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跨性別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添加话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Kurgenera在话题“计划大改”中的最新留言:3天前
基础条目 跨性別属于维基百科日常生活主题的基礎條目扩展。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丙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哲学专题 (获评丙級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哲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哲学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LGBT专题 (获评丙級极高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LGBT專題 (對話) 的範疇,一個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內所有LGBT相關內容的項目。欲查更多資訊、或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其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性与性学专题 (获评丙級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性与性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人类的性性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极高  根据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原「跨性別權利」移置此處

[编辑]

原「跨性別權利」章節僅有雜項條列,無從得知用意為何,故移置討論頁;若認為有其價值,請寫清楚章節概述再行列入。--Kolyma留言2017年6月17日 (六) 12:07 (UTC)回复


  1. 性別認同和身分登記:身分登記包括護照、身份証和出世紙。有些國家有性別認同條例,如英國,可供跨性別者改變登記性別身分。反對者認為身分登記一定要根據生理性別不能改變。或需要完成完全性別重置手術後只可改身分証。另設第三性構成其他爭議[1]
  2. 跨性別婚姻:和同性或和異性結婚。香港變性人婚權案,裁決完成變性手術的人與異性別的人結婚。為免同性婚姻,中國法律禁止婚後變性。
  3. 跨性別領養:是否能申請領養,跨性別領養是否對被領養者有利,跨性別是否作為領養考慮因素。
  4. 跨性別生育:生理性別為女性,身份性別為男性,可以自然懷孕。
  5. 跨性別行為:行為包括易服、使用異性更衣室及洗手間、使用異性稱呼、使用異性服務及組織和會藉、使用雙性服務及組織和會藉以異性看待、法津上以異性對待。
  6. 跨性別治療:治療包括激素手術治療。
  7. 跨性別權利:與異性權利相等。
  8. 反歧視法:

(:)回應⧼1。跨性別權利是支持者和反對者的爭議之處,例如反對者反對跨性別生育,支持者認為沒問題。2。現時社會保守跨性別缺乏權利,跨性別權利是支持者現時正向社會爭取之處。⧽--gink留言2017年8月5日 (六) 02:01 (UTC)回复



原「性別認同」章節香港相關內容移置此處

[编辑]

原「性別認同」章節香港相關內容實為性別重置後更改身份證明的申請作業流程,已非百科內容,故移置此處。--Kolyma留言2017年6月17日 (六) 12:30 (UTC)回复


  • 香港
  1. 完成政府指定整個性別重置程序後,醫院會發給當事人一封性別重置證明書
  2. 如需更改性名,須先行到律師行辦理「更改姓名契約」(俗稱改名契)
  3. 帶同性別重置證明書往入境處申請更改性別及/或性名
  4. 取得新身份證明文件後,便可以開始更改其他證件或服務之性別、名稱資料。醫院管理局的病人資料,一般會於手術後由醫院自動更改

[1] (:)回應http://tgr.org.hk/joomla30/index.php/zh/2/2016-10-17-09-19-38 http://www.immd.gov.hk/hkt/faq/faq_hkic.html 原文改了,

要 求 更 改 身 份 證 上 的 性 別 需 經 過 甚 麼 程 序 及 提 交 甚 麼 證 明 文 件 ?

一 般 而 言 , 曾 接 受 精 神 專 科 醫 生 及 臨 床 心 理 學 家 所 提 供 一 系 列 治 療 ( 包 括 心 理 治 療 、 荷 爾 蒙 治 療 及 以 所 選 擇 的 性 別 角 色 進 行 一 段 時 間 的 實 際 生 活 體 驗 等 ) 的 人 士 , 或 會 獲 推 薦 進 行 性 別 重 置 手 術 。

已 接 受 以 上 療 程 及 性 別 重 置 手 術 的 人 士 , 應 依 照 以 下 程 序 並 提 交 相 關 的 證 明 文 件 , 以 於 身 份 證 上 反 映 其 性 別 的 更 改 :

(a) 提 交 醫 學 證 明 , 證 明 已 完 成 性 別 重 置 手 術 。 有 關 醫 學 證 明 應 包 括 以 下 事 項 :

(i) 由 女 性 重 置 為 男 性

切 除 子 宮 及 卵 巢 ; 及 建 造 陰 莖 或 某 種 形 式 的 陰 莖 ;

(ii) 由 男 性 重 置 為 女 性

切 除 陰 莖 及 睾 丸 ; 及 建 造 陰 道 ;

