏若夏和林希昕的名字。
林希昕冷哼一声,径直走向自己的座位,路过李伟时,瞥了他一眼,像是认出了他,微微点了下头。李伟一愣,忙低头假装整理书包,心跳却莫名快了几拍。他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林希昕的眼神像把刀,直戳人心。
陈岚焦凑过来,压低声音:“这姐们儿真猛,昨天还在微博上发帖骂司瑶,说她家企业剥削工人,啧,胆子够大。”他顿了顿,嘿嘿一笑,“不过司瑶那千金小姐,估计压根不屑搭理她。”
李伟没接话,脑子里却闪过司瑶的影子。那是个像从画里走出来的女孩,皮肤白得像瓷器,气质冷傲得像座冰山,平时出入都有司机接送,班里没人敢惹她。他听说司瑶的父亲是全国有名的企业家,家里的公司涉及房地产、能源,连国家的几家大厂都有他们的股份。这样的女孩,和15班这群乌合之众,像是两个世界的人。
铃声响了,班主任老涂拖着疲惫的步子走进教室,身后跟着杨国国。他穿着笔挺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活像个小号的官僚。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连张猛都收敛了嚣张的气焰。杨国国扫视全场,目光停在林希昕身上时,明显冷了几分。
“全体起立,去操场集合。”老涂有气无力地喊道,“校会,赶紧的,别磨蹭。”
李伟站起身,跟在陈岚焦后面往外走。操场那边,学生已经开始列队,苏若夏和林珂琛站在11班的队伍里,低声说着什么,偶尔相视一笑。司瑶站在最前排,背脊挺得像把尺子,周围的人都不自觉离她远了点。杨国国走上主席台,拿着话筒,清了清嗓子。
李伟看着眼前这一幕,心想,高三才刚开始,这学校就已经像个炸药桶,随时可能炸开。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熬到高考,但至少现在,他只想离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远一点。
杨国国演讲,要冲高考什么的。之后是校董事长(私立学校)蔡跃东发言。菜跃东演讲都是什么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台下一片嘘声,都骂他黑心资本家,偷税漏税。
操场上,青阳高中的学生挤得密密麻麻,校服的蓝色在阴沉的天色下显得死气沉沉。杨国国站在主席台上,握着话筒,声音铿锵得像在开誓师大会。他那身笔挺的西装在风里纹丝不动,活脱脱像个小型独裁者。
“同学们,高三了!这是你们人生的分水岭!冲刺高考,考上好大学,才能改变命运!”杨国国慷慨激昂,挥手间差点把话筒甩出去,“我们青阳高中,去年一本率全省第一,今年要再创辉煌!你们要拼!要狠!要咬紧牙关,绝不松懈!”
台下学生无精打采,稀稀拉拉的掌声像在应付差事。15班的张猛低声骂了句“装腔作势”,陈岚焦则盯着手机,继续肝《碧蓝航线》,压根没抬头。李伟站在队伍后排,目光扫过11班的方向,苏若夏和林珂琛并肩站着,前者低头笑着,像在听什么笑话,后者却皱着眉,盯着杨国国,眼里满是不屑。
杨国国讲了足足二十分钟,从“时间就是金钱”到“纪律铸就成功”,翻来覆去都是老调重弹。林希昕站在15班队伍里,攥紧了拳头,低声嘀咕:“这家伙满嘴高考,骨子里还不是想榨干我们当政绩?”她声音不大,但李伟听得清楚,忍不住多看了她一眼。
终于,杨国国讲完了,台下掌声敷衍得像蚊子哼哼。他清了清嗓子,郑重宣布:“接下来,请我们学校的董事长,菜跃东先生讲话!”
