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曹斐
您提交的内容很可能并不适合维基百科。在2025年4月25日由Talimu0518 (留言)审阅。 在2025年4月25日由Talimu0518 (留言)审阅。最后由Talimu0518于6天前编辑。 | ![]() |
您所提交的草稿仍需改善。在2025年4月19日由Talimu0518 (留言)审阅。 如何改善您的草稿
| ![]() |
您所提交的草稿仍需改善。在2025年4月18日由Bosco Sin (留言)审阅。 如何改善您的草稿
| ![]() |
曹斐是一个1978年生于广州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主要为以影像、装置、虚拟现实等跨媒介创作,作品聚焦城市化、技术异化、个体与时代的关系。[1]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早期受珠三角开放文化与香港流行文化影响深刻。
家世
[编辑]成长于艺术世家,父亲为雕塑家曹崇恩,母亲为艺术教师廖慧兰。[來源請求]
教育经历
[编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早期受珠三角开放文化与香港流行文化影响深刻。[2]
艺术成就
[编辑]首位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个展的中国艺术家(2010年),作品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古根海姆美术馆等国际机构收藏。 2021年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时代舞台”个展,系统梳理其20年创作,成为国内首个大型回顾展。 2024年上海浦东美术馆“潮汐宙合”展览,呈现其近30年创作全貌,首次展出《疾飞》等新项目。 获得多项国际奖项,包括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2006、2016)、德意志证券交易所摄影基金奖(2021)等。
创作理念
[编辑]城市作为舞台:始终以“城市”为核心主题,关注“人、爱、感情”在技术洪流中的存续。 虚实交织:通过纪录片与虚构叙事的结合,如《亚洲一号》中的未来爱情、《红霞》[3]中的历史科幻,揭示现实的多重维度。 民间视角:主张以个体记忆重构官方历史,如“红霞”项目中工人影剧院的复刻,让普通观众“找回与时代的关联”。
參考資料
[编辑]- ^ https://view.inews.qq.com/k/20241201A03DP200?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Mariko Mori: Between Utopia and Reality》(MIT Press,2015)
- ^ 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art.china.cn/txt/2021-03/17/content_41500180.shtml
- ^ 曹斐的创作纪录片《红霞》https://m.bjnews.com.cn/detail/162295809414287.html
外部連結
[编辑]https://view.inews.qq.com/k/20241201A03DP200?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 https://m.bjnews.com.cn/detail/162295809414287.html 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art.china.cn/txt/2021-03/17/content_415001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