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6 (電影)
2046 | |
---|---|
![]() 電影海報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王家衛 |
监制 | 王家衛 |
编剧 | 王家衛 |
剧本 | 王家衛 |
主演 | |
配乐 | |
摄影 | |
剪辑 | 張叔平 |
制片商 | |
片长 | 129分鐘 |
产地 | ![]() ![]() ![]() ![]() ![]() |
语言 | 粤语 普通话 日語[3]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发行商 |
|
预算 | 1200萬美元 |
票房 | HK$6,147,095.00(香港) $1,444,588美元(北美) $19,271,312美元(全球) |
前作与续作 | |
前作 | 《阿飛正傳》(1990年) 《花樣年華》(2000年) |
《2046》是2004年上映的香港科幻浪漫劇情電影,該片為王家衛導演的第八部電影,靈感來自劉以鬯的小說《酒徒》電影由香港、法國、德國、義大利及中國合拍,梁朝偉、王菲、鞏俐、木村拓哉、章子怡及劉嘉玲主演。講述了1960年代的香港,周慕雲與蘇麗珍未竟的愛情,而使周慕雲以「《2046》」和「《2047》」為名寫下兩個充滿幻想的故事。[5]
《2046》於2004年5月20日在戛纳电影节上首映,並獲得金棕櫚獎提名;該作品為王家衛非正式三部曲的最終章,上承《阿飛正傳》及《花樣年華》。
劇情簡介
[编辑]1966年,周慕雲回到了香港,重新面對被他埋首了的過去。他遇上不同的女人,但經歷過情感的創傷使他的心變得麻木。他封鎖了內心無數被遺忘的記憶,不讓任何人接近。為了生活,他成為色情小說作家。機緣之下,他搬進了2047號房間,開始動筆撰寫一部名為《2046》的小說。小說中只要搭上了前往2046的列車,人們就可以找回失去的記憶。沒有人知道這是否事實,因為從來沒有人可以離開2046。一直到了西元2046年,那班神秘列車依舊定期的開往2046…
演員
[编辑]- 梁朝偉 飾 周慕雲:記者兼作家,本片主角和敘述者。梁朝偉再次扮演他在《阿飛正傳》和《花樣年華》中的角色。
- 巩俐 飾 蘇麗珍(黑蜘蛛):周慕雲在新加坡遇上的職業賭徒,自稱來自金邊。
- 木村拓哉 飾 TAKU:日本人,被派往香港結識了王靖雯,在周慕雲的小說中是2046列車的乘客。
- 王菲 飾 王靖雯:酒店老闆王先生的大女兒,她愛上了TAKU,而他的父親強烈反對這種關係。
- 章子怡 飾 白玲:住在東方飯店2046房的歌舞女郎,周慕雲的情人。
- 刘嘉玲 飾 咪咪(梁鳳英):《阿飛正傳》角色,在周慕雲的小說中是2046列車的女性機器人。
- 张震 飾 咪咪男友:鼓手,在周慕雲的小說中是2046列車的乘客。
- 董洁 飾 王洁雯:酒店老闆王先生的二女兒。
- 王琛 飾 酒店老闆王先生、2046列車車長
- 蕭炳林 飾 阿炳
- 通猜·麦金泰 飾 鳥
- 法里尼·張
- 繆非臨
- 袁富華
- 吳廷燁 飾 派對人士
- 张曼玉(特別出演) 飾 蘇麗珍:《花樣年華》女主角,周慕雲過去最愛的女人。
製作
[编辑]《2046》的構思可追溯至1997年,王家衛原計畫以兩部背靠背電影,呈現香港回歸前後的時代變遷。第一部作品暫名為《北京之夏》;而第二部則原構想為一部融合科幻與奇幻元素的作品,其靈感部分來自於三部19世紀的經典歌劇:《諾瑪》、《托斯卡》與《蝴蝶夫人》。這兩部影片原計畫由來自東亞各地的投資方與演員共同參與製作。[6] [7]
根據王家衛本人所述,《2046》的命名與核心概念直接源於1997年中國政府對香港提出的「五十年不變」承諾,其中「2046年」正是該承諾的最後一年。[8][9][10]王家衛指出,他希望藉由這部作品探討「承諾」這一主題:在人生中,是否真的有任何事物能夠歷經五十年而不變。他進一步引用哥倫比亞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名著《百年孤寂》作為靈感來源,特別是小說開頭對過去與未來交錯的敘述方式,啟發了他以未來年份為背景創作電影。王家衛並不追求寫實的未來景象,而是想營造一種帶有懷舊色彩的未來幻想,就如同一位1966年的人所想像的未來幻想,帶有漫畫般的風格與色調。[11][12][9]實際製作進程於1999年底啟動,當時《2046》與《花樣年華》同時進入前期籌備。不過,由於亞洲金融風暴影響,投資環境不穩,使得兩部電影的拍攝進度數度延宕。劇組曾赴泰國曼谷勘景,並拍攝了少量鏡頭,但隨著《花樣年華》進入正式拍攝階段,《2046》的進程一度停擺。
