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张月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物简介

   张月楼(1880-1950),名之梁,子月楼,号汉黎。1880年(光绪六年)生于绍兴城内西小路。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在绍兴府学堂教书,与徐锡麟同事,共同创办《越郡公学》等。1903年4月,与徐锡麟、孙德卿前往日本大阪参观国际博览会,结识陶成章、龚宝铨以及钮永建等。由徐锡麟介绍入光复会。
   1913年(民国二年)6月,时任教育部视学的伍仲文到成章女校(位于绍兴南街,今延安路)视察,恰逢鲁迅省亲,校长陈子英遂邀请鲁迅参加,张月楼等陪同。《鲁迅日记》中记录:〝午后伍仲文来。 二十五日上午陈子英来。午后子英以名刺邀至成章女学校。少顷伍仲文至,冯季铭、张月楼从焉,同览学校一周[1]”。
   1914年(民国三年)9月,山阴县学堂(1902年徐锡麟和钱绳武等改蕺山书院为山阴县学堂)恢复附属初小校,校址设在东麓天王寺内。由张月楼兼校长。1917年1月1日,张月楼辞职。
   1929年(民国十八年)移居上海,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后移居到时为法租界的卢湾区顺昌路,1950年在上海逝世。

家庭成员

   张月楼育有13名子女。长子张焜(1902年-1965年),字伯康,1926年毕业于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浙江大学工学院前身)电机科,任职衢州八中、衢州中学,适高吉云。
  1. ^ 北京鲁迅博物馆. 癸丑日记(1913). 北京鲁迅博物馆.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