一个矮胖的中年男人走上台,西装革履,油光发亮的头发在阳光下反光,像是刚从油锅里捞出来。他笑得满脸褶子,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手里的话筒被他攥得像个宝贝。菜跃东,青阳高中的幕后老板,私立学校的掌舵人,据说他家企业涉及房地产、餐饮,连本地的几家KTV都有他的股份。学生私下都骂他“黑心资本家”,说他靠高额学费和偷税漏税发家,网上还爆出过他公司拖欠工人薪资的新闻。
“同学们啊!”菜跃东一开口,嗓音油腻得像刚炸过鸡腿,“今天站在这里,我心潮澎湃!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我们青阳的骄傲!高三了,你们要感恩!感恩父母,含辛茹苦供你们读书!感恩老师,呕心沥血教你们做人!感恩学校,给了你们这么好的平台!”
台下顿时炸了锅。一片嘘声像潮水般涌起,夹杂着零星的骂声:“感恩你个头!”“黑心资本家!”“偷税漏税的狗东西!”15班的张猛带头起哄,吹了声口哨,引来一片哄笑。11班那边,苏若夏皱着眉,低声对林珂琛说了句什么,林珂琛冷笑一声,双手环胸,像是懒得搭理台上那套说辞。林希昕更直接,翻了个白眼,嘴里骂了句“虚伪”,声音大得前排都听见了。
菜跃东脸上的笑僵了一瞬,但很快恢复,举起手示意安静:“同学们,我知道你们压力大,但感恩的心不能丢!父母的汗水,老师的教诲,都是你们前行的动力!高考是你们的战场,赢了,你们就是英雄!”
“英雄你妈!”后排不知谁喊了一声,引来一阵爆笑。老师们站在队伍两侧,忙着维持秩序,老涂扯着嗓子喊“安静”,但没人理他。司瑶站在最前排,面无表情,像尊雕塑,周围的学生都不敢靠近她,仿佛她的冷漠能冻住空气。
李伟低头看着脚下的操场,塑胶跑道被踩得坑坑洼洼,像是这学校的缩影——表面光鲜,底下全是窟窿。他想起昨晚苏若夏喂猫时说的那句话,“至少不会因为你穷就瞧不起你”,再看看台上菜跃东那副高高在上的嘴脸,心底的烦躁又冒了出来。
陈岚焦凑过来,压低声音:“这老家伙还感恩呢,感恩他多收点学费?听说他家别墅都盖到山顶上了,啧,资本家可真会享受。”他顿了顿,嘿嘿一笑,“不过无所谓,反正我考不上985就去我爸摊子上卖鱼,管他什么感恩。”
李伟没接话,目光不经意扫向11班。苏若夏正低头写着什么,像是记笔记,偶尔抬头看一眼台上,眼神平静得像湖水。林珂琛站在她旁边,双手插兜,脸上写满了不耐烦。林希昕则在15班队伍里,攥着手机,像在发什么消息,估计又在网上怼人了。
菜跃东还在讲,声音越来越高亢:“同学们,未来在你们手中!感恩过去,拥抱未来!让我们一起,为青阳高中的辉煌而奋斗!”他挥了挥拳头,试图点燃气氛,但回应他的只有更响的嘘声和零星的嘲笑。
终于,校会结束了。学生们像被放出笼的鸟,哄笑着散开,操场上乱成一团。杨国国黑着脸走下台,和菜跃东低声说了几句,估计在抱怨学生不给面子。老师们忙着清场,老涂扯着嗓子喊:“回教室!别磨蹭!”
李伟跟着人流往回走,陈岚焦还在他耳边叨叨《碧蓝航线》的新活动。路过11班的队伍时,他不小心撞到一个人,抬头一看,是苏若夏。她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李伟,校会听爽了?菜跃东那套感恩论,够恶心吧?”
