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田世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田世棣(1925年2月24日-2018年9月16日),河北省定兴县人,语言学工作者,曾任西北民族学院(今西北民族大学)教授。长期从事面向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的汉语教学及教材编写工作,参与西北民族学院初期的创建与发展。

生平

[编辑]

田世棣出生于1925年2月24日,河北省定兴县百楼村人。1937年,随家人迁居北平(今北京市),先后就读于吉祥胡同小学和北平大同中学。1943年,他在北平华北农业合作人员养成所学习,1944年前往河南虞城县短期工作,后返回北平。

1945年初,为寻找工作机会,他前往西安、兰州、天水等地。期间曾短期加入中國國民黨组织的抗日青年军,并于同年3月进入国民党第八战区政治大队担任文书职务(未授军衔)。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返回北平。

1946年9月至1948年,他就读于北平师范大学(今北京师范大学)。1949年春,经北京市三区区委推荐,进入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学习。1950年3月,他随西干大队前往西北,支援西北地区干部调配,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担任教务处干部。

在西北民族学院的工作

[编辑]

1950年,田世棣调入新成立的西北民族学院,参与学院创建工作。他曾任学生会专职干部、干训部成员。1951年至1952年,随学生赴甘肃临潭县参加土地改革工作,担任工作组文书。

1952年起,他转入汉语言文学系,专注于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的汉语教学,长期担任维哈班班主任及汉语教师。田世棣根据少數民族学生的语言特点,总结教学经验,编写了多种适用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的汉语教材。

他曾在《中国语文》杂志发表《教少數民族同学学习汉语文的几点体会》(1954年第1期)。此后多年间,编撰《汉哈对照词语四万余条》《普通话三千个常用词汇表》《维哈学生混淆词语500例》等资料,提升了教学系统性。他还主编并校订了《讲读》《口语》等现代汉语教材。

1979年后,田世棣相继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包括《关于维、哈族学生误读普通话词语的调查研究》《维、哈族学生常混淆的汉语词语五百例分析》《谈谈我院维、哈族学生使用的汉语教材》等。他亦曾在《甘肃日报》《西北民族学院校刊》等媒体发表有关民族语言教学与民族生活文化的文章。

1986年,因其论文《关于维、哈族学生误读普通话词语的调查研究》获甘肃省语言学会颁发的“语言学科研成果奖”,并以《维、哈族学生常混淆的汉语词语五百例分析》获《语言学耕耘奖》。1989年12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授予其《长期从事民族工作荣誉证书》。

文化大革命时期及其后

[编辑]

文化大革命期间,西北民族学院一度停办,田世棣被下放至甘肃省迭部县洛大公社中学任教三年。此前,他亦曾因个人历史问题受到政治审查,包括1940年代在国民党第八战区短期任职、申请加入国民党的记录等。在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的历史问题清查中,有关部门最终对其早年经历作出结论,认定为“一般政治历史问题”,予以平反。

1973年,西北民族学院恢复办学,田世棣重新回校任教,后任汉语言文学系维汉语言教研室主任。1980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1月正式离休

晚年

[编辑]

1996年,田世棣随家人移居深圳。2018年9月16日于深圳病逝,终年94岁。

参考资料

[编辑]
  • 西北民族大学校史资料
  • 《中国语文》1954年第1期
  • 甘肃省语言学会奖励通告
  • 《甘肃日报》历史档案
  •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颁发证书记录
  • 西北民族学院校刊文章存档

Category:中国语言学家 Category:中国教师 Category:西北民族大学教授 Category:中国共产党党员 Category: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Category:中国人民大学校友 Category:定兴人 Category:1925年出生 Category:2018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