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東山祐靈宮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添加话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Outlookxp在话题“喪失標題的.臺灣時報報導”中的最新留言:1天前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喪失標題的.臺灣時報報導

[编辑]

〔記者周為政員林報導〕座落彰化縣員林鎮南東里圳岸頂祐靈宮供奉的石佛公,不但有二百多年歷史,而且不論石佛公來歷或建廟經過,都富有傳奇性,是一座膾炙人口的鄉間廟宇。  石佛公主委方萬賀說,據廟誌記載,相傳在中國清朝乾隆年間,彰化縣東山庄(現今員林東山)郊外,每到夜晚,居民在圳岸頂經常見到閃閃光芒,民眾前往查看,未發現任何人跡,有一日,庄內一名乩童﹁起乩﹂,乩童說,他是石佛公附身,希望庄民在毫光展現處挖掘,庄民依囑咐在該處挖掘六尺深,發現有一粒三尺二(經丈量為二尺八)奇石,上面刻著﹁石陀佛﹂三字,石佛公遂扶乩吩咐庄民,若能虔誠膜拜,必能保佑庄民平安,從此,庄民若遇瘟疫,就到石佛公祈求﹁爐丹﹂,回家後將爐丹加入開水服用即癒,若逢困境前往祈求,必能指點迷津,方主委說,石佛公還會出靈籤解決困難,但不出大家樂的牌支,另外,石佛公更喜歡收養子女,協助教誨義子、義女,因此,石佛公顯靈事跡遠近馳名,為台灣三聖公之一。  祐靈宮會計江華陰說,台灣文獻會也記載,日據時代,即民國七年(公元一九一八年),石佛公的香火經一名張姓信士傳到南投縣魚池鄉東光村(原名木屐寮)建廟奉拜,取名﹁祏靈宮石佛公﹂,與員林東山祐靈宮遙遙相望,多次回到員林祐靈宮謁祖進香。  鎮民代表江瑞演說,石佛公在台灣光復前只是圳岸邊的一間小石庵,光復後經地方人士多次募款重修,民國六十六年間,由江其華發動善男信女樂捐蓋廟及入火安座,翌年,由江坤賢、江再信等人籌組成立管理委員會,招募信眾、會員,並請示石佛公,擇定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日為石佛公聖誕千秋。  江瑞演說,七十八年,管理委員會改選,由方萬賀當選主任委員,重組委員會,積極招募信徒,從事各項公益事業,祐靈宮遂成為東山地區民眾宗教信仰和庄民休閒中心。  八十四年,祐靈宮會員大會通過改建三川式門樓,由主委召集總幹事、會計、總務及監務等委員多人,共同籌劃興建事宜,經二年多的籌建,八十六年十一月發包,八十七年十月完工,主要以三川式門樓為中心,將周圍環境綠美化,同時設置民眾休憩活動場所,提供老人聊天泡茶地方,保護樹齡二百餘年的龍、鳳大榕樹,讓後代子孫了解過去的歷史。  江瑞演說,目前的祐靈宮管委會由方萬賀領軍,幹部是:會計江華陰,總務林火順、林文,總幹事黃家富,副主委江坤賢、黃東木。 發佈日期: 2009-02-21--Outlookxp留言2025年8月7日 (四) 00:55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