(b) 一 般 而 言 , 所 提 交 的 醫 學 證 明 應 由 進 行 性 別 重 置 手 術 的 醫 生 所 簽 發 , 並 訂 明 有 關 手 術 已 包 括 以 上 條 件 ;

(c) 如 性 別 重 置 手 術 於 香 港 以 外 進 行 , 則 醫 學 證 明 需 包 括 醫 生 的 資 歷 , 取 得 資 歷 的 地 點 及 其 聯 絡 方 法 ;

(d) 如 於 香 港 以 外 進 行 性 別 重 置 手 術 , 而 又 在 取 得 相 關 醫 學 證 明 方 面 有 任 何 困 難 , 可 選 擇 尋 求 香 港 註 冊 醫 生 為 已 進 行 的 性 別 重 置 手 術 作 出 評 估 ;

(e) 醫 學 證 明 樣 本 可 以 在 以 下 連 結 找 到 :

由 香 港 註 冊 醫 生 提 供 的 醫 學 證 明 樣 本 由 非 本 地 醫 生 提 供 的 醫 學 證 明 樣 本

只 要 所 提 交 的 醫 學 證 明 能 提 供 充 分 資 料 支 持 申 請 , 若 醫 生 採 用 其 他 形 式 的 醫 學 證 明 也 會 被 接 納 ;

(f) 收 到 有 關 文 件 後 , 會 按 個 案 的 個 別 情 況 予 以 考 慮 是 否 批 准 有 關 更 改 申 請 。

申 請 人 須 知 :

根 據 個 別 情 況 , 申 請 人 可 能 需 要 提 交 補 充 資 料 作 處 理 申 請 之 用 。 為 確 保 各 類 身 份 證 明 文 件 所 顯 示 的 資 料 一 致 以 及 避 免 可 能 帶 來 的 不 便 , 申 請 人 須 於 其 他 身 份 證 明 文 件 ( 如 旅 行 證 件 ) 上 作 出 相 應 更 改 。

需要怎改? ⧽--gink留言2017年8月5日 (六) 02:01 (UTC)回复


刪除無來源、無條目人物

[编辑]

不用刪除無來源、無條目人物 先查証再,如果沒有放在說明備用。 gink留言2017年8月5日 (六) 01:40 (UTC)回复


https://www.romper.com/p/studies-on-kids-gender-identity-show-family-support-is-key-from-a-young-age-72627 gink留言2017年8月9日 (三) 03:15 (UTC)回复

waiting list

[编辑]

巴基斯坦

[编辑]

https://thestandnews.com/lgbtq/%E5%B7%B4%E5%9F%BA%E6%96%AF%E5%9D%A6%E9%80%9A%E9%81%8E%E6%AD%B7%E5%8F%B2%E6%80%A7%E6%B3%95%E6%A1%88-%E4%BF%9D%E9%9A%9C%E8%B7%A8%E6%80%A7%E5%88%A5%E4%BA%BA%E5%A3%AB%E5%85%AC%E6%B0%91%E6%AC%8A/gink留言2018年5月11日 (五) 11:54 (UTC)回复

腦神經學

[编辑]

來自表觀遺傳學,表徵遺傳學是20世紀80年代逐漸興起的一門學科,是在研究與經典的孟德爾遺傳學遺傳法則不相符的許多生命現象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 人類性發展


表觀遺傳學 懷孕時期,壓力的孕婦會釋放出雄烯二酮 干擾了大腦性傾向區塊的發展 杏仁核 男性性荷爾蒙「睪酮」的受體基因比順性別男性還要長,因此身處子宮時指示吸收男性荷爾蒙的效益較低

男跨女與女性相似,女跨男則與男性相似。 無論個體是否接受性別重建手術或荷爾蒙治療,這種差異都不會改變

幻肢傾向

跨性別者為什麼獨特?答案就在多變的大腦裡──《變身妮可》 http://pansci.asia/archives/121343


fMRI 失去陰莖的男孩身上實驗失敗 人類研究發現,跨性別者的大腦特徵,更接近他們的生理異性,而非生理同性。例如,正常男孩與壓抑了女性荷爾蒙的跨男性女孩,在執行特定思考任務時的大腦額葉活性都較一般女孩為低。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80305-av3F

https://consciousness-popsci.blogspot.hk/2016/06/brain-gender-identity.html gink留言2018年5月4日 (五) 01:51 (UTC)回复

歧視

[编辑]

跨性別恐懼症

A critical commentary on follow-up studies and “desistance” theories about transgender and gender-nonconforming children

gink留言2018年5月4日 (五) 01:53 (UTC)回复

[编辑]