李伟愣了一下,点点头:“嗯……挺假的。”
“假?何止是假。”苏若夏挑了挑眉,语气里带点揶揄,“他那感恩,就是让我们当牛做马,给他赚钱。行了,晚上有空来11班找我,我给你看点好东西。”她说完,挥挥手,跟着林珂琛走了。
李伟站在原地,脑子里回想着她的话。操场的嘈杂声渐渐远去,他突然觉得,这个高三,好像不会像他想的那么无聊。
晚自习中场休息时间,李伟来到了11班,发现11班完全不像15班那样混乱,一切都是整齐有序。因为11班是“A-”类班级,比起15班这种C类班级好太多了。此时的苏若夏——被林珂琛当猫一样喂。
晚自习的中场休息,校园里弥漫着一股疲惫又躁动的气息。教学楼的走廊上,学生三三两两地扎堆,抽烟的、聊天的、刷手机的,吵得像个夜市。李伟挤过15班门口那群嚷嚷着打牌的男生,朝11班走去。15班的教室一如既往地乱,课桌歪斜,地上扔满了零食袋和纸团,空气里混杂着汗味和劣质香水,活像个没人管的废品站。
11班的教室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李伟站在门口,愣了几秒。课桌摆得整整齐齐,像用尺子量过,地上干净得连根头发丝都没有。黑板上写着当天的值日安排,字迹工整得像印刷体。几个学生在低声讨论题目,翻书声沙沙作响,窗边还有两个女生在整理笔记,气氛安静得像图书馆。11班是“A-”类班级,学校里公认的“尖子班”,和15班这种“C类”差生聚集地相比,简直是两个世界。
李伟深吸一口气,敲了敲门框。教室里的人抬头看他,目光里带着点好奇,但没人说话。他有点尴尬,刚想开口找苏若夏,就听见教室后排传来一声轻笑。
“李伟?来得够快啊。”苏若夏的声音从后排传来,带着点揶揄。她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懒洋洋地倚着椅背,手里拿着一本翻开的《资本论》,但明显没在看。林珂琛站在她旁边,手里捏着一包薯片,正一枚一枚地往苏若夏嘴里喂,动作熟练得像在喂猫。苏若夏也不客气,张嘴接过薯片,嚼得咯吱作响,脸上挂着满足的笑。
林珂琛瞥了李伟一眼,表情淡漠,像是对他的到来没多大兴趣。她穿着简单的白衬衫,袖口挽到手肘,露出瘦削的手腕,气质冷得像块冰。11班的学生都习惯了她这副样子,私下都说她是“下一任学生会主席”的最佳人选,手段比杨国国还狠。
“坐吧,别傻站着。”苏若夏拍了拍旁边的空椅子,示意李伟过去。她嚼完嘴里的薯片,舔了舔手指,笑眯眯地说,“11班是不是跟你那15班差太远?我们这儿可是文明世界。”
李伟尴尬地笑了笑,坐下后环顾四周。11班的学生大多埋头做题,连休息时间都不浪费,偶尔有人抬头,也只是喝口水就继续奋战。和15班那群整天打架斗殴、抄作业的家伙比,这里的人像生活在另一个次元。他低声说:“你们这儿……真安静。”
“习惯了。”苏若夏耸耸肩,接过林珂琛递来的新一片薯片,咬了一口,“A-班的规矩多,老师盯着紧,学生也自觉。哪像你们15班,跟菜市场似的。”
林珂琛冷哼一声,插话道:“15班那群人,成天就知道闹,浪费时间。”她语气里带着点不屑,递薯片的动作却没停,像是在用喂食来安抚苏若夏。
李伟没接话,目光落在苏若夏手里的《资本论》上,忍不住问:“你真在看这个?不嫌枯燥?”
苏若夏挑了挑眉,笑了:“枯燥?比菜跃东那套感恩论强多了。这书讲的是真相,剥削怎么来的,资本家怎么吸血的。”她顿了顿,压低声音,“你知道菜跃东为什么非让我们感恩?因为他怕我们醒过来,怕我们知道他那点家底是怎么堆起来的。”
林珂琛瞥了她一眼,语气冷淡:“别在这儿布道,吓着人小男生。”她虽然这么说,但嘴角微微上扬,显然对苏若夏的激进言论见怪不怪。
李伟有点懵,他对这些理论一窍不通,只觉得苏若夏说这些时,眼睛亮得像有光。他挠了挠头,试探着问:“你晚上让我来,是要给我看什么?”
