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鬼計神偷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鬼計神偷
The Score
電影海報
基本资料
导演法蘭克·歐茲
监制
剧本
故事
  • 丹尼爾·E·泰勒
  • 卡里歐·賽勒姆
主演
配乐霍华德·肖
摄影羅布·哈恩(Rob Hahn
剪辑理查·皮爾森英语Richard Pearson (film editor)
制片商曼德勒制片公司
片长124分鐘
产地美國
语言英語
法語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2001年7月13日 (2001-07-13)(美國)
发行商
预算6800萬美元[2]
票房1.13億美元[2][3]
各地片名
中国大陆大买卖
香港極盜爆破
臺灣鬼計神偷

鬼計神偷》(英語:The Score)是一部2001年美國劫盜片,由法蘭克·歐茲執導,勞勃·狄尼洛艾德華·諾頓安琪拉·貝瑟馬龍·白蘭度主演。本片為白蘭度逝世前亮相大銀幕的最後角色。電影劇本取自丹尼爾·E·泰勒(Daniel E. Taylor)和卡里歐·賽勒姆英语Kario Salem創作的故事,講述一名老鳥神偷打算退休以與情人安定地生活,但在同夥與一名年輕的竊賊的勸說下,決定在完成一場最後的大搶案。《鬼計神偷》2001年7月13日在美國上映[3],影評界口碑普遍正面。

劇情

[编辑]

保險箱竊賊大師尼克·魏斯在一次偷竊差點被抓後考慮退休,與女友黛安同居,並以合法商人的身份經營在蒙特婁爵士樂俱樂部。他拒絕了掮客麥克斯的另一份鉅額工作,而此工作的幕後主謀、年輕的竊賊傑克·陶勒則自作主張找到了尼克。尼克派同夥伯特去恐嚇傑克出城,但反被傑克制伏;傑克來到尼克家,讓對方重新考慮。尼克同意加入竊盜計畫,條件是完全掌控行動,並與麥克斯談妥了600萬美元的分成。

他們的目標是一支走私到加拿大卻被海關發現的皇家權杖,現存放在蒙特婁海關大樓英语Old Custom House, Montreal高度安全的地下室。傑克假扮成受僱的智障看門人「布萊恩」潛入海關大樓,尼克則經由下水道進入地下室。黛安想與尼克永遠在一起,要求尼克馬上退休,但對他接下「最後一票」感到失望。

尼克招募了駭客同夥史蒂芬,要他入侵了海關大樓保全公司的系統。史蒂芬試圖取得密碼,卻被一名系統管理員抓住,對方索要5萬美元。傑克出面在公園與對方交易;但交易期間,傑克和管理員的表哥都帶了槍,氣氛變得緊張。交易最終順利完成,但尼克則要求傑克不准再帶槍。

尼克在街上目睹一罐加壓啤酒桶爆裂後,構思了一項計劃,以破壞海關大樓堅不可摧的保險箱。他敦促傑克依計畫行事,並在成事後拒絕讓傑克與麥克斯交接,傑克不情願地接受。伯特向尼克透露,麥克斯欠了黑幫老大泰迪一大筆債,此計畫風險過大,建議尼克放棄。尼克與麥克斯對質,麥克斯坦承了此事,卻正秘密地以3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權杖。尼克萌生退意,麥克斯懇求他完成此工作,尼克最終勉強答應。

海關大樓得知了權杖作為法國國寶的真正價值後,在地下室增設了閉路電視監視器和紅外線探測器,迫使尼克等人提前安排了犯罪時間。傑克值夜班期間,帶著藏在手提收音機裡的槍來到地下室,負責關閉監視器,而尼克則透過下水道潛入地下室。伯特假扮垃圾車司機,將電腦交給傑克,傑克藉此繞過了保全系統。當尼克進入儲藏室時,傑克關閉了監視器,但清潔工同事丹尼偶然發現了傑克;傑克用槍指著丹尼,將他鎖在了小房間裡。

尼克繞過紅外線感測器,用地下室灑水系統的水灌滿保險箱,並投下深水炸弹,從內部將保險箱炸開。他帶走權杖時,卻被傑克用槍指著,被迫交出權杖。在傑克的操控下,監視器和警報器再次啟動,警衛報警,尼克被迫從下水道逃走。傑克回到樓上,把權杖藏在制服裡,躲過了趕來的警察。傑克抵達公車站準備出城,並打電話給尼克炫耀一番,但尼克卻透露,早已預料到尼克會背叛;尼克原本就計劃好穿過下水道躲避追捕,並準備一支廢金屬棒來掉包,權杖仍在尼克手中。

傑克威脅要揭發尼克,但尼克稱早已清空了作案工具及工作室。與此同時,兩名竊賊的身分只有傑克被丹尼曝光而上了新聞,警方正展開追捕,尼克則逃過一劫,令麥克斯感到安心。事後,尼克在蒙特利尔-米拉贝勒国际机场與黛安重聚。

演員

[编辑]

製作

[编辑]

