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2025年溫布頓網球錦標賽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5年溫布頓網球錦標賽
日期6月30日–7月13日
屆數第138屆
種類大滿貫
籤數128單打 / 64雙打 / 32混雙
獎金£50,000,000英鎊
地況草地球場
地點英國伦敦温布尔登
場館全英草地网球和门球俱乐部
冠軍
男子單打
義大利 揚尼克·辛納
女子單打
波兰 伊加·斯威雅蒂
男子雙打
英国 朱利安·卡什 / 英国 劳埃德·格拉斯普尔
女子雙打
韦罗妮卡·库德梅托娃 / 比利时 愛麗絲·梅丹斯
混合雙打
荷兰 塞姆·费尔贝克 / 捷克 卡特日娜·西尼亚科娃
青少年男子單打
保加利亚 伊萬·伊萬諾夫英语Ivan Ivanov (tennis player)
青少年女子單打
斯洛伐克 米婭·波漢科娃英语Mia Pohánková
青少年男子雙打
芬兰 奥斯卡里·帕尔达纽斯 / 波兰 阿兰·瓦日内
青少年女子雙打
美国 克里斯蒂娜·皮耶尼奇科娃英语Kristina Penickova / 捷克 Vendula Valdmannová
輪椅男子單打
日本 小田凱人
輪椅女子單打
中国 王紫莹
四肢殘疾組單打
荷兰 尼尔斯·芬克
輪椅男子雙打
西班牙 马丁·德拉普恩特 / 荷兰 Ruben Spaargaren
輪椅女子雙打
中国 李曉輝英语Li Xiaohui (tennis) / 中国 王紫莹
四肢殘疾組雙打
以色列 盖伊·萨松 / 荷兰 尼尔斯·芬克
← 2024 · 溫布頓網球錦標賽 · 2026 →

2025年溫布頓網球錦標賽(英語:2025 Wimbledon Championships),即第138屆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2025年6月30日–7月13日在英國伦敦温布尔登全英草地网球和门球俱乐部举行,是全年第三個以及唯一的草地大滿貫賽事。比賽項目包括男女單打、男女雙打和混合雙打,另有青少年和輪椅網球賽事。

本屆首次以電子線審英语Electronic line judge#Hawk-Eye_Live(Electronic Line Calling Live, ELC Live)鹰眼系统取代司線裁判[1][2]並將單打決賽從下午兩點調整至四點舉行,以配合美洲的收視時段。[a][3]


男子單打冠軍扬尼克·辛纳決賽擊敗衛冕冠軍卡洛斯·阿尔卡拉斯[4]贏得生涯首座溫布頓冠軍、第4座大滿貫冠軍,[5][6]是首位義大利溫布頓單打冠軍球員。[7]辛纳終止了對戰阿尔卡拉斯的五連敗,[8]尋求三連霸的阿尔卡拉斯則未能保持個人在大滿貫決賽的不敗紀錄。

女子單打冠軍伊加·斯威雅蒂決賽直落二擊敗阿曼達·阿尼西莫娃,贏得生涯首座溫布頓冠軍、首座草地賽冠軍,也是她本賽季的首座冠軍。[b][10]這是公開賽年代第2場以「雙貝果」(double bagel,也就是兩個6–0)結束的大滿貫決賽。[c]斯威雅蒂保持個人在大滿貫決賽不敗的紀錄,並成為第8位在大滿貫賽事3種賽場(硬地紅土和草地)都獲勝的選手。[d]

男子雙打冠軍朱利安·卡什劳埃德·格拉斯普尔決賽直落二擊敗土方凜輝戴维·佩尔,贏得兩人首座大滿貫雙打冠軍、公開賽年代首對全英冠軍組合。[e][13][14]卡什和格拉斯普尔連續三週在英國舉辦的草地賽事(包括倫敦伊斯特本站)都成功奪冠。[f]