苏若夏神秘一笑,从书包里掏出一个U盘,晃了晃:“这个。菜跃东公司的财务报表,偷税漏税的证据,林希昕从她朋友那儿搞来的。我正打算整理一下,发到网上去。”
李伟瞪大了眼,心跳猛地加速:“这……不会惹麻烦吧?”
“麻烦?”苏若夏嗤笑一声,眼神里闪过一丝狡黠,“麻烦才好呢。菜跃东这种人,就得让他知道,学生不是好糊弄的。”她顿了顿,拍了拍李伟的肩,“放心,我不会让你掺和太多。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帮我看看,有没有什么漏洞。”
林珂琛把薯片袋子一扔,淡淡道:“若夏,你别把人吓跑了。”她看向李伟,语气里带点警告,“这事儿你最好保密,15班那群大嘴巴,少让他们知道。”
李伟点点头,心底却翻起了浪。他不过是想来11班看看,没想到一脚踩进了这么大的事。苏若夏还在低头摆弄U盘,嘴里哼着小调,像只吃饱的猫。林珂琛则靠着窗台,盯着窗外的夜色,眼神冷得像在盘算什么。
教室外,走廊上的喧嚣渐渐弱了,晚自习的铃声快要响起。李伟突然觉得,这个高三,可能比他想的还要复杂得多。
2
[编辑]- 第二天,学生之间已经开始传开零零星星的家长示威的事了。菜跃东的“蟋蟀”集团总部被几百个家长围住,而且林希昕在内的几个学生也去示威了。
第二天清晨,青阳高中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诡异的紧张感。操场上,学生们三五成群地扎堆,低声议论着什么,手机屏幕的光在晨雾中闪个不停。消息像病毒一样传开了——菜跃东的“蟋蟀”集团总部昨晚被几百个家长围住,抗议高额学费和学校的“感恩洗脑”。更劲爆的是,林希昕带着几个学生也加入了示威,举着“打倒资本家”的牌子,在人群里喊得声嘶力竭。网上已经炸了,短视频平台上满是现场的片段,林希昕那张愤怒的脸被截图转发,配上“高中生硬刚资本家”的标题,热度蹭蹭往上涨。
15班的教室里,照例是一片混乱。张猛站在课桌上,挥着手机大喊:“看见没?林希昕牛逼啊!昨天直接冲到蟋蟀集团门口,差点把菜跃东的保安给怼翻!”一群男生围着他起哄,七嘴八舌地复述昨晚的“战况”。陈岚焦照旧窝在角落,盯着《碧蓝航线》的屏幕,偶尔抬头吐槽一句:“这帮家长早该闹了,学费贵得跟抢钱似的。”
李伟坐在靠窗的位子上,低头刷着手机。群里有人转了条视频,林希昕站在示威人群前,举着个破旧的扩音器,吼得脸通红:“菜跃东!你榨干我们的血汗,还敢让我们感恩?滚出来道歉!”视频底下评论区已经吵翻了,有人叫好,有人骂她“搞乱子”,还有人扒出蟋蟀集团偷税漏税的旧闻,矛头直指菜跃东。
李伟心跳有点快,脑子里闪过昨晚苏若夏晃着U盘的样子。他低声问陈岚焦:“你说……这事儿会不会闹太大?”