2001年,《2046》公布了首批主演名單,包括梁朝偉、張曼玉、王菲、張震及木村拓哉,之後又陸續加入章子怡與鞏俐。然而,由於資金未能如期到位、演員檔期衝突以及王家衛表示尚未「找到拍這部片的感覺」,電影拍攝計畫再度延後。他坦言此作需長時間的情緒與靈感醞釀[13],該電影曾一度延期至2002年2月開拍[14]。 2002年,王家衛的製片合作夥伴之一加入上海電影製片廠,使得《2046》需依照中國電影制度進行預審,這也迫使王家衛改變一貫「邊拍邊寫」的創作方式。根據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相關規定,劇本須事先通過審核後方可開機。最終,《2046》的劇本於2002年獲得核准,並於11月18日正式在上海開拍。[15][16]當年亦曾傳出趙薇參演消息,但其後被趙薇本人及經紀人否認。[17][18]
擔任美術指導的張叔平於2003年表示優於,《2046》的拍攝日數有限,停工時間反而更長。由於電影的時間背景橫跨1960年代與未來,因此在視覺設計上必須同時建構1966年的懷舊氛圍與2046年的未來意象。他指出這部作品在風格上力求與《阿飛正傳》與《花樣年華》有所區別。[19]
王家衛亦坦言,長期的拍攝過程對劇組成員是一大挑戰。要讓人長時間持續工作本身就很困難,由於因為演員陣容龐大,所以每個人都在努力發揮最好的一面。能夠一起工作五年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由於拍攝歷時多年,部分原定演員在過程中離開,亦有新演員加入,整體製作歷程充滿變動。在2003年SARS疫情爆發期間,劇組原計畫前往上海拍攝另一部企劃《手》,但由於香港實施出入境限制,無法成行,轉而留在香港拍攝。[8][20]此外,電影在上海市開機後亦發生劇照外洩與現場偷拍事件,王家衛對此表示不滿,並將責任歸咎於上海電影製片廠保安措施不力。最終,澤東電影公司決定撤換原先合作單位,改與另一家上海當地影視公司合作。[21]電影中的視覺特效由參與《駭客任務》製作的特效團隊負責。王家衛表示這對團隊是全新挑戰,因《2046》中的科幻時空並非真實的未來,而是主角心理世界的象徵,屬於復古未來式的想像,因此不能流於高科技的風格。這類設計缺乏過去可借鑑的經驗,導致製作耗時甚久。[22]
2004年初,王家衛帶領劇組回到香港進行《2046》最後階段拍攝,原計劃於3月底返回上海完成最終鏡頭。然而,當時香港所有攝影棚已被他人預訂,拍攝場地一時難以取得。由於時間極度緊迫,王家衛最終在2月底放棄原定在上海拍攝的部分,改於香港完成結尾段落的製作。電影最終於2004年4月底完成全部後製工作,趕及參加同年5月舉行的第57屆坎城影展。[23]香港取景的部分,則包含前域多利道警務處處所、前西環屠房、前太古漆廠、青馬大橋下層、前義德道政府宿舍、前新蒲崗裁判署及YMCA必列者士街會所。
阿飛正傳與花樣年華
[编辑]《2046》原定與《花樣年華》同時製作,然而由於後者的拍攝進度遠超預期,導致原定僅需兩到三個月完成的拍攝最終耗時甚久,直接影響《2046》的開拍時程。導演王家衛表示,劇組原打算在《花樣年華》完成後立即展開《2046》的拍攝計劃,並已初步安排演員檔期。然而因拍攝延誤,加上演員行程繁忙與檔期衝突,導致整體拍攝計劃需重新調整。此外,劇組原本預定於上海拍攝《2046》,卻因申請拍攝許可需時,加上在場景搭建與演員準備就緒之際又遇上SARS疫情,使得拍攝進度再度推遲。[24]
雖然兩者原本為彼此獨立的項目,但王家衛回憶,在曼谷拍攝《花樣年華》期間,梁朝偉與張曼玉所入住飯店房間的門牌號碼為「3-0-幾」後稱:「為什麼不乾脆設成2046呢?」這個原本只是玩笑的念頭,卻在心理層面上促成了兩部作品的聯繫。[25]自此之後,《2046》的結構逐漸圍繞此概念發展,故事內容也開始出現與《花樣年華》的交集,梁朝偉所飾演的周慕雲成為兩部作品間的關鍵角色。此外,《2046》原本構思中的主角是一位郵差,並非作家。
