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簪無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簪無名

趙勇[1]

篷舟過遮雨停,晴或情?欲將真心化伴水,流入樂(yuè)河作情游,一簪輕卻含情,意其中,無名也甘長相久,無枷亦願終生隨。春柳又蔭塘前,草木枯盛幾次?縱使待君生生世,望君莫忘苦哭泣。[2]

註解

[编辑]

注释:诗人是宋朝皇室宗亲[3],曾居住颖州东南[今亳州地界]伴随北宋灭亡,被迫南迁至临安[今杭州]宋孝宗时期,曾参加隆兴北伐,无奈最后兵败失利,为此大感失望,此后便隐居会稽。这首诗是他在初到临安所创,借对佳人思念和情感来比喻自己对故土的思望,由于其并不活跃社会和官场,诗词并不流传,这首簪无名被收录在《嘉兴诗百首》之中。由于年代久远,其详细信息难以得知。

參考資料

[编辑]

《嘉興詩百首》

外部連結

[编辑]
  1. ^ 心有「若使天下四海歸,縱使挫骨又何妨」大志,卻未能實現
  2. ^ 佚名. 嘉興詩百首. 
  3. ^ 趙勇,趙宋皇室宗親,曾經參加隆興北伐,相關記載較少,僅能從其家族遺留下來的傳記略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