陈岚焦头也没抬,懒洋洋道:“大?越大越好。菜跃东那老狐狸,活该被怼。林希昕那性格,搞不好真能把学校搅个天翻地覆。”他顿了顿,嘿嘿一笑,“不过你也别瞎掺和,15班这帮人嘴上喊得欢,真到干架,一个比一个怂。”
走廊上,学生会主席杨国国带着几个干事巡查,脸上挂着惯常的严肃表情。奇怪的是,他对学生们的议论视而不见,甚至没像往常那样呵斥“别聚众闹事”。有人小声嘀咕:“杨国国这是怎么了?平时不都爱管闲事吗?”另一个男生压低声音:“听说是他默许的,觉得菜跃东被闹一闹也好,省得老压着他搞政绩。”
只有司瑶例外。她站在教学楼二楼的栏杆旁,俯视着操场上喧闹的人群,眼神冷得像冰。司瑶的家族是全国知名的财阀,她本人也是菜跃东的“座上宾”,学校里没人敢惹她。今天早上,她已经找了几个学生会的干事,勒令他们“管好自己班的嘴”,还放话要揪出示威的“幕后黑手”。11班的几个学生私下议论,司瑶这是要保菜跃东,估计是她家和蟋蟀集团有生意往来。
11班的教室里,依然安静得像世外桃源。苏若夏坐在老位子上,手里拿着一杯奶茶,慢悠悠地吸着,旁边的林珂琛在翻一本数学竞赛题集,偶尔抬头看她一眼,眼神里带着点无奈。苏若夏昨晚熬夜整理了U盘里的财务报表,今天早上已经匿名发给了几个媒体号。她心情不错,哼着小调,像是压根没把外面的风波当回事。
李伟溜进11班,敲了敲苏若夏的桌子,低声问:“你听说了吗?林希昕昨天去示威了,现在全校都在传。”
苏若夏挑了挑眉,笑了:“当然听说了。那丫头,胆子比我还大。”她顿了顿,压低声音,“不过她太急了,冲到前台喊口号,爽是爽,但容易被抓把柄。菜跃东那老狐狸,最会玩阴的。”
林珂琛冷不丁插话,语气淡漠:“她爱闹就让她闹,关我什么事。”她合上书,瞥了李伟一眼,“你少掺和这些,15班那群人,嘴上没个把门,容易把若夏卖了。”
李伟讪讪地点头,心底却有点不是滋味。他知道林珂琛是学生会副主席,但她对这些事总是冷眼旁观,像个局外人。学校里没人敢找她麻烦,一来是她背景硬,二来是她那股生人勿近的气场,连杨国国都不愿轻易招惹她。
苏若夏拍了拍李伟的肩,笑眯眯地说:“别听珂琛吓你。林希昕那边我盯着,不会让她吃亏。你呢,帮我个忙,下午把这个U盘送去15班的张猛,他认识几个搞直播的,能把东西传得更快。”她递过一个不起眼的黑U盘,眼神里闪着狡黠的光。
李伟接过U盘,手心微微出汗。他低声问:“这……会不会被司瑶查到?”
苏若夏嗤笑一声:“司瑶?她也就吓唬吓唬人,真要动我,她得掂量掂量。”她顿了顿,凑近李伟,压低声音,“放心,11班是我的地盘,她不敢进来撒野。”
话音刚落,教室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司瑶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个学生会的干事。她目光扫过教室,径直落在苏若夏身上,语气冷得像刀:“苏若夏,昨晚的财务报表,是你发的吧?”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停下手里的动作,目光集中在两人身上。林珂琛皱了皱眉,但没说话,继续翻她的竞赛书,像个事不关己的看客。苏若夏却笑了,慢悠悠地站起来,迎上司瑶的目光:“哟,司大小姐,查案查到我这儿来了?有证据吗?”