女子雙打冠軍韦罗妮卡·库德梅托娃愛麗絲·梅丹斯決賽擊敗謝淑薇葉蓮娜·奧斯塔朋科,贏得兩人合作的首座大滿貫雙打冠軍。[15]這也是库德梅托娃生涯首座大滿貫、梅丹斯第5座大滿貫冠軍。[16]

混合雙打冠軍塞姆·费尔贝克卡特日娜·西尼亚科娃決賽直落二擊敗乔·索尔兹伯里路易莎·斯特凡尼,兩人首次搭檔即以一盤未失的成績奪得首座大滿貫混雙冠軍。[17][18][19]其中费尔贝克是繼今年澳網之後生涯第2次參加混雙比賽,西尼亚科娃則是自2023年美網以來首次參賽。

賽程

[编辑]
單打 雙打 混合雙打 青少年賽事 輪椅網球賽事
會外賽 會內賽
6月23日–26日 6月30日–7月13日 7月2日–13日 7月4日–10日 7月5日–13日 7月8日–13日

賽事結果

[编辑]

男子單打

[编辑]
男子單打比賽進程
冠軍 亞軍
義大利 扬尼克·辛纳 [1] 西班牙 卡洛斯·阿尔卡拉斯 [2]
四強
塞尔维亚 諾瓦克·喬科維奇 [6] 美国 泰勒·弗里茨 [5]
八強
美国 本·谢尔顿 [10] 義大利 弗拉维奥·科博利 [22] 卡倫·哈查諾夫 [17] 英国 卡梅伦·诺里
第四輪出局
保加利亚 格里戈尔·迪米特洛夫 [19] 義大利 洛倫佐·索內戈 克罗地亚 馬林·契利奇 澳大利亚 亚历克斯·德米纳尔 [11]
澳大利亚 喬丹·湯普森 波兰 卡米尔·迈赫扎克 智利 尼古拉斯·雅里 (Q) 安德烈·魯布列夫 [14]
第三輪出局
西班牙 佩德罗·马丁内斯 奥地利 塞巴斯蒂安·歐弗納 (PR) 匈牙利 富乔维奇·马顿 美国 布兰登·中岛 [29]
西班牙 豪梅·穆纳尔 捷克 雅各布·门希克 [15] 丹麦 奥古斯特·霍姆格伦 (Q) 塞尔维亚 米奥米尔·凯茨曼诺维奇
西班牙 亚历杭德罗·达维多维奇·福基纳 [26] 義大利 卢恰诺·达尔德里 葡萄牙 努诺·博尔热斯 法國 阿蒂尔·林德克内希
巴西 若昂·丰塞卡 義大利 马蒂亚·贝卢奇 法國 阿德里安·曼納里諾 (Q) 德国 楊-萊納德·史卓夫
第二輪出局
澳大利亚 亚历山大·武基奇 阿根廷 马里亚诺·纳沃内 法國 科朗坦·穆泰 美国 托米·保羅 [13]
澳大利亚 土方凜輝 法國 加埃爾·蒙菲爾斯 美国 瑞利·奧普卡 格鲁吉亚 尼科洛兹·巴西拉什维利
英国 傑克·德雷珀 [4] 匈牙利 毛罗然·法比安 英国 杰克·平宁顿·琼斯 (WC) 美国 馬科斯·吉隆
法國 阿蒂尔·卡佐 (Q) 捷克 托马什·马哈奇 [21] 荷兰 耶斯珀·德容 英国 丹·埃文斯 (WC)
加拿大 加布里埃尔·迪亚洛 荷兰 博蒂克·范德赞德舒尔普 英国 阿蒂尔·费里 (WC) 法國 邦雅曼·邦齐
英国 比利·哈里斯 日本 望月慎太郎 (Q) 美国 伊桑·奎因 智利 克里斯蒂安·加林 (LL)
美国 勒纳·田 美国 詹森·布魯克斯比 捷克 伊日·莱赫奇卡 [23] 美国 弗朗西斯·蒂亚福 [12]
