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李春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春祈

[编辑]
李春祈
出生1947年5月18日
臺灣臺南縣北門鄉
逝世2002年10月16日
臺灣高雄市
国籍中華民國
教育程度國立臺灣藝術學院國畫組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結業
职业水墨畫家
奖项1968 全省美展第二名(第一名從缺)

1969 第一屆台北市美展第二名 1969 第一屆台北市美展第二名 1977 第八屆全國美展第四名 1978 南部美展南部獎 1979 全國水墨創作獎 1979 全國公教人員專業組國畫第二名 1988 高雄文藝獎

1989 中國文藝獎

李春祈(1947年5月18日-2002年10月16日),臺灣水墨畫家。出生於臺南縣北門鄉,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科國畫組。擅長山水、花鳥、水墨與書法創作,致力於融合傳統筆墨與現代構成理念,為戰後臺灣水墨畫發展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

生平

[编辑]

李春祈出生於臺南縣北門鄉雙春村。幼年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童年體弱多病,五歲始能行走,生活環境艱苦,養成其堅毅獨立與刻苦耐勞的性格。早年即對繪畫表現出濃厚興趣,受外祖父製作黏土玩具的啟發,開始嘗試塗鴉與捏塑,顯現藝術天分。

中學時期就讀佳里北門初、高中,受美術教師陳基隆與郭源下啟發,開始參與學生畫展。1970年自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科國畫組畢業,隨即任教於高雄市壽山國中,從事美術教育工作,並在社教館授課,培育眾多藝術人才。

自1979年至1991年間共舉辦十一場個展。其作品多次獲得全省美展、全國美展及國內外邀展肯定,部分作品為國立臺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台中市立美術館、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共二十六部代表作品。其創作以水墨畫為主軸,融合書法線條與攝影構圖觀念,展現地域風情與現代表現手法。

李春祈晚年居住於高雄市,潛心創作,風格漸趨簡練。2002年因病辭世,享年55歲。

啟蒙與師承

[编辑]

李春祈早年便熱愛丹青翰墨,求學期間專注繪畫,進入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後,受教於傅狷夫、胡克敏、金勤柏等名師。在傅狷夫的教導下,他吸收奔放筆墨與奔騰水勢的表現技巧,並嘗試轉化臺灣在地風土與個人情感為創作素材。

他曾於1968年以〈秋晨〉榮獲第二十三屆全省美展國畫類第二名(第一名從缺),為藝專期間重要創作成果。創作靈感多取自自然與寫生體驗,主題包括山水、花鳥與地方景觀。他亦兼習書法與篆刻,作品中可見融合線條表現與筆墨氣韻的美學追求。

創作風格

[编辑]

中國水墨畫常以臨摹為入門之基礎,李春祈的創作風格亦由臨摹傳統筆墨形式出發,逐漸推陳出新,形成個人特色。他主張從生活中取材,強調寫生精神,並融合現代構成與攝影觀點,建立獨特筆墨語彙。其作品題材涵蓋故鄉情懷、自然景物、城市風貌,並透過濃淡墨色、虛實佈局及現代設色技巧,展現樸拙與詩意交融的風格。

內容主題

[编辑]

李春祈水墨山水多描繪岩石樹林,搭配雲煙水流、亭榭人物等景致,皆源自生活體驗與故鄉記憶。他擅以清雅脫俗筆墨描寫廟宇、鹽田、碧海、防風林等,代表作如〈關渡所見〉(1995)、〈巫溪尋幽〉(1997)、〈鹽垵憶舊〉(1998)、〈茶鄉紋窗〉(1999)等,皆展現對自然物象的細膩觀察與現代詮釋。

佈局

[编辑]

其山水構圖運用《古畫品錄》之「經營位置」與《林泉高致集》三遠法,融合宋人空靈超逸風格與現代攝影特寫視角。代表作如〈台北印象〉(1992)、〈濱江曉色〉(1996)、〈秋月涼如水〉(1999)等,構圖簡潔有力,詮釋主題鮮明,尤以〈古城暮色〉呈現詩意與現代交融的境界。

造形

[编辑]

李春祈筆法果決、線條剛健,常以一筆到底的粗線勾勒竹林或樹幹,展現剛柔並濟的畫面張力。如〈竹林晴曉〉(1998)、〈明月松間道〉(1999)、〈家鄉紋窗〉(1999)等,皆以筆觸展現自然形貌與畫家性格。他喜著格子襯衫,其作品線性構成亦呼應其正直剛毅的個人特質。