性別不安醫療方式

  1. 與性別不安共存
  2. 跨性別生活
  3. 完全可逆和部分可逆冶療
  4. 不可逆手術

gink留言2018年5月4日 (五) 02:08 (UTC)回复

人口統計

[编辑]

轉換療法

[编辑]

轉換療法—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Gink對話貢獻)於2018年5月3日 (四) 17:08 (UTC)加入。回复

建议将原“变性”合并至此条目

[编辑]

当今为同一事物 Taeas留言2022年3月1日 (二) 09:49 (UTC)回复

請說明哪裡算同一事物。 -KRF留言2022年3月1日 (二) 10:16 (UTC)回复
依据常识,阁下可以去LGBT群组问一下他们,另请参见跨性别#变性及其跟跨性别的关系。--Taeas留言2022年3月1日 (二) 11:21 (UTC)回复
我所知的常識、我查到的資料和LGBT群組給我的回應都告訴我兩者不一樣,跨性別條目裡的那個段落也指出兩者不同。 -KRF留言2022年3月1日 (二) 11:40 (UTC)回复
英语中“transsexual”一词跟“transgender”的确有较大差距,前者更早出现且更多代表那些在使用或希望使用医疗手段以肯定自己性别的人,而后者则涵盖范围要广的多,一般包括所有跨性别者或是性别认同与出生时的指定性别不同的人,然后有时还可能包括那些只是性别表达和其指定性别不一样的人(Julia Serano, Whipping Girl, 好像是第一章还是第二章),且如今比前者常用许多。这样说来英语中这两个词不同。但中文里“变性人”虽说是transsexual一词的直译,但是这一词在作为英文翻译之前本身是不是在中文里已经有了意思?而且我不知道是只是我这么觉得,但是这词好像在中文里相较于“跨性别者”好像贬义的意思更大,而我感觉transsexual相比transgender则没有这么强的贬义感觉?这样说来变性人的条目现在直译英文百科也许有些不妥?--LT1211留言2022年7月29日 (五) 00:34 (UTC)回复
(-)反对变性是指一种改换身份性别的客观行为,但改换后性别认同不一定发生变化,如因为谋生被迫更改性别表现、身份,再比如被强制变性的南非军人,他们认同为男性,不是跨性别者。而跨性别是自身性别认同与原生理性别不一致,具有更多的主观意义。--Hzt0208042508415531 tw留言2024年2月8日 (四) 15:48 (UTC)回复
(-)反对變性本身就跟跨性別不太一樣,甚至可以是互斥的,本身就可以放在兩個條目做討論。變性更像是透過性別肯定療程過渡性別的人,不像跨性別可以在沒有醫學過渡的情況下自我認同。在英語中,酷兒一開始也是帶有貶義。在中文中,人妖一詞也未被移動。如果覺得變性不妥,應該把它更名transsexual,而不是直接刪除。--S59112024留言2025年2月4日 (二) 21:07 (UTC)回复

参,注上标混用

[编辑]

请编者注意参考与注释的区别,谢谢。--Hzt0208042508415531 tw留言2024年2月8日 (四) 15:50 (UTC)回复

关于跨性别条目之后修改的想法

[编辑]

我从2022年开始编辑维基百科时,就一直想着有朝一日有空了要把跨性別这一条目给好好地修正一番。但是编辑得越多越意识到这会是个巨大的工程,而且现实中的事情越来越多,学习、工作和组织本地跨性别社群的事情占满了日程。今天我又看了看这一条目,发现它跟两三年前比起来其实差别还是不大。我想我可能最好就在这里列一个我个人想要如何修改这一条目的想法,然后我之后有空没事就修改一点好了。这样一来其他要编辑这一条目的编者可以参照,二来要是我哪里改的有问题大家也可以更容易地指出来。

先综述下:我觉得这一条目目前最大的问题有两个,1. 太多是直接从英文条目直译过来,2. 条目后面部分有太多的观点或者缺少参考的内容。第二条在全文大幅修改后一定会有所好转,而第一点我觉得难处理很多,因为关于中文圈跨性别的文献相较于关于欧美跨性别者的文献要少很多很多。

而具体到每一章节,我的想法如下:

  • 条目综述:这里作为条目综述是合格的,但是缺少关于中国/中文跨性别者的信息。
  • 术语及定义:这里也是缺少关于中文圈跨性别者的信息。尤其是在“变性及其跟跨性别的关系”一节下,没有在中文语境下“变性”--> “跨性别”这一用词转换的讨论。
  • 历史:我觉得这个需要和英文页面一样,开一个单独的“跨性别历史”出来,然后加一个参见模板。除此之外也是缺少中文圈跨性别者的信息。
  • 医疗保健:这一章我觉得目前来看还行。
  • 跨性别运动员:问题同《历史》一章。
  • 社会与文化关系:这一章需要扩充。而“各地民间反应”一节和“跨性别恐惧”一节我觉得可以收到同一节下,叫做“对跨性别者的支持和歧视”就可以了。这一节的内容可以包括链接到维基百科上其他相关页面的参见模板,以及对相关支持与歧视的综述。
  • 法律:一样需要扩充。处理方式我觉得也可以是连接到其他相关页面的参见模板+综述的办法。
  • 组织与文化:同“法律”。
  • 媒体形象:我觉得应该收到“组织与文化”一章下。

最后,我想问问其他希望或者正在编辑跨性别相关页面的编者们,你们想设一个Telegram群组,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起来组织编辑了吗?我也可以问问几个是学性别研究的组织者关于中文圈跨性别者的文献有哪些,或者把北雁书也拉进来。@Hzt0208042508415531 tw @AnnaBeiyan

或者我们都加到你之前成立的那个Telegram群组里@静魔魔女?--LT1211(讨论|贡献) 2025年1月17日 (五) 23:13 (UTC)回复

请私我telegram账号--a'4 d8 e8 a'4 g'4 a'4 g'8 e'8 a'2 2025年1月19日 (日) 15:37 (UTC)回复
哦没事了我有点混乱--a'4 d8 e8 a'4 g'4 a'4 g'8 e'8 a'2 2025年1月19日 (日) 15:43 (UTC)回复
其他人有興趣加入的話請問應該如何進行?--Pichu Chen留言2025年1月20日 (一) 01:11 (UTC)回复
可以私信联系我。--AnnaBeiyan留言2025年1月20日 (一) 13:12 (UTC)回复
不好意思,我不確定要怎麼私信……--Pichu Chen留言2025年1月20日 (一) 15:06 (UTC)回复
我是在回复LT1211,私信的话我指的是这个“Special:电邮联系”。--AnnaBeiyan留言2025年1月21日 (二) 08:12 (UTC)回复
她那个群我自己也没加,你私信我没用啊,如果哪天我再说吧。--AnnaBeiyan留言2025年1月21日 (二) 09:09 (UTC)回复
好,本人有意參與--Lory H.(VTC吹滅別人的燈,並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別人的路,也不會讓自己行得更遠。 2025年1月29日 (三) 01:17 (UTC)回复
本人從不知道幾年前就有在觀察跨性別和與之相關的性小眾條目,那時候大家往往偏向將指派性別翻譯成生理性別,即使許多條目往往是從英語維基百科中照搬而來,這些文字也與英語維基百科存在歧義。
其他的條目還有間性人相關的詞彙叫做雙性人,但是雙性人往往是具有誤導性的。我相信還有許多條目在用語上存在不準確性(亦或者是過時的)的地方需要做修改,但這樣往往需要對條目進行大規模刪改,這在我現階段是做不到的。--S59112024留言2025年1月29日 (三) 04:04 (UTC)回复

術語跨性別的歷史

[编辑]

中文跨性別是誰發明的,誰想出來的?--Ss569768留言2025年2月23日 (日) 04:09 (UTC)回复

另外,我還有個疑問,transsexual在現今已經被雨傘化了,與transgender更為相似,為何變性人作為穩定翻譯不能被雨傘化和重新解釋,非得要當做與transsexual不同的詞彙?--Ss569768留言2025年2月23日 (日) 04:53 (UTC)回复

计划大改

[编辑]

本人已通读整篇条目,认为该条目通过简单编修已无法达到改善效果——私以为应当大规模重写m(_ _)m并对此进行实践

作为一名普通的mtf,我希望能把这篇条目做好,也希望各位跨和友跨们能聚沙成塔,毕力登峰,争取把该条目建设成典范条目,让更多跨的遭遇能被看见(*/ω\*)

Vive la vita--KurGenera(留言) 2025年4月13日 (日) 05:34 (UTC)回复

另外希望各位提出疑问或能够斧正一番,在此提前致谢--KurGenera(留言) 2025年4月13日 (日) 05:35 (UTC)回复
另提出以下几个大改意见:
  • 全文编修
  • 清理注释,使其符合维基标准(参考典范条目)
  • 参照多语言来源建构
  • 保留其余语言来源以确保中立性(?)
--KurGenera(留言) 2025年4月13日 (日) 08:13 (UTC)回复
积压工作太多,9月份再试试看¯\_(ツ)_/¯--KurGenera(留言) 2025年5月6日 (二) 00:09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