南非 劳埃德·哈里斯 法國 瓦朗坦·鲁瓦耶 (Q) 加拿大 费利克斯·奥热-阿利亚西姆 [25] 英国 奥利弗·塔尔韦特 (Q)
第一輪出局
義大利 卢卡·纳尔迪 中華臺北 曾俊欣 英国 乔治·洛夫哈根 (WC) 加拿大 丹尼斯·沙波瓦洛夫 [27]
日本 西岡良仁 阿根廷 弗朗西斯科·科梅萨尼亚 塞尔维亚 哈马德·梅杰多维奇 英国 约翰努斯·蒙代 (WC)
澳大利亚 阿萊克斯·博爾特 (Q) 比利时 大衛·戈芬 美国 亚历山大·科瓦切维奇 法國 于戈·安貝爾 [18]
中国 布云朝克特 哈萨克斯坦 亚历山大·舍夫琴科 葡萄牙 雅伊梅·法里亚 (Q) 義大利 洛伦佐·穆塞蒂 [7]
阿根廷 塞瓦斯蒂安·巴埃斯 比利时 拉斐尔·科利尼翁 澳大利亚 詹姆斯·麦凯布 (Q) 哈萨克斯坦 亞歷山大·巴伯里克 [28]
哈萨克斯坦 别伊比特·茹卡耶夫 (Q) 阿根廷 托马斯·马丁·埃切韦里 阿根廷 卡米洛·乌戈·卡拉贝利 法國 雨果·加斯頓
西班牙 罗伯托·卡瓦列斯·巴埃纳 澳大利亚 亚当·沃尔顿 法國 康坦·阿利斯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達米爾·德祖赫
美国 亚历克斯·米切尔森 [30] 美国 克里斯托弗·尤班克斯 英国 杰伊·克拉克 (WC) 法國 亞歷山大·穆勒
法國 乔瓦尼·姆佩奇·佩里卡尔 德国 丹尼爾·奧特邁爾 義大利 马泰奥·阿纳尔迪 美国 布兰登·霍尔特
澳大利亚 阿列克谢·波佩林 [20] 羅曼·薩菲烏林 捷克 维特·科普日瓦 丹尼爾·梅德韋傑夫 [9]
阿根廷 弗朗西斯科·塞伦多洛 [16] 塞尔维亚 杜尚·拉約維奇 (LL) 義大利 朱利奥·泽皮耶里 (Q) 美国 麥肯齊·麥克唐納
義大利 馬泰奧·貝雷蒂尼 [32] 英国 亨利·瑟尔 (WC) 卢森堡 克里斯·罗德施 (Q) 德国 亞歷山大·茲韋列夫 [3]
丹麦 霍尔格·鲁内 [8] 美国 尼谢什·巴萨瓦雷迪 英国 雅各布·费恩利 荷兰 塔隆·格里克斯波爾 [31]
玻利維亞 乌戈·德里恩 英国 奥利弗·克劳福德 (WC) 西班牙 羅伯托·包蒂斯塔·阿古特 丹麦 埃尔默·默勒
塞尔维亚 拉斯洛·捷雷 比利时 齐祖·贝格斯 澳大利亚 克里斯托弗·奧康奈爾 希腊 斯特凡諾斯·西西帕斯 [24]
澳大利亚 詹姆斯·達克沃思 奥地利 菲利普·米索利奇 (Q) 瑞士 莱安德罗·列迪 (Q) 義大利 法比奧·福尼尼
  準決賽 決賽
                                 
  1  義大利 扬尼克·辛纳 6 6 6  
6  塞尔维亚 諾瓦克·喬科維奇 3 3 4  
  1  義大利 扬尼克·辛纳 4 6 6 6
  2  西班牙 卡洛斯·阿尔卡拉斯 6 4 4 4
5  美国 泰勒·弗里茨 4 7 3 66
  2  西班牙 卡洛斯·阿尔卡拉斯 6 5 6 78  