編劇史考特·馬歇爾·史密斯英语Scott Marshall Smith很晚才加入劇組,並獲得了編劇署名[4]。電影在拍攝期間,馬龍·白蘭度多次與法蘭克·歐茲爭吵,並稱他為「豬小姐英语Miss Piggy」,即歐茲在1976年至2001年扮演的布偶[5][6]。白蘭度在片場各種行為古怪,如穿著內衣演戲,有時甚至拒絕接受歐茲的指導,並讓同台主演的勞勃·狄尼洛接手,而歐茲則通過助理導演指導電影;歐茲證實了此狀況。[7][8]歐茲稱:「有一場戲拍了兩天,馬龍對我太生氣了,以至於當我在片場時都不願意演戲,」「我在外面用監視器看著,勞勃表現得非常好,在我們之間起到了調解的作用。」[9]

電影上映後,歐茲淡化了這場衝突,並暗中提到了與白蘭度在蒙特婁片場之間據稱存在的緊張關係:

他非常溫柔親切、舉止優雅,在某些方面像個孩子,非常非常有人情味,也非常複雜。但我不能說我們一直相處得很好,這並非因為他很難相處;而是當時處境艱難。我不想在這裡誇大其詞,只想坦白實話:我們對白蘭度角色的創作詮釋有分歧。他的想法很真誠也很認真,而我的想法是另一種。製片人挺我,對此我心懷感激,馬龍也最終站在了我這邊。[10][11]

歐茲後來將這種緊張氣氛歸咎於自己,並表示自己對白蘭度的表演風格更傾向於抗拒,而非包容[12]

發行

[编辑]

《鬼計神偷》2001年7月13日在美國上映[3]。電影2001年12月11日以VHSDVD形式發行[13]

反響

[编辑]

票房

[编辑]

本片在美國首映週末則位居當週票房亞軍,收入1900萬美元,僅次於《律政俏佳人[14]。美國國內總票房總為7110萬美元,加上國際票房,全球總票房達1.13億美元[3]

評價

[编辑]

《鬼計神偷》在爛番茄網站上根據129篇影評,該片的新鮮度為74%。該網站的共識評論寫道:「有了狄尼洛、諾頓和白蘭度的加盟,讓身為老套劫盜/犯罪的本片值得一看。」[15]電影在Metacritic網站上根據29位評論家的評分,加權平均分為71分(滿分100分),表明口碑為「普遍好評」[16]

芝加哥太陽報》的羅傑·伊伯特給了本片3.5/4星的評價,並稱其為「近年來最好的正統劫盜電影。」[17]滾石》雜誌影評人彼得·崔維斯指出,當「兩個科里昂老頭子聯手」時,便預料到本片是「會讓人說『我願意花錢去看這些傢伙念著電話簿』的電影」。他總結道:「本片包含結局的轉折在內,並未有任何意外之喜。但動作快,快去拿本電話簿來。」[18]

獎項

[编辑]

安琪拉·貝瑟藉《鬼計神偷》贏得了有色人種進步協會形象獎傑出電影女配角英语NAACP Image Award for Outstanding Supporting Actress in a Motion Picture[19],更獲黑人娛樂電視大獎最佳女主角提名[20]

參考資料

[编辑]
  1. ^ Levy, Emanuel. The Score. Screen International. 2001-07-09 [2021-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8). 
  2. ^ 2.0 2.1 The Score (2001) - Financial Information. The Numbers. [2021-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24). 
  3. ^ 3.0 3.1 3.2 3.3 The Score (2001). Box Office Mojo. 2001-10-26 [2013-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2). 
  4. ^ McNary, Dave. Scott Marshall Smith, 'Men of Honor' Screenwriter, Dies at 62. Variety. 2020-12-15. 
  5. ^ Cagle, Jess. How To Make A Score. Time. 2001-07-08 [2019-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8). 
  6. ^ Brando creates tension on set of The Score. The Guardian. 2001-07-09 [2023-07-06]. 
  7. ^ Kelly, Brendan. Settling the Score Stories. Montreal Gazette. 2001-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8-03) –通过edward-norton.org. 
  8. ^ Nicole Kidman-Frank Oz's Tense Remake. contactmusic.com. 2003-02-10 [2025-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9. ^ Robey, Tim. Brando's trousers - the truth. The Daily Telegraph. 2001-09-18 [2015-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03). 
  10. ^ Anderson, John. Director veers far away from Miss Piggy. Milwaukee Journal Sentinel英语Milwaukee Journal Sentinel. Newsday. 2001-07-15 –通过Google News. 
  11. ^ Anderson, John. All Joking Aside . . .. Los Angeles Times. Newsday. 2001-07-09 [2019-10-10]. 
  12. ^ Capone. Capone With Frank Oz About DEATH AT A FUNERAL, What Went Wrong On STEPFORD, And (Of Course) Yoda!!. Ain't It Cool News英语Ain't It Cool News. 2007-08-07 [2013-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6). 
  13. ^ Saccone, Melinda. Rental Spending Down for Week Ended Dec. 3, But December Holds Gifts. hive4media.com英语Home Media Magazine. 2001-12-07 [201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12-23). 
  14. ^ Diorio, Carl. Goldilocks rocks B.O.. Variety. 2001-07-15 [200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6). 
  15. ^ The Score (2001). Rotten Tomatoes. [2025-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0). 
  16. ^ The Score Reviews. Metacritic. [200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23). 
  17. ^ Ebert, Roger. The Score. RogerEbert.com英语RogerEbert.com. 2001-07-13 [2013-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8). 
  18. ^ Travers, Peter. The Score. Rolling Stone. 2001-07-13 [2013-11-24]. 
  19. ^ NAACP Image