司瑶眯了眯眼,语气更冷:“别跟我装蒜。林希昕是你朋友,她的示威你脱不了干系。菜董事长已经报警了,你最好收敛点。”
苏若夏耸耸肩,笑得更灿烂:“报警?好啊,让警察来查,查查菜跃东的偷税漏税,顺便查查你家和他那点见不得光的交易。”她顿了顿,语气里带上几分嘲讽,“司瑶,你管天管地,还管我发帖?小心玩火自焚。”
司瑶脸色一沉,刚要开口,教室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铃声,上课时间到了。她狠狠瞪了苏若夏一眼,转身离开,两个干事忙不迭跟上。教室里恢复了安静,学生们低头继续做题,像什么都没发生。
苏若夏坐回座位,冲李伟眨了眨眼:“看见没?她也就这点能耐。U盘的事,下午记得办。”
李伟点点头,心跳得像擂鼓。他低头看着手里的U盘,突然觉得,这个高三的旋涡,已经把他卷得越来越深了。
- 结果什么都查不到。警察去查帖子结果发现查出的IP是不是苏联就是南极洲,甚至还能指向朝鲜。(毕竟,苏若夏的信息技术奥赛省三等奖不是吹牛的)
青阳高中的风波在第三天早上达到了高潮,但也以一种诡异的方式偃旗息鼓。操场上,学生们的八卦热情还没散去,依旧三五成群地讨论着林希昕的示威和“蟋蟀”集团被围的新闻。然而,到了中午,学校贴吧和班级群里突然冒出一条爆炸性的消息:警察查了苏若夏匿名发布的帖子,IP地址一团乱麻——一会儿指向苏联的某个废弃服务器,一会儿跳到南极洲的科研站,甚至还有一条线直接连到朝鲜的某个神秘节点。查到最后,技术部门直接放弃,结论是“黑客手法,查无实据”。
15班的教室里,张猛举着手机,激动得像个打了鸡血的主播:“牛逼啊!这谁干的?把警察都耍得团团转!”一群男生围着他,七嘴八舌地猜测“幕后黑手”。陈岚焦照例窝在角落,盯着《碧蓝航线》的建造界面,懒洋洋地吐槽:“这技术,绝对不是15班那帮傻子能干出来的。八成是那帮学霸搞的鬼。”
李伟坐在窗边,手里攥着那个黑U盘,心跳得像擂鼓。他昨晚按苏若夏的吩咐,把U盘交给了张猛,至于后续怎么操作,他完全没问。现在看来,苏若夏的技术手段远比他想的恐怖——信息技术奥赛省三等奖,果然不是吹的。他低声问陈岚焦:“你说……这事儿真能瞒过去?”
陈岚焦瞥了他一眼,嘿嘿一笑:“瞒?警察都查不下去了,还能怎么着?不过你小心点,司瑶那女人肯定不死心。”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还有,少跟苏若夏走太近,她那脑子,玩死人不偿命。”
11班的教室里,气氛一如既往地平静。苏若夏坐在靠窗的位子上,手里拿着一本《矛盾论》,慢悠悠地翻着,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林珂琛坐在她旁边,低头改一份学生会的文件,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是对周围的喧嚣完全免疫。教室里其他学生照旧埋头做题,偶尔有人抬头看一眼苏若夏,眼神里带着点敬畏。
李伟溜进11班,敲了敲苏若夏的桌子,低声问:“警察……真查不到你?”
苏若夏抬头,冲他眨了眨眼,笑得像只吃饱的猫:“查?他们连我的影子都摸不着。”她合上书,压低声音,“IP的事我早搞定了,苏联、南极、朝鲜,随机跳一百多个节点,谁查谁头晕。菜跃东想靠警察翻盘?做梦。”
林珂琛冷不丁插话,语气淡漠:“你玩得这么花,小心司瑶咬死不放。”她头也没抬,继续改文件,“她家和菜跃东关系不浅,昨天还去学生会放话,要彻查此事。”
苏若夏嗤笑一声,摆了摆手:“司瑶?她也就嘴上狠,真动手,她得先掂量掂量自己家那点破事能不能见光。”她顿了顿,凑近李伟,笑眯眯地说,“放心,你这趟跑腿干得漂亮。张猛那边已经把报表捅到直播平台了,现在全网都在骂蟋蟀集团,菜跃东这回算踢到铁板了。”
李伟挠了挠头,心底既紧张又有点兴奋。他不过是15班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学生,几天前还只想着混完高三,现在却莫名其妙卷进了这么大的事。他低声问:“那……林希昕那边呢?她没事吧?”