女子單打

[编辑]
女子單打比賽進程
冠軍 亞軍
波兰 伊加·斯威雅蒂 [8] 美国 阿曼達·阿尼西莫娃 [13]
四強
阿里娜·萨巴伦卡 [1] 瑞士 貝琳達·本契奇
八強
德国 蘿拉·西格蒙德 安娜斯塔西亞·帕夫柳琴科娃 米拉·安德烈耶娃 柳德米拉·薩姆索諾娃
第四輪出局
比利时 愛麗絲·梅丹斯 [24] 阿根廷 索拉纳·谢拉 (LL) 捷克 琳达·诺斯科娃 [30] 英国 索纳伊·卡塔尔
美国 艾玛·纳瓦罗 [10] 葉卡捷琳娜·亞歷山德羅娃 [18] 丹麦 克拉拉·陶森 [23] 西班牙 杰茜卡·博萨斯·马内罗
第三輪出局
英国 艾玛·拉杜卡努 乌克兰 伊莉娜·斯維托莉娜 [14] 西班牙 克里斯蒂娜·布克沙 美国 麥迪遜·基絲 [6]
卡米拉·拉希莫娃 匈牙利 加尔菲·达尔马 法國 迪亚娜·帕里 (Q) 日本 大坂直美
美国 黑莉·巴普蒂斯特 捷克 巴尔博拉·克赖奇科娃 [17] 土耳其 泽伊内普·森梅兹 義大利 伊丽莎白·科恰雷托
美国 丹妮爾·柯林斯 哈萨克斯坦 叶连娜·莱巴金娜 [11] 澳大利亚 達里婭·卡薩特金娜 [16] 乌克兰 达雅娜·雅斯特雷姆斯卡
第二輪出局
捷克 玛丽·鲍兹科娃 捷克 馬爾凱塔·萬卓索娃 美国 安·李 阿莉娅克桑德拉·萨斯诺维奇 (Q)
英国 凯蒂·博尔特 克罗地亚 唐娜·維基奇 [22] 加拿大 莱拉·费尔南德斯 [29] 塞尔维亚 奥尔加·达尼洛维奇
義大利 贾斯明·保利尼 [4] 德国 埃娃·利斯 巴西 比阿特丽斯·哈达德·玛雅 [21] 墨西哥 雷娜塔·萨拉苏亚
季阿娜·施耐德 [12] 保加利亚 维多利亚·托莫娃 美国 阿什琳·克鲁格 [31] 捷克 卡特日娜·西尼亚科娃
義大利 露西娅·布龙泽蒂 加拿大 维多利亚·姆博科 (LL) 美国 卡罗琳·多勒海德 韦罗妮卡·库德梅托娃
中国 王欣瑜 荷兰 苏珊·拉门斯 法國 埃尔莎·雅克莫 (Q) 美国 凯蒂·沃利内茨
美国 凯蒂·麦克纳利 (PR) 斯洛文尼亚 韦罗妮卡·埃里亚韦茨 (Q) 安娜·卡林斯卡娅 希腊 瑪麗亞·莎卡瑞
羅馬尼亞 伊琳娜-卡梅利亞·貝古 乌克兰 尤利娅·斯塔罗杜布采娃 美国 索菲亞·科寧 [28] 阿纳斯塔西娅·扎哈罗娃 (Q)