設色

[编辑]

其設色延續傳統「墨不礙色,色不礙墨」之原則,或淡雅或重染,皆視畫面意境決定。〈秋聲〉(1987)以墨為主,黃點染輔,展現典型設色理念;〈秋熟時節〉(1999)則反轉以重彩渲染畫面,再以墨勾勒輪廓;〈古城暮色〉以濃墨勾勒椰林,搭配淡墨與紅綠相間的色彩層次,畫面空靈且具現代感。

意境

[编辑]

李春祈創作追求王國維所言之「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以自然觀察與內心情感融合於畫境之中。〈悠然自在〉(1999)與〈白水繞東城〉,皆以簡約景物呈現深遠意境;〈防風林暮色〉、〈明月松間照〉等則以粗線與淡墨渲染交織,營造陽剛與陰柔相揉的詩境。

花鳥畫

[编辑]

其花鳥畫以沒骨寫意呈現,融合生態觀察與故事性構圖,代表作如〈睜一眼閉一眼〉(1997)、〈月夜獨白〉(1997)、〈各有所思〉(1998)等。特別以愛貓「蒙奇」為主角創作〈憩〉、〈待機〉、〈若有所思〉等,生動描繪動物神情,並融入私人收藏文物,營造生活化的審美經驗。

書法與用印

[编辑]

李春祈深研書法,精通楷、行、隸、篆各體。其書法線條圓潤堅實,富金石之趣,尤以行草筆勢靈動流暢。書與畫風格一致,皆體現其剛正個性與溫厚心境,貫徹「書畫同源」之理念。

生平年表

[编辑]
  • 1947年:台南縣北門鄉人,1947年生
  • 1968年:第二十三屆全省美展第二名(第一名從缺)
  • 1969年:第一屆北市美展第二名
  • 1970年:國立台灣藝術專科畢業,任教高雄市壽山國中
  • 1971年:作品入藏國立台灣藝術館
  • 1974年:第八屆全國美展第四名
  • 1977年:南部美展南部獎
  • 1978年:獲全國水墨創作獎
  • 1979年:全國公教人員專業組國畫第二名;第一次個展於高雄新聞報畫廊
  • 1980年:第二次個展於高雄八大畫廊;首度應邀講座歷屆全省美展前三名作者聯展;應歷史博物館 邀請參加中、日、韓美術交流展
  • 1981年:中國青年美展・第十六屆亞洲亞細亞美展;紐約文經協會美展・巴黎中國現代繪畫趨向展;第三次個展於台中圖書館
  • 1983年:第三屆高雄美展邀請展出
  • 1984年:全國美展歷屆獲獎作家聯展於國立藝術館;全國百位作家聯展於台南文化中心;第二屆高雄美展邀請展出
  • 1985年:第四次個展於高雄市文化中心至美軒
  • 1986年:全國美展、應歷史博物館邀請參加榮民畫展
  • 1987年:中國文藝獎章,應邀赴中、韓文化交流展・全國名家展
  • 1988年:高雄文藝獎・母親節畫菊花特展・第五次個展於台中文化中心
  • 1989年:中國文藝獎章
  • 1990年:積韻藝術中心個展・全國美展得獎作家聯展;高雄中正文化中心個展
  • 1991年:個展於台南梵藝術中心
  • 1992年:大阪旅遊寫生・全國美展得獎作家近作展
  • 1993年:高雄市立美術館文化中心個展
  • 1994年:高雄市立美術館藝文大樓特展
  • 1996年:應邀國立台灣藝術學院校友・大陸旅遊
  • 1997年:全國名家書法展於台中・歐洲旅遊並參觀各大美術館
  • 1998年:個展於飽蘆美術館・大陸旅遊寫生
  • 1999年:個展於高雄中正文化中心至美軒;參與編製《美哉高雄》;臺灣鄉情水墨畫展於沙尼亞博物館;臺灣水墨精英邀請展於台南永都藝術館;1999名家書畫展於歷史博物館;與台北對畫-水墨畫展於台北國父紀念館
  • 2002年:殁於高雄市
  • 2025年:至今共十六件畫作與書法作品,典藏於高雄市立美術館

曾任經歷

[编辑]

高雄市美展評審・全省學生美展評審・全國金輪獎評審・高雄市美術館典藏委員・高雄市文化中心評議委員・中華民國畫會會員・南部美術協會會員・憶載畫會會員

參考來源

[编辑]
  1. ^ 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作者資料. 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作者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