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疫苗可預防的疾病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添加话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醫學专题 (获评未评級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醫學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医学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建議更名:“疫苗可預防的疾病”→“疫苗可預防疾病”

[编辑]

疫苗可預防的疾病” → “疫苗可預防疾病”:Q7X3L9Z表示「疫苗可預防的疾病」是公共衛生專有名詞(8588036785880601),但我查到的WHO兩份文件的缩略语部分都是寫VPD為「疫苗可预防疾病」[1][2]WHO官網的疫苗是否安全?也使用「疫苗可预防疾病」,2020年的WHO文獻也是使用「疫苗可预防疾病」[3][4],而且香港特區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有一個科學委員會就叫「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5],由此可見「疫苗可預防疾病」才應是公共衛生專有名詞。而論在中文學術文獻的使用量,「疫苗可预防疾病」(百度学术:487Google Scholar:2890)也比「疫苗可预防的疾病」(百度学术:7Google Scholar:104)高。HanTsî留言2025年2月2日 (日) 12:36 (UTC)回复

似乎不加“的”的名称更常用,(+)傾向支持移动。(...) 吐槽:不论是否加“的”,这一词都显非“专有名词”(英语也很显然并不大写),要说也是说“公共卫生术语”。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2日 (日) 12:59 (UTC)回复
乐词网 學術名詞 新聞傳播學名詞 vaccine-preventable disease {=VPD} 疫苗可預防的疾病。但学术文献、网页中,“疫苗可預防疾病”更多。起初也觉得有‘的’歧义会更小,但从广泛文献来看,没有‘的’也不会引起专业用途上的歧义,普通句子可选有‘的’版本,同一篇文章两者并存也很常见。--YFdyh000留言2025年2月2日 (日) 14:02 (UTC)回复
看起來沒問題,再等個幾天移動(分類記得一起)。——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2月2日 (日) 19:51 (UTC)回复
暫時(-)反对,見Category talk:疫苗可預防的疾病#建議更名@Q7X3L9Z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3日 (一) 05:43 (UTC)回复
这不就是开篇的理由,“见”似乎意义不大,请明确您的理由。--YFdyh000留言2025年2月3日 (一) 06:01 (UTC)回复
@YFdyh000主要是我認為這事情最好先讓Q7X3L9ZHanTsî他倆在這商討一會,然後我們再通過他倆商討期間的發言再判斷具體的處理為何,否則我擔憂這會引發移動戰。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3日 (一) 09:38 (UTC)回复
如前所述,混用是常见、被允许的。反对理由之三的澳门行政法規有‘的’属实,但澳门新闻局、卫生局的文章有“疫苗可预防疾病”[6][7],澳门卫生局接種制度指引写“疫苗可預防疾病”[8][9]。理由之二,也见site:info.gov.hk 疫苗可預防疾病。因此Q7X3L9Z所举证据并非合理理由。--YFdyh000留言2025年2月3日 (一) 06:09 (UTC)回复
還有公務員事務局電子辭彙中的「疫苗可預防的疾病」。如您所提到的,樂詞網也是採用帶「的」的名稱,WHO則有將二名混用。如果兩個名字都有正式使用,我看不妨將「疫苗可預防疾病」作為別稱。--Q7X3L9Z留言2025年2月3日 (一) 06:23 (UTC)回复
正式医学场合我认为无‘的’版本更多,而科普文章等传媒界,有‘的’版本多一些?--YFdyh000留言2025年2月3日 (一) 06:36 (UTC)回复
可靠来源中“疫苗可預防疾病”更常用,这就意味着可靠来源不太认为这一词的歧义影响(这些来源的)读者理解——当然,也许可以说很多可靠来源可以靠上下文语境来取消歧义,但我同样认为作为百科全书标题,“疫苗可預防疾病”同样不可能被理解为一句话。( π )题外话:前段时间的另一个标题讨论,可靠来源几乎全加引号,且我认为确实不加确实将造成歧义的标题,最终却使用了可靠来源罕见的、无引号的名称。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3日 (一) 06:16 (UTC)回复
“同样不可能被理解为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不存在歧义吗。我认为字面可存在歧义,但专业场景下的常用性已使歧义问题可忽略。--YFdyh000留言2025年2月3日 (一) 06:38 (UTC)回复
虽可被理解为一句话,但这种含义的“疫苗可预防疾病”(Vaccines can prevent diseases.)不可能成为百科全书介绍的主题。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3日 (一) 06:40 (UTC)回复
未必不可能成为争议话题或宣传口号。--YFdyh000留言2025年2月3日 (一) 06:44 (UTC)回复
@YFdyh000:所以你知道为什么我强调需要标点了吧?前几天也遇到一个“大法院”的讨论,我提到英语有正词法区分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而中文没有。古代汉语靠专名号,现代汉语靠书名号和引号区分专有名词(当然绝非所有专有名词都必须加标点,一般的人名地名都不加;具体要看可靠来源用法)。(如果是争议话题,一般不会以“某一观点”命名,而是命名为“对疫苗是否可预防疾病的争议”;)如果条目是介绍宣传口号,那我会强烈认为应加上引号命名。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3日 (一) 06:53 (UTC)回复
如果是重定向──不过好像没多大关系。“可能成为”作判断标准也许有点奇怪,不是普通人的常识。很少见到条目标题有引号或书名号的,对于各种书名和口号。--YFdyh000留言2025年2月3日 (一) 07:09 (UTC)回复
@YFdyh000:书名号很少见是由于社群共识如此(命名常规的要求),我不寻求推翻该共识,但不能说带书名号不合理,事实上(至少大陆出版的)几乎所有百科全书、方志等对介绍作品的条目都带书名号;对引号无命名常规之类的共识,不过对口号加引号我反而不那么肯定,毕竟传统工具书也不太介绍口号(无从参考),且引号在应用上的“强制性”也远不如书名号那样强,只是考虑到类似的问题,我初步感受是应当加引号命名。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3日 (一) 09:17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