第一輪出局
加拿大 卡森·布兰斯泰因 (Q) 新西兰 孫璐璐 英国 徐铭格 (WC) 美国 麦卡特尼·凯斯勒 [32]
捷克 琳达·弗鲁赫维尔托娃 (Q) 瑞士 維多莉亞·格魯比奇 法國 瓦尔瓦拉·格拉乔娃 匈牙利 邦达尔·安娜
西班牙 葆拉·巴多萨 [9] 澳大利亚 奥利维娅·盖德茨基 羅馬尼亞 安卡·托多尼 澳大利亚 金伯莉·比勒尔
英国 汉纳·克卢格曼 (WC) 美国 佩顿·斯特恩斯 中国 张帅 (Q) 羅馬尼亞 埃列娜-加布丽埃拉·鲁塞
拉脫維亞 安娜絲塔西卓·希瓦妥娃 (PR) 日本 伊藤葵 中国 袁悦 美国 伯纳达·佩拉
斯洛伐克 丽贝卡·什拉姆科娃 英国 哈丽雅特·达特 (WC) 比利时 雅尼娅·维克梅耶尔 (PR) 哈萨克斯坦 尤利婭·普汀塞娃
日本 内島萌夏 克罗地亚 佩德拉·馬蒂奇 (Q) 突尼西亞 昂絲·加博 拉脫維亞 葉蓮娜·奧斯塔朋科 [20]
英国 米卡·斯托伊萨夫列维奇 (WC) 澳大利亚 阿伊拉·托姆利亚诺维奇 澳大利亚 塔莉娅·吉布森 (Q) 中国 郑钦文 [5]
埃及 玛雅·谢里夫 瑞士 伊尔·泰希曼 羅馬尼亞 索拉娜·科斯蒂亚 (PR) 波兰 玛格达莱娜·弗雷赫 [25]
菲律宾 亚历克莎·埃亚拉 荷兰 阿兰查·鲁斯 中国 朱琳 (PR) 捷克 彼得拉·科维托娃 (WC)
捷克 卡罗利娜·穆霍娃 [15] 羅馬尼亞 杰奎琳·克里斯蒂安 美国 伊娃·约维奇 (Q) 澳大利亚 韓天遇 (Q)
波兰 瑪格達·蕾妮特 [27] 美国 阿莉西娅·帕克斯 德国 塔季揚娜·瑪麗亞 美国 潔西卡·佩古拉 [3]
波利娜·库德梅托娃 英国 乔迪·伯雷奇 (WC) 哥伦比亚 卡米拉·奥索里奥 乌克兰 瑪莎·柯絲堤雅克 [26]
英国 希瑟·沃森 (WC) 塞尔维亚 尼娜·斯托扬诺维奇 (Q) 安娜·布林科娃 亞美尼亞 叶林娜·阿瓦涅相
哥伦比亚 埃米利亚纳·阿朗戈 斯洛文尼亚 卡娅·尤万 (Q) 英国 弗朗西丝卡·琼斯 (WC) 澳大利亚 马娅·茹安
美国 泰勒·湯森 (Q) 德国 埃拉·赛德尔 (Q) 维多利亚·阿扎伦卡 美国 科科·高夫 [2]
  準決賽 决赛
                         
