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Bokobring/物语消费论
外观
您所提交的草稿仍需改善。在2025年7月4日由Pathfinbird (留言)审阅。
如何改善您的草稿
| ![]() |
您所提交的草稿仍需改善。在2025年7月3日由Bosco Sin (留言)审阅。 如何改善您的草稿
| ![]() |
![]() | 这是一篇與图书、杂志、期刊等出版物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
物语消费论 | |
---|---|
原名 | 物語消費論 |
作者 | 大塚英志 |
类型 | 评论 |
语言 | 日文 |
主题 | 物语消费、亚文化、御宅族文化 |
出版資訊 | |
出版机构 | 新曜社 |
出版日期 | 1989年 |
出版地 | ![]() |
媒介 | 印刷 |
權威控制 | |
ISBN | 978-4-7885-0336-6 |
《物语消费论》(物語消費論)是日本民俗学研究者大塚英志所著的书籍,最初由新曜社在1989年出版[1],后被角川文库收录[2],又于2021年由星海社再次出版[3],但尚未被翻译成其他语言。全书除“世界与趣向——物语的复制与消费”和“论物语的生成”两章外,均来自作者曾发表过的有关“物语消费”的文章[3]。
主要内容
[编辑]在书中,大塚英志根据对圣魔大战巧克力中附赠的“惊喜”贴纸的观察,提出了“物语消费”理论,即传统大叙事失效后,在一些领域,并不只有商品本身被消费,还有商品背后的大叙事,消费者以碎片化的“小叙事”作为构建大叙事的入口[4]。
书中还对二次创作现象、一些漫画杂志、社会运动(如反核运动)和活动等与“物语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研究。[3]
一
- 世界与趣向——物语的复制与消费
- 论物语的生成
二
三
- 模拟的少女们
- 日本近代法的咒缚
- 一切尽在破伞之下
- 究极御宅漫画
- 微缩世界的“物语”
- 增殖的“复制”之尽头
- 团块世代的美丽青春
- 团块世代,如今为何成为潮流?
- 团块世代的战后史
- 对吉本隆明的单相思
- “反开发”的都市民俗学
- 公寓信息杂志中的都市
- 被编入系统的“都市传说”
- 作为单纯“一日”的“X日”
四
- 在无聊的“现在”之中
- 儿童漫画会复活吗?
- 没有孩子的少年漫画杂志
- 在便利店和便当一起买的杂志
- 书店,请变成零食铺吧
- DC品牌的崩塌
- 从DC品牌到漫画家品牌
- 四格漫画中的“笑”
- 美少女的血脉
- 消费社会的美少年偶像们
- 在“漫画家”与“漫画脚本家”之间
- 关于可爱的天皇
- 换装人偶的成长
- 少女民俗学的推荐
- 魔法咒语漫画的深层是宗教
- 儿童文学的时代
- 诗歌文学的可能性
- 少女漫画的时光之后
- 作为综艺的宗教
- 圣魔大战与《灵界物语》
- 作为游戏的宗教
- 日韩两国漫画的“无聊部分”
- 新石器时代的人与职业摔跤单行本
- 变身为职业摔跤记者
终章
手冢治虫与物语的终结
后续作品
[编辑]《物语消费论改》(2012):回应东浩纪的数据库消费理论,研究“物语消费”在新时期的体现[5]。
《新物语消费论》(2021):反思《物语消费论》中的观点,利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政府控制、人权等主题与物语消费的关系,可能的问题及解决方案[6]。
上述后续作品尚未被翻译成其他语言。
回应
[编辑]评论家东浩纪在其著作《动物化的后现代》中,对《物语消费论》做出了回应。东浩纪继承了《物语消费论》中关于“宏大敘事”失效的观点,但提出了“数据库消费”理论作为对其的修正与发展。他认为,消费者(特别是御宅族)已不再追求拼凑完整的世界观,而是满足于消费角色所带有的“萌元素”等符号化、碎片化的设定,这些设定共同构成了一个可供随意取用的“资料库”。[4]
参考资料
[编辑]- ^ Ōtsuka, Eiji. Monogatari shōhiron: bikkuriman no shinwagaku. Serie Nomade. 東京: 新曜社. 1989. ISBN 978-4-7885-0336-6.
- ^ Ōtsuka, Eiji. Teihon monogatari shōhiron. Kadokawa bunko 4 han. Tōkyō: Kadokawa shoten. 2008. ISBN 978-4-04-419110-8.
- ^ 3.0 3.1 3.2 3.3 大塚英志. 物語消費論――「ビックリマン」の神話. 东京: 星海社. 2021.
- ^ 4.0 4.1 东浩纪. 动物化的后现代: 从御宅族透析消费社会.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
- ^ 物語消費論改.
- ^ 大塚英志. 歴史・陰謀・労働・疎外. 星海社. 2021.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