雖然《2046》經常被視為《花樣年華》的續集,但王家衛本人對此有不同的理解。在他的構想中,《2046》更像是一部交響樂作品,而《花樣年華》僅是其中的一個樂章。[8]同樣地,王家衛也指出《阿飛正傳》、《花樣年華》與《2046》三者實則構成一個更宏觀的敘事體系。曾表示,若將《阿飛正傳》和《花樣年華》視為《2046》中的篇章,則《2046》便是整個故事的完整體現。即使《阿飛正傳》原構想為上下兩部,而《花樣年華》的故事本可進一步延伸,但他認為即使某些內容在當下未被呈現,仍可透過另一部作品得以表達。因此,《阿飛正傳》、《花樣年華》與《2046》亦可視為一個非正式的三部曲系列,其中《2046》被視為最終章。[8]
選角
[编辑]繼《花樣年華》後,梁朝偉再度飾演「周慕雲」一角。王家衛表示,經歷與蘇麗珍的感情波折,以及在新加坡的那段痛苦日子後,周慕雲在《2046》中變得更加憤世嫉俗。他不再相信愛情與承諾,選擇獨居旅館,過著放逐自我的生活。王家衛指出,相較於《花樣年華》中含蓄、克制的情感描寫,《2046》更著重於探索周慕雲對「愛」的定義,蘇麗珍已不再是具體的人物,而是記憶中理想化的形象。他在情感上反覆將這個理想影子投射於生命中遇見的其他女性身上,使兩部作品在情感主題上形成鏡像關係[9]。此外,由於角色從一個極端轉向另一個極端,梁朝偉一度質疑角色是否仍是同一人。[9],並在訪談中指出,當王家衛要求他再次演繹周慕雲時,希望以全新的面貌來演繹這個角色。[26]
章子怡在片中飾演與周慕雲有情感糾葛的舞女白玲。王家衛表示,外界對章子怡的印象大多來自《臥虎藏龍》與《英雄》中的動作形象,但自己則認為她不止於此,尤其是對他在《我的父亲母亲》中演出的肯定。章子怡起初1960年代香港的舞廳文化並不熟悉,王家衛便提供大量參考資料,包括當時邵氏電影中的女性角色影片,並讓張叔平準備完整服裝,供她私下練習。[9]章子怡曾透露,光是髮型就需三個半小時打造,並由一位年逾六旬的髮型師使用蒸氣方式定型。由於拍攝現場沒有完整劇本,她只能藉由喝清酒度過等待時間。據她所述,演員每天只能在開工前拿到兩頁手寫劇本,臨時了解當日拍攝內容。[27]
鞏俐在片中飾演一位賭徒蘇麗珍,該角色與《花樣年華》中張曼玉所飾蘇麗珍同名,早在拍攝《手》期間,王家衛便向鞏俐提出飾演此角的邀請,鞏俐在五分鐘內便答應演出。為準備角色,她曾隻身前往澳門,實地觀察賭場環境與賭徒行為。王家衛陪同她造訪當地一家賭場,她每晚攜帶裝滿現金的手提包前往賭博,全程未攜助理同行,以保留角色準備的真實性。由於她所飾演的角色名為蘇麗珍,曾引發外界揣測是否因張曼玉中途退出而臨時新增角色。對此,澤東公司澄清,此角色為王家衛原先即規劃設計,並非為補位而生;兩位蘇麗珍雖同名,實則為性格與背景皆截然不同的角色。
劉嘉玲在片中重返她於《阿飛正傳》中飾演的Lulu,劇中亦提及張國榮所飾演的「無腳鳥」旭仔[28],王菲則飾演王靖雯,此一角色名稱即為她初至香港發展時所使用的藝名。王家衛解釋:「我認識王菲的時候,她就叫王靖雯。」,在劇中飾演的機器人角色亦是王菲從影以來的新嘗試。木村拓哉為劇中唯一的日本演員,亦為電影劇中劇的主角[29],他曾表示,拍片時常對王家衛的指令感到困惑,幸虧梁朝偉提供許多幫助,甚至鼓勵他。[30]
董潔於片中飾演王洁雯。為拍攝該場景,劇組於2003年年底封鎖上海长寿路桥,並重新粉刷橋兩側的建築物,然而,王家衛後來臨時決定放棄此場戲份,董潔在《2046》中的所有畫面最終亦被刪除。[31]
張曼玉以「特別出演」名義回歸飾演「蘇麗珍」,該角色在片中僅有一段鏡頭,外界亦曾傳聞王家衛有意增加張曼玉戲份,使其成為第三女主角,製片公司則予以否認,說明張曼玉僅為特別出演,鏡頭有限。據報導,張曼玉因檔期問題無法長時間參與拍攝,且不願重演《花樣年華》中的角色,但仍願與王家衛繼續合作。[32]
後製
[编辑]2003年,《2046》於上海四季酒店召開媒體見面會,主演梁朝偉、王菲、木村拓哉、張震及攝影師杜可風悉數到場。[33]
