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論自願爲奴
Discours de la servitude volontaire | |
---|---|
![]() | |
原名 | Le Discours de la servitude volontaire ou le Contr'un |
作者 | 艾蒂安·德·拉博埃西 |
类型 | 論証作品 |
出版資訊 | |
页数 | 38-58 |
中文譯本 | |
譯名 | 論自願爲奴或反一夫 |
《論自願為奴》(法語:Le Discours de la servitude volontaire ou le Contr'un,直译:「論自願奴役或反一夫」)是艾蒂安·德·拉博埃西的著作。該書以拉丁文部分出版於1574年,以法文全文出版於1576年。其時作者年方十六、十八歲[1]。
這篇文字是一篇針對暴政的簡短控訴,鑒於其作者之年輕,其博學與深度令人驚訝。這篇文字提出了對任何權威統治人民的正當性問題,並試圖分析人民服從的原因(即「統治-奴役」的關係)。
拉博埃西論點之獨特性在於,與許多人相反,他主張奴役是出於自願,而非強加於人。若非如此,如何解釋少數人便能迫使其他所有公民如此奴性地服從?實際上,一切權力,即使最初係以武力強加,也無法缺乏社會中某部分成員或積極或消極的配合而長期統治與壓榨社會[2]。對拉博埃西而言,「那就堅決不要再服從。你們便自由了。」[3][來源請求]
作品
[编辑]![]() |
《論自願爲奴》中發展出的顛覆性論點之力量從未消減。即使稱之爲無政府主義者的觀點可能係時代錯置,其論點今日仍迴響於自由意志主義對權威原則的思考中。這位來自薩拉拉卡內達的年輕人文主義者尋求一種方法解釋其時代暴政的令人驚訝且悲劇性的成功。拉博埃西偏離了傳統的路徑,將注意力集中於失去自由的臣民而非暴君身上。他提出了一個令人不安的問題:
為何如此多的人、如此多的市鎮、如此多的城市、如此多的國家,有時竟忍受一個唯一的暴君,而他的權力只來自於他們賦予他的權力?
為了避免審查制度,例子取自古典時代,但反思實則針對當時,針對法國這一君主制權力不斷加強的國家。
拉博埃西論點的獨特性完全體現在「奴役」與「自願」二詞的悖論結合之中。他在此建立了一個包含其從出現因素到維持因素的奴役模型。
這是一種觀點。拉・博埃西在陳述其論點時,並未將自己置於思想導師的位置,也未自認掌握真理:那些宣稱掌握真理者其實正是掌控者。真正的真理,是人們對文本的獨特理解;要達致自由,便不可成為主宰,也不可成為奴僕。《論自願爲奴》邀請我們進行一種懷疑式的相對主義思考[來源請求];這是一個認知觀點問題。
- ^ BNF. Discours de la servitude volontaire. catalogue.bnf.fr..
- ^ Xavier Bekaert. Anarchisme, violence et non-violence: Petite anthologie de la révolution non-violente chez les principaux précurseurs et théoriciens de l’anarchisme. 布魯塞爾-巴黎: Le Monde libertaire - Alternative libertaire (Belgique). 2000年3月: 76. ISBN 978-2-903013-93-6, 2-903013-93-4 请检查
|isbn=
值 (帮助) (法语). - ^ Étienne de La Boétie. Discours de la servitude volontaire. lemonde.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