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空鼻症候群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添加话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醫學专题 (获评未评級中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醫學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医学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空鼻症候群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6月11日 (一) 12:51 (UTC)回复

有没有考虑“空鼻症”这么复杂病症病理是“二氧化碳超标”可能?

[编辑]

空鼻症带来复杂躯体症状涉及的病症链条当前一般认为如下:鼻甲变空——吸气时空气变得更畅通无阻——每次呼吸基本都比较轻(这个实现机制应该是神经机制的自动反馈导致)。

那么这个过程会伴随着血液中氧气降低及其二氧化碳升高。

人体对于氧气不足其实并不太敏感(应该也不少人测过血氧,血氧监测很方便),比如生活在青藏高原并不会有很明显的不适(相对于达到严重或较严重空鼻症程度级别)。

然而人体对于二氧化碳超标则非常敏感,同时在很多医院(乃至很多三甲医院)二氧化碳指标检测需要通过动脉血气分析十分麻烦(抽动脉血比常规的抽静脉血麻烦非常多;也容易成为检测盲区)。这样的超标二氧化碳会成为人体“内源性的实时性的广义麻醉剂”。--Moonlight005留言2025年5月12日 (一) 09:49 (UTC)回复

严重或较严重空鼻症患者可跟帖讨论并尽快做下“血液二氧化碳检测或者监测”(现在一些大医院有“经皮二氧化碳监测”可以无创检查该项目了)。
精准诊断跟精准治疗往往都需要基于“病理明确”基础上吧,故而真实的病理链条是否如此应该非常重要!期待能引起重视!--Moonlight005留言2025年5月12日 (一) 09:5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