2004年4月,《2046》受邀參加第57屆坎城影展主競賽單元。時任影展主席吉爾·雅各布為促成該片在影展首映,要求導演王家衛須於期限前交付最終膠卷。不過,由於王家衛仍在進行剪輯,導致膠卷遲遲未送達。儘管演員與華語媒體已先抵達當地,主辦單位最終臨時宣布影片將延至5月20日當天才運抵。[34]依照慣例,主競賽片會先於首映當日早上舉辦媒體特映場。然而由於王家衛對剪輯版本尚有意見,一直修改到最後一刻,造成交片時間延誤。影展官方得知後緊急協調,將正式放映延至5月21日。[35]
雅各布在評估後決定力保該片參賽,但仍需徵詢當年評審團主席昆汀·塔伦蒂诺的意見。身為導演的塔倫提諾對王家衛的完美主義深表理解,表態願意代表評審團等待《2046》。[36]事實上,王家衛在登機前一小時才剛剪完首卷膠卷。當時整體結構仍不穩定,劇組無法確定版本是否完整。他回憶,有些原擬收錄的場景因尚未完成或不夠理想而臨時刪除,連帶影響整體架構。因此,《2046》成為坎城影展史上首部未經正式試映即直接於主競賽放映電影片。[37]
《2046》在媒體場刊獲得當屆最高分,曾被看好角逐金棕櫚獎。然而,最終於5月22日金棕櫚獎頒獎典禮中,評審團選出麥可·摩爾執導的紀錄片《華氏911》奪得首獎。[38]
影展結束後,王家衛又對電影進行部分剪輯調整。他表示變動幅度不大,主要調整場景順序、刪減鏡頭,以及改善聲音與音樂,並補全當時未完成的CG動畫。王坦言這是他首次使用CGI技術,導致製作過程出現許多難以掌控的變數。該片後於6月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公開播放約10分鐘片段,[39]並於10月在中國大陸正式上映。[40]
音樂
[编辑]曾為《花樣年華》撰寫主旋律的原作曲家梅林茂為電影譜寫多首原創音樂:[41]
- 原創音樂:[42]
- 梅林茂:〈2046 Main Theme〉(第5、15場景與片尾字幕)、〈2046 Main Theme (Rumba Version)〉(第25場景)、〈Interlude I〉(第29、38場景)、〈Polonaise〉(第37、43場景)、〈Lost〉、〈Long Journey〉(第40–41場景)、〈Interlude II〉(第30場景)、〈2046 Main Theme (With Percussion, Train Remix)〉
- 採用音樂:[42]
- 皮爾・拉本:〈Dark Chariot〉(第7–9、12–13場景),選自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電影《霧港水手》(1982);〈Sisyphos at Work〉(第4場景),選自法斯賓達電影《第三世代》(1979)
- 薩維爾・庫加特:〈Siboney〉(第6場景(器樂版)、第17、19、24場景)、〈Perfidia〉(第10、39場景)
- 康妮·弗朗西斯:〈Siboney〉
- 迪安·马丁:〈Sway〉(第18場景)
- 喬治・德勒律:〈Julien et Barbara〉,選自法蘭索瓦·杜魯福電影《情殺案中案》(1983)(第21–23、42場景)
- 温琴佐·贝利尼與費利切・羅馬尼:〈Casta Diva〉,選自温琴佐·贝利尼歌劇《諾爾瑪》,由安杰拉·乔治乌與伦敦交响乐团演出,艾維里諾・皮多指揮(2000年錄音)(第11、14、28、36場景);另使用貝里尼的歌劇《Il Pirata》(第16、26場景)
- 泽贝纽·普莱斯纳:〈Decision〉,選自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十誡》第五部《不可杀人》
- 神秘园:〈Adagio〉,與雙簧管演奏家大衛・艾格紐合作(第3、27、31、34場景)
- 納金高與其三重奏(Nat King Cole and the Nat King Cole Trio):〈The Christmas Song〉(1946年弦樂版)(第20、35場景)
發行
[编辑]《2046》最初於2004年5月在第57屆坎城影展首映,並入圍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同年9月29日於香港正式上映。
家用媒體與數位發行
