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Boattoad/沙盒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制度基因》
副書名中國制度與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
作者許成鋼
语言中文
出版資訊
出版机构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24-11-29
出版地 中華民國臺灣
页数672
系列作品
系列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權威控制
ISBN978-986-350-9073

制度基因:中國制度與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英語:Institutional Genes: The Origins of China’s Institutions and Totalitarianism),2024年11月29日由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發行,作者為中國經濟學者許成鋼[1][2][3]本書作者另外發行英文版,2025年6月由劍橋大學出版。[4]

作者背景

[编辑]

作者許成鋼是浙江人,出生於1950年,父親許英良是中國科學史學者,曾翻譯過愛因斯坦作品,母親則是歷史學者王來棣,可謂文人世家。1960年代,中國各地厲行「反右運動」,父親許英良被打成右派,強制送往農村勞動改造;文革爆發以後,許成鋼就讀初中期間,也被打成「反革命份子」,同樣強制勞改,為時五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後,許成鋼才得以重新回到學校,後來取得北京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的碩士學位。[5]

1991年,許成鋼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後任教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香港大學長江商學院。現任史丹佛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中心學者,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倫敦帝國學院客座教授。許成鋼的研究涵蓋政治經濟學、制度經濟學、法經學、發展經濟學、轉型經濟學,以及中國的政治經濟體制。[6]

寫作動機

[编辑]

書籍簡介

[编辑]

內容章節

[编辑]
  • 第一章〈導論〉
  • 第二章〈制度與制度基因〉
  • 第三章〈產權作為制度基因〉
  • 第四章〈中華帝制的制度基因及其產生與演變〉
  • 第五章〈科舉制度和儒教:人事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制度基因〉
  • 第六章〈極權主義意識形態的制度基因〉
  • 第七章〈極權制的制度基因:沙俄帝國〉
  • 第八章〈布爾什維克極權主義的誕生〉
  • 第九章〈晚清憲政改革與共和革命的失敗〉
  • 第十章〈中國布爾什維克黨的建立〉
  • 第十一章〈建立共產極權主義政權:從中華蘇維埃到人民共和國〉
  • 第十二章〈區域管理的極權主義制度〉
  • 第十三章〈分權式威權制的興衰:後毛時代的改革及其終結〉
  • 第十四章〈結論〉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制度基因:中國制度與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 博客來網路書店. 2024-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7-26) (中文(臺灣)). 
  2. ^ 許成鋼. 《制度基因:中國制度與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 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24. ISBN 9789863509073 (中文(臺灣)). 
  3. ^ 鄭力軒. 〈從制度的深層結構理解中共──評《制度基因》〉. 思想坦克 Voicetank. 2025-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7-26) (中文(臺灣)). 
  4. ^ Xu, Chenggang. "Institutional Genes: Origins of China's Institutions and Totalitarian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7-29) (英语). 
  5. ^ 史書華. 〈被勞改的共產黨員兒子 經濟學家許成鋼:中共繼續暴力,就很難垮台〉. 天下雜誌. 2025-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7-29) (中文(臺灣)). 
  6. ^ "Chenggang Xu, PhD". Stanford University.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7-29) (英语).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