  1   阿里娜·萨巴伦卡 4 6 4  
13  美国 阿曼達·阿尼西莫娃 6 4 6  
  13  美国 阿曼達·阿尼西莫娃 0 0
  8  波兰 伊加·斯威雅蒂 6 6
 瑞士 貝琳達·本契奇 2 0
  8  波兰 伊加·斯威雅蒂 6 6  

男子雙打

[编辑]
冠軍 亞軍 比分
英国 朱利安·卡什
英国 劳埃德·格拉斯普尔
澳大利亚 土方凜輝
荷兰 戴维·佩尔
6–2, 7–6(7–3)

女子雙打

[编辑]
冠軍 亞軍 比分
韦罗妮卡·库德梅托娃
比利时 愛麗絲·梅丹斯
中華臺北 謝淑薇
拉脫維亞 葉蓮娜·奧斯塔朋科
3–6, 6–2, 6–4

混合雙打

[编辑]
冠軍 亞軍 比分
荷兰 塞姆·费尔贝克
捷克 卡特日娜·西尼亚科娃
英国 乔·索尔兹伯里
巴西 路易莎·斯特凡尼
7–6(7–3), 7–6(7–3)

輪椅網球賽事結果

[编辑]
男子單打
冠軍 亞軍 比分
日本 小田凱人 英国 阿尔菲·休伊特 3–6, 7–5, 6–2
女子單打
冠軍 亞軍 比分
中国 王紫莹 日本 上地結衣 6–3, 6–3
男子雙打
冠軍 亞軍 比分
西班牙 马丁·德拉普恩特
荷兰 Ruben Spaargaren
英国 阿尔菲·休伊特
英国 戈登·里德
7–6(7–1), 7–5
女子雙打
冠軍 亞軍 比分
中国 李曉輝英语Li Xiaohui (tennis)
中国 王紫莹
哥伦比亚 Angélica Bernal英语Angélica Bernal
法國 Ksénia Chasteau英语Ksénia Chasteau
6–3, 6–1
四肢組單打
冠軍 亞軍 比分
荷兰 尼尔斯·芬克 荷兰 萨姆·施罗德 6–3, 6–3
四肢組雙打
冠軍 亞軍 比分
以色列 盖伊·萨松
荷兰 尼尔斯·芬克
南非 唐纳德·兰帕迪
英国 格雷戈里·斯莱德
6–0, 6–2

青少年賽事結果

[编辑]
男子單打
冠軍 亞軍 比分
保加利亚 伊萬·伊萬諾夫英语Ivan Ivanov (tennis player) 美国 Ronit Karki 6–2, 6–3
女子單打
冠軍 亞軍 比分
斯洛伐克 米婭·波漢科娃英语Mia Pohánková 美国 胡列塔·帕雷哈 6–3, 6–1
男子雙打
冠軍 亞軍 比分
芬兰 奥斯卡里·帕尔达纽斯
波兰 阿兰·瓦日内
英国 Oliver Bonding
美国 賈格爾·利奇英语Jagger Leach
5–7, 7–6(8–6), [10–5]
女子雙打
冠軍 亞軍 比分
美国 克里斯蒂娜·皮耶尼奇科娃英语Kristina Penickova
捷克 Vendula Valdmannová
美国 Thea Frodin
美国 胡列塔·帕雷哈
6–4, 6–2

積分和獎金

[编辑]

賽事積分

[编辑]

成人賽事

項目 冠軍 亞軍 四强 八强 16强 32强 64强 128强 會外賽
晉級
Q3 Q2 Q1
男子單打 2000 1300 800 400 200 100 50 10 30 16 8 0
男子雙打 1200 720 360 180 90 0
女子單打 1300 780 430 240 130 70 10 40 30 20 2
女子雙打 10

賽事獎金

[编辑]

2025年溫布頓的總獎金為5,355萬英鎊,較2024年增長了7%;[20]男女單打冠軍可獲得300萬英鎊,也比2024年增加11.11%。[21]

項目 冠軍 亞軍 四強 八強 16強 32強 64強 128強 Q3 Q2 Q1
單打 £3,000,000 £1,520,000 £775,000 £400,000 £240,000 £152,000 £99,000 £66,000 £41,500 £26,000 £15,500
雙打* £680,000 £345,000 £174,000 £87,500 £43,750 £26,000 £16,500
混雙* £135,000 £68,000 £34,000 £17,500 £9,000 £4,500
輪椅單打 £68,000 £36,000 £24,000 £16,250 £10,750
輪椅雙打* £30,000 £15,000 £9,000 £5,500
四肢組單打 £68,000 £36,000 £24,000 £16,250
四肢組雙打* £28,000 £14,000 £9,000

* 每一隊

注釋

[编辑]
  1. ^ 女子單打決賽在7月12日週六、男子單打決賽在7月13日週日舉行。
  2. ^ 斯威雅蒂是首位溫布頓波蘭冠軍,此前曾有3名波蘭球員進到決賽,2012年阿格涅什卡·拉德萬斯卡1937年英语1937 Wimbledon Championships – Women's singles雅德維加·延德約芙斯卡英语Jadwiga Jędrzejowska[9]
  3. ^ 前一次雙貝果大滿貫決賽為1988年法網英语1988 French Open – Women's singles施特菲·格拉夫橫掃娜塔莎·茲韋列娃奪冠;前一場溫網雙貝果決賽則出現在1911年英语1911 Wimbledon Championships – Women's singles
  4. ^ 前7位能在3種大滿貫賽場奪冠的女子球員有克里斯·埃弗特哈娜·曼德利科娃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施特菲·格拉夫塞雷娜·威廉姆斯玛丽亚·莎拉波娃阿什莉·巴蒂
  5. ^ 卡什格拉斯普尔1960年英语1960 Wimbledon Championships – Men's doubles麥可·戴維斯英语Mike Davies (tennis)鮑比·威爾森英语Bobby Wilson (tennis)以來首對進到溫布頓決賽的全英組合,[11]也是1936年英语1936 Wimbledon Championships – Men's doubles帕特·休斯雷蒙·塔基英语Raymond Tuckey之後首對全英冠軍組合。[12]
  6. ^ 卡什格拉斯普尔加上羅斯馬倫站則連續四週的草地賽事都打進決賽。