[编辑]本片自上映以來曾多次發行DVD與藍光影碟,其中索尼影業家庭娛樂於2005年12月26日推出DVD版本,此後多年未在美國重發或修復。2014年9月17日,韓國EOS Entertainment發行無區域限制的藍光版本,作為王家衛電影合集的一部分。
數位修復
[编辑]2020年,為紀念王家衛出道作《旺角卡门》發行30週年,《2046》與其餘七部王家衛作品共同進行4K數位修復。此修復計畫由王家衛親自監督,由美國标准收藏與義大利博洛尼亞的影像修復機構L’Immagine Ritrovata共同執行[43]
2023年,該片作為第3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大師班」計畫展映。梁朝偉在映後座談會上表示,選擇這部電影來放映是他自己的意願。[44]
迴響
[编辑]票房
[编辑]《2046》於2005年8月5日在北美上映,首週末在4家戲院小規模放映,收穫113,074美元,平均每館票房為28,268美元。在香港,該片累計票房為778,138美元。北美總票房為1,444,588美元,最廣泛上映時曾在61家戲院放映。全球總票房收入達19,271,312美元。[45]
批判性評價
[编辑]根据評論匯總网站爛番茄汇总的119篇评论文章,86%的评论家给予该作正面评价,使之獲得「認證新鮮」標識,平均打分为7.4分(满分10分)[46][47] 在Metacritic上,34位影評人共給予了78分的分數(滿分100分),這部電影獲得了「普遍好評」。[48][49]
《紐約時報》的曼諾拉·達吉斯給予本片極高評價,稱其為「毫無疑問的傑作」,並特別讚賞章子怡的表現:「章小姐那種震撼人心的表演在片中彷彿燒出了一個洞,讓整部電影,甚至所有人際關係,都籠罩在一股緊迫與強烈情感之中。」她進一步指出,王家衛雖時常因敘事薄弱遭到批評,但實為當代少數不願受傳統劇情結構束縛的商業導演之一:「他並非第一個,也不是唯一一個從古典敘事手中解放電影的導演,他用鏟子撬動了三幕劇的結構基礎,也拋棄了那些扼殺藝術的公式(像是贖罪、結局、還有無窮無盡的交代)。他像某些前衛導演,也像侯孝賢那樣,是少數能以影像,而非文字,創造出深層意義的導演之一。」[50]
《Premiere》雜誌的格倫·肯尼給予《2046》四星評價,並將其列入2005年十大佳片之一。他形容影片:「60年代風格的夢幻場景與壓迫感十足的未來CG都市同時佔據畫面;所有人都抽煙、喝酒過度;音樂主題不斷重複,角色們困在自我毀滅的永恆輪迴中。這是一部謎樣之作,一封情書,也是一首讚美「美」的神聖聖歌,尤其是對章子怡的美,她近乎超凡的外貌與難以言喻的演出令人著迷。《2046》是一部你可以活在其中的電影。」[51]《波士頓環球報》的泰·布尔也對本片給予正面評價,指出:「這部片值得挑戰嗎?當然值得。王家衛堪稱二戰後歐洲大師們的最佳繼承者之一,他的作品融合了尚盧·高達的戲謔與幻滅、费里尼的視覺狂想、安東尼奧尼的時髦存在主義,以及柏格曼的沉思不安。在這部片中,他對記憶、時間與渴望的迷戀深入到或許連他自己都難以承受的程度,而這個世界比我們願意承認的還要映照與折射出我們自身的現實。」[52]《Film Journal International》的丹尼爾·亞根(Daniel Eagan)則稱:「王家衛的才華與創作興趣在當今影壇無可匹敵。無論他動機為何,他為這部片召集了一支出色的團隊。攝影、美術與剪接共同營造出極度慵懶與頹靡的氛圍。梁朝偉依舊延續他的精彩表現,而歌手王菲在這部片中的演出也展現出她先前作品中所欠缺的深度……但最讓人驚喜的,還是章子怡……她的表現讓她躍升至世界頂尖女演員的行列。」[53]
然而,亦有較為保留的聲音。《芝加哥太陽報》的羅傑·埃伯特僅給予本片2.5星(滿分四星),並在電視節目《Ebert & Roeper》中給予「勉強不推薦」的評價。他指出影片在2003年坎城影展首映時尚未完成,最終版本雖修正部分特效,但整體結構依然鬆散。他評論道:「也許在王家衛心中,它從來都沒真正完成。他或許會羨慕伍迪·艾倫在拍《罪與赦》時的自由:看完首剪後直接砍掉第一幕,重新召集演員重拍,最後聚焦於主線故事。觀看《2046》時,我不禁思考,對於那些不了解王家衛作品風格的觀眾來說,這部片究竟意義何在?它不像《花樣年華》那樣是一部自成體系的電影,雖然它本身確實很美、很詩意地遊蕩著。」[54]
