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COSMOSOMAS

坐标28°18′03″N 16°30′36″W / 28.30089°N 16.51011°W / 28.30089; -16.5101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COSMOSOMAS
基本資料
組織加那利天体物理研究所
坐标28°18′03″N 16°30′36″W / 28.30089°N 16.51011°W / 28.30089; -16.51011
啟用1998年
望遠鏡型式射电望远镜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experiment[*]
口徑2.5 米、​1.8 米
www.iac.es/proyecto/cmb/pages/en/former-cmb-experiments/cosmosomas.php

COSMOSOMAS是一項圓形掃描天文微波實驗,旨在研究宇宙微波背景的各向異性和星系在1-5度角尺度上的漫射。它由西班牙特內里費加那利群島天文研究所 (英語:Instituto de Astrofísica de CanariasIAC)於1998年設計和建造。它的名字來源於「中等角度尺度上的宇宙邏輯結構」,指的是宇宙微波背景(CMB)的波動。這個實驗源於之前特內里費島實驗的經驗,需要使用更小的角度尺度和更高的靈敏度。

該實驗由兩個儀器組成,COSMO15(12.7、14.7和16.3 GHz的三個通道)和COSMO11(10.9 GHz的兩手性線偏振)。這兩種儀器都基於圓形掃描天空策略,由一個60轉/分的旋轉平面鏡組成,將天空輻射引導到離軸抛物面天線中,該天線的尺寸在COSMO15中為1.8米,在COSMO11中為2.4米。無論是COSMO11的10–12 GHz和COSMO15的12–18 GHz的頻率範圍內,這些天線將輻射集中在基於低溫冷卻在20K(-253 C)工作溫度下的HEMT接收器上。 在COSMO15儀器中,訊號由一組三個濾波器分割,允許在13、15和17 GHz下同時觀測。因此,在這些頻率下,每天都會獲得四張覆蓋全部赤經與赤緯20度範圍的1度分辯率天空圖。

這項實驗最重要的結果是在英仙座分子雲中探測到了最乾淨地「旋轉的塵埃英语Spinning dust」。這些是非常小的塵埃顆粒,每秒可以旋轉數千萬次。如果它們有不對稱的電荷,它們可以像許多微小的偶極子天線一樣輻射。由於大塵埃顆粒的熱發射,這種雲在紅外波長下非常明亮,但預期這種類型的塵埃在微波波長下的發射很少。取而代之的是以22 GHz為中心的訊號的大幅度波動,比預期的訊號水準高出50倍。

參考資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