苏若夏挑了挑眉,语气里带点无奈:“那丫头,昨天喊得太猛,嗓子都哑了。不过她没事,家长们护着她,警察也不敢动她。”她顿了顿,眼神里闪过一丝狡黠,“再说,她就是个明面上的靶子,吸引火力。真干事的,还得看我。”
教室外,走廊上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司瑶带着两个学生会干事,气势汹汹地朝11班走来。她的脸色铁青,眼神冷得像刀,显然是听到了警察查无可查的消息。11班的学生们下意识停下笔,目光在她和苏若夏之间来回扫。
司瑶站在教室门口,语气冷得像冰:“苏若夏,别以为你耍点小聪明就能蒙混过关。菜董事长已经请了专业团队,查你的帖子只是时间问题。”
苏若夏慢悠悠地站起来,笑得一脸无辜:“哟,司大小姐,又来兴师问罪?专业团队?那我等着,看他们能不能从南极洲挖出点什么。”她顿了顿,语气里带上几分嘲讽,“不过我劝你,管好你家那点生意,别到时候查着查着,把你爸和菜跃东的交易抖出来。”
司瑶脸色一变,握拳的手微微颤抖。她显然没想到苏若夏敢这么直接怼她,周围的学生也屏住呼吸,等着看这场对峙怎么收场。林珂琛终于抬头,淡淡地瞥了司瑶一眼,语气冷漠:“司瑶,这里是11班,吵够了就出去。”
司瑶一愣,像是被林珂琛的气场压住。她咬了咬牙,狠狠瞪了苏若夏一眼,转身离开,两个干事忙不迭跟上。教室里恢复了安静,学生们低头继续做题,像是什么都没发生。
苏若夏坐回座位,冲李伟挤了挤眼:“看见没?司瑶也就这点能耐,吓唬人罢了。”她顿了顿,从书包里掏出一瓶可乐,递给李伟,“来,庆祝一下,警察都拿我没办法,菜跃东这回算栽了。”
李伟接过可乐,心跳还是没慢下来。他看着苏若夏那张笑眯眯的脸,突然觉得,这个高三的旋涡,不但没停,反而越卷越深了。窗外,操场上的喧嚣还在继续,隐约能听见有人喊林希昕的名字,像是在为她叫好。而11班的教室里,苏若夏已经重新翻开《矛盾论》,哼着小调,像个没事人一样。
青阳高中的喧嚣在警察抄了菜跃东家后达到了新的高点。那天傍晚,学校贴吧和班级群几乎炸了锅:菜跃东因“蟋蟀”集团的财务丑闻被重罚1亿元,家里的几处豪宅被查封,办公室也被翻了个底朝天。学生们在食堂里议论纷纷,有人兴奋地拍桌子,有人偷偷录下视频传到网上。老师们也在办公室里低声讨论,数学老师老王甚至难得地开了个玩笑:“这回菜跃东可真是‘蟋蟀’跳不动了!”
15班的教室里,张猛又一次成了“主播”,举着手机大喊:“1个亿!兄弟们,这罚款够咱们学校盖十栋新楼了!”一群男生围着他,笑得前仰后合。陈岚焦照旧窝在角落,盯着《碧蓝航线》的限定池子,嘀咕道:“1个亿?菜跃东那老狐狸,家底厚着呢,这点钱也就挠挠痒。”他瞥了眼坐在窗边的李伟,低声说,“你家苏若夏肯定不满足吧?”