在年度評選方面,林肯中心電影協會《Film Comment》雜誌於2005年年底的影評人投票中將《2046》列為該年度第二佳片,總得分為668分。[55]此外,該片亦被多位影評人選入2005年十大佳片名單。
獎項
[编辑]頒獎典禮 | 獎項 | 得獎者 | 結果 |
---|---|---|---|
第57屆坎城影展 | 金棕櫚獎 | 提名 | |
第41屆金馬獎 | 最佳劇情片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梁朝偉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章子怡 | 提名 | |
最佳攝影 | 杜可風、黎耀輝、關本良 | 提名 | |
最佳美術設計 | 張叔平、邱偉明 | 獲獎 | |
最佳造型設計 | 張叔平 | 提名 | |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 Peer Raben、梅林茂 | 獲獎 | |
最佳音效 | 杜篤之、Claude Letessier | 提名 | |
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最佳電影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王家衛 | 提名 | |
最佳編劇 | 王家衛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梁朝偉 | 獲獎 | |
最佳女主角 | 章子怡 | 獲獎 | |
最佳攝影 | 杜可風、黎耀輝、關本良 | 獲獎 | |
最佳剪接 | 張叔平 | 提名 | |
最佳美術指導 | 張叔平、邱偉明 | 獲獎 | |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 張叔平 | 獲獎 | |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 Peer Raben、梅林茂 | 獲獎 | |
最佳音響效果 | 杜篤之、Claude Letessier | 提名 | |
最佳視覺效果 | Guillaume Raffi, Sonia Holst, Nadir Benhassaine & Nicolas Bonnell | 提名 | |
第1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 最佳電影 | 提名 | |
最佳編劇 | 王家衛 | 提名 | |
最佳男演員 | 梁朝偉 | 獲獎 | |
最佳女演員 | 章子怡 | 獲獎 | |
推薦電影 | 獲獎 | ||
第10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 最佳男主角 | 梁朝偉 | 獲獎 |
最佳攝影 | 杜可風 | 獲獎 | |
2004年度歐洲電影獎 | 最佳非歐洲電影 | 獲獎 | |
第49屆西班牙巴塞隆拿聖喬帝電影節 | 最佳外語片 | 獲獎 | |
第49屆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國際電影節 | 最佳攝影 | 杜可風、黎耀輝、關本良 | 獲獎 |
國際影評人協會獎 | 獲獎 | ||
2005年紐約影評人協會電影獎 | 最佳外語片 | 獲獎 | |
最佳攝影 | 杜可風、黎耀輝、關本良 | 獲獎 | |
2005年洛杉磯影評人協會電影獎 | 最佳美術設計 | 張叔平 | 獲獎 |
2006年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電影獎 | 最佳攝影 | 杜可風、黎耀輝、關本良 | 獲獎 |
衍生作品
[编辑]本片及《花樣年華》啟發了香港歌手方大同創作《蘇麗珍》一曲,收錄於《愛愛愛》一碟。
參考文獻
[编辑]- ^ 2046 (2004) | BFI. web.archive.org. 2016-04-05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5.