參考

[编辑]
  1. ^ Wimbledon embraces live electronic line calling | ATP Tour | Tennis. ATP Tour. [2025-03-24] (英语). 
  2. ^ Eccleshare, Charlie. Wimbledon replaces line judges with electronic line calling from 2025. 纽约时报. 2024-10-09 [2025-03-24]. ISSN 0362-4331 (美国英语). 
  3. ^ Carayol, Tumaini. You cannot be serious? Wimbledon abolishes line judges after 147 years. 衛報. 2024-10-09 [2025-03-24]. ISSN 0261-3077 (英国英语). 
  4. ^ Alcaraz crushes Djokovic to retain Wimbledon title. BBC Sport. 2024-07-14 [202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19). 
  5. ^ Sinner beats Alcaraz to win first Wimbledon title. BBC Sport. [2025-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7-13). 
  6. ^ Sinner dethrones Alcaraz to capture maiden Wimbledon crown. Reuters. [2025-07-13]. 
  7. ^ Jannik Sinner Ends Alcaraz’s Reign To Become Italy’s First Wimbledon champion. Ubitennis. [2025-07-13]. 
  8. ^ Sinner gains Alcaraz revenge, wins first Wimbledon crown. ATP Tour. [2025-07-13]. 
  9. ^ Amanda Anisimova reveals how family support made Wimbledon win 'super special'. Tennis365. 2025-07-08 [2025-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7-13). 
  10. ^ Iga Swiatek demolishes Amanda Anisimova 6-0 6-0 to win first Wimbledon title. The Independent. [2025-07-12]. 
  11. ^ Wimbledon 2025 results: Julian Cash and Lloyd Glasspool make history to reach Wimbledon final. BBC Sport. 2025-07-10 [2025-07-11]. 
  12. ^ Britain's Cash and Glasspool win Wimbledon men's doubles title. Reuters. [2025-07-12]. 
  13. ^ GB's Cash & Glasspool make history with doubles title. BBC Sport. [2025-07-12]. 
  14. ^ Wimbledon 2025: Sussex star Julian Cash and Lloyd Glasspool win men's doubles final. Sussex World. [2025-07-12]. 
  15. ^ Kudermetova and Mertens win Wimbledon women's doubles title. Reuters. [2025-07-13]. 
  16. ^ Kudermetova and Mertens capture Wimbledon doubles title. Women's Tennis Association. [2025-07-13]. 
  17. ^ Verbeek & Siniakova win Wimbledon mixed doubles title: 'A Thursday I will remember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ATP Tour. 2025-07-10. 
  18. ^ Siniakova and Verbeek triumph in the mixed doubles at Wimbledon 2025. puntodebreak.com. [2025-07-10]. 
  19. ^ GB's Salisbury misses out on maiden Wimbledon title. BBC體育. [2025-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7-11). 
  20. ^ The Championships, Wimbledon, 2025 Prize Money (PDF). [2025-06-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5-06-14). 
  21. ^ Wimbledon Prize Money 2025. Perfect Tennis. [2025-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6-14). 

外部連結

[编辑]
前任:
2024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溫布頓網球錦標賽
2025年
繼任:
2026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前任:
2025年法国网球公开赛
网球大满贯
2025年
繼任:
2025年美国网球公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