李伟皱了皱眉,手里还攥着那瓶苏若夏给的可乐,瓶身已经被他捏得有点变形。他低声回:“她不是我家的……不过她确实说了,这1个亿对菜跃东不算啥。”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她还说,‘一切才刚刚开始’。”
与此同时,11班的教室里,苏若夏正靠在窗台上,手里拿着一杯奶茶,慢悠悠地抿着。林珂琛坐在她旁边,手里的学生会文件已经改完,换成了一本《语文教学指导丛书》。教室里其他学生还在讨论菜跃东的新闻,语气里夹杂着兴奋和八卦。苏若夏扫了眼贴吧的热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1个亿?菜跃东那点家底,罚10个亿都动不了筋骨。这不过是给他个警告。”
林珂琛抬头,语气淡漠:“警告归警告,他不会善罢甘休。你接下来打算怎么搞?”她顿了顿,补充道,“司瑶这几天安静得有点反常,估计在憋大招。”
苏若夏哼了一声,摆了摆手:“司瑶?她现在连吭声都不敢。菜跃东倒了,她家那点生意也得跟着抖三抖。她要是聪明,就该夹着尾巴做人。”她顿了顿,眼神里闪过一丝兴奋,“不过,学校这池子水才刚开始浑。社团纳新下周就开始了,那才是真正的战场。”
林珂琛挑了挑眉,没接话,但嘴角微微上扬,像是在期待什么。
操场上,学生会的临时会议刚散场。杨国国作为主席,照例发表了一番“中立”言论,语气沉稳得像个外交官:“菜跃东的事是法律问题,我们作为学生,应该关注学业,理性看待社会事件。”这话一出,台下学生有的点头,有的翻白眼。林希昕站在人群后,嗓子还没完全恢复,低声骂了句:“老狐狸,站着说话不腰疼。”她旁边的几个激进派社团成员纷纷附和,气氛火药味十足。
李伟混在人群里,听着杨国国的发言,心底却在想苏若夏的话。社团纳新?他知道,每年的纳新都是学校意识形态的角斗场。苏若夏的Die Linke和林希昕的Anarchist向来针锋相对,而司瑶的FDP虽然低调,却总能在暗中拉拢不少资源。今年,菜跃东的倒台让这场斗争多了几分硝烟味。
晚上,学校后门的奶茶店里,苏若夏、林希昕和李伟挤在一张小桌旁。林希昕端着一杯冰柠檬茶,语气激动:“纳新就是我们的机会!菜跃东倒了,司瑶那帮资本家的狗腿子肯定慌了。我们得趁机把Linke和Anarchist的声势搞起来!”她说到激动处,差点把杯子打翻。
苏若夏斜了她一眼,笑得有点无奈:“希昕,你这脾气,迟早把自己喊进医院。”她顿了顿,语气变得认真,“不过你说得对,纳新是个好舞台。司瑶的FDP这几年靠钱砸出来的威风,现在没菜跃东撑腰,底气得弱一半。我们得联手,把她的盘子掀了。”
李伟听着她们的计划,手心微微出汗。他忍不住问:“那……杨国国和学生会呢?他们不会插手?”
苏若夏挑了挑眉,笑得像只狡猾的狐狸:“杨国国?那老家伙最会和稀泥。他只要学生会稳住,社团怎么斗他才懒得管。”她顿了顿,凑近李伟,低声说,“倒是你,伟哥,这回可得继续帮我跑腿。纳新的宣传单、线上投票,还有几个关键的‘技术活’,都得靠你。”
李伟一愣,挠了挠头:“我?我就是个普通人,行吗?”
林希昕拍了拍他的肩膀,咧嘴一笑:“普通人怎么了?革命不分高低贵贱!你干得不错,昨天那U盘不就传得挺好?”
苏若夏笑着点头,递给李伟一杯新点的奶茶:“放心,跟着我干,保你高三不无聊。”她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语气里带着几分意味深长,“菜跃东只是个开始。学校这潭水,迟早得搅个天翻地覆。”
奶茶店外,夜色渐深。青阳高中的灯火还在亮着,操场上隐约传来学生们的笑闹声。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下,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社团纳新的舞台上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