- ^ 2046 (2004). British Film Institute. [August 9,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5 April 2016).
- ^ 2046 | BBFC. web.archive.org. 2021-07-19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8.
- ^ Kay, Jeremy. Fox scores slew of Asian rights on Cannes hit 2046. Screen International. 3 June 2004 [20 May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06).
- ^ Lin, Ollie. 重看王家衛《2046》才知道的事:解析四個女人令周慕雲明白的愛情觀「有些事不能勉強,而我可以做的就是放棄。」. Tatler Asia. [2025-05-15] (中文(繁體)).
- ^ In the Mood for Love. BFI Southbank Programme Notes. 2023-03-06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10) (英语).
- ^ Sight and Sound: the May 2025 issue. BFI. 2025-04-03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5-13) (英语).
- ^ 8.0 8.1 8.2 8.3 WALSH, BRYAN. "We love what we can't have, and we can't have what we love". TIME. 2004-09-27 [2025-05-15] (英语).
- ^ 9.0 9.1 9.2 9.3 9.4 2046 (2004) - Q&A interview with director Wong Kar-Wai. Phase9 Entertainment. 2004-10-29 [2025-05-15] (英国英语).
- ^ 王家衛解釋《2046》片名由來 DVD版會有所不同 | 大紀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00-01-01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29) (中文(繁體)).
- ^ 祁玲. 「生病也不准休息!」 梁朝偉發燒仍被逼開工原因曝光. 鏡週刊 Mirror Media. 2024-01-12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7) (中文(繁體)).
- ^ dennis, chang. 王家衛導演借引「50年不變的承諾」 成就經典《2046》 章子怡、梁朝偉憶拍攝艱辛「被折磨、發燒都不准休息」. CATCHPLAY - 強檔院線電影. 2024-01-22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14) (中文(臺灣)).
- ^ 王家衛《2046》推遲拍攝 章子怡赴美補英語 | 大紀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00-01-01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3) (中文(繁體)).
- ^ 章子怡當年差點辦休學 | 大紀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00-01-01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31) (中文(繁體)).
- ^ 有望本月在上海開拍 王家衛《2046》通過審查 | 大紀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00-01-01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01) (中文(繁體)).
- ^ 王家衛《2046》重新開机 王菲要化身机器人 | 大紀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00-01-01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15) (中文(繁體)).
- ^ 趙薇否認加盟《2046》他們沒找我 | 大紀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00-01-01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5-01) (中文(繁體)).
- ^ 趙薇加盟王家衛《2046》”巨星陣容” | 大紀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00-01-01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5-01) (中文(繁體)).
- ^ 一物特約. 張叔平談王家衛 六十年代談到2046. 香港01. 2017-05-26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7) (中文(香港)).
- ^ 2046: A Film Odyssey - TIME. web.archive.org. 2007-11-11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15).
- ^ 王家衛不滿上影保衛 《2046》內部“大洗牌” | 大紀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00-01-01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04) (中文(繁體)).
- ^ 《2046》終成大眾電影 王菲為什麼扮演王靖雯 大紀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00-01-01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13) (中文(繁體)).
- ^ 王家衛「2046」入圍坎城影展 | 大紀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00-01-01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06) (中文(繁體)).
- ^ Interview with Wong Kar-wai. WKW Club. 2024-07-12 [2025-05-15] (英语).
- ^ Wong Kar-wai : 2046 : INTERVIEW : artechock. www.artechock.de.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18).
- ^ TONY LEUNG ON “2046” |. 2005-08-26 [2025-05-15] (美国英语).
- ^ 熊景玉. 章子怡拍《2046》搞頭毛3.5小時 梁朝偉發燒都要上工. 鏡週刊 Mirror Media. 2024-01-12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8) (中文(繁體)).
- ^ 《2046》:他們的主題曲.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2025-05-15] (中文(繁體)).
- ^ 木村拓哉出演×ウォン・カーウァイ監督『2046』初配信!Netflixで3月16日よりレストア版で|シネマトゥデイ. シネマトゥデイ. 2021-03-12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30) (日语).
- ^ 中央通訊社. 「2046」4K修復版重映 拍攝過程木村拓哉也喊難[影] | 娛樂. 中央社 CNA. 2024-01-19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4) (中文(臺灣)).
- ^ 《2046》幕后故事–董洁戲份全被刪 | 大紀元. 大紀元. 2022-07-29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29) (中文(繁體)).
- ^ 《2046》劇情公開并無大改動 主角配角都不變 | 大紀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00-01-01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02) (中文(繁體)).
- ^ 《2046》終于揭開神秘面紗 中國新年正式上映 | 大紀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22-06-25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17) (中文(繁體)).
- ^ 2046又出狀況!木村拓哉抵坎城影片卻還未到 | 大紀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00-01-01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29) (中文(繁體)).
- ^ 王家衛「2046」預計放映前可即時抵達坎城 | 大紀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00-01-01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29) (中文(繁體)).
- ^ 影音編輯室, MyVideo. 《2046》插曲:王家衛完美主義差點讓坎城影城沒片看?. MyVideo 影音週報. 2024-11-11 [2025-05-15].
- ^ 2046 premieres to acclaim in Cannes. www.chinadaily.com.cn.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0-11).
- ^ 王家衛兵敗戛納 揭秘《2046》落敗原因 | 大紀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00-01-01 [2025-05-15] (中文(繁體)).
- ^ 王家衛仍在修改《2046》 電影節將放超長片花 | 大紀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00-01-01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9) (中文(繁體)).
- ^ 《2046》終于“露面” 十一上映橫掃黃金期 | 大紀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00-01-01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02) (中文(繁體)).
- ^ 《2046》出原聲大碟 集配樂大師之精銳 | 大紀元. 大紀元 www.epochtimes.com. 2000-01-01 [202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16) (中文(繁體)).
- ^ 42.0 42.1 2046 (Special Features: The Music of 2046). Wong Kar-wai. Culver City, CA: Sony Pictures Classics. 2004. 11730LTR.
- ^ Keslassy, Patrick Frater,Elsa. Cannes to Celebrate Wong Kar-wai’s ‘In The Mood For Love’. Variety. 2020-02-19 [2025-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1-28) (美国英语).
- ^ 【トニー・レオン マスタークラス/2046】|第36回東京国際映画祭(2023). 2023.tiff-jp.net. [2025-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08).
- ^ 2046. Box Office Mojo. [2025-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09).
- ^ 2046. Rotten Tomatoes. Fandango Media.
- ^ 2046 | Rotten Tomatoes. www.rottentomatoes.com. [2025-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2) (英语).
- ^ 2046. Metacritic. Fandom.
- ^ 2046 Reviews. www.metacritic.com. [2025-05-16] (英语).
- ^ Dargis, Manohla. Desire and Loss in the Curve of a Back. The New York Times. 2005-08-05 [2025-05-16].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5-05) (美国英语).
- ^ Premiere Magazine: 2046. web.archive.org. 2005-12-18 [2025-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18).
- ^ 2046 Movie Review - 2046 Movie Trailer - The Boston Globe. web.archive.org. 2011-06-29 [2025-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9.
- ^ 2046. web.archive.org. 2012-02-19 [2025-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9.
- ^ 2046 :: rogerebert.com :: Reviews. web.archive.org. 2012-02-18 [2025-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8).
- ^ Film Society of Lincoln Center. web.archive.org. 2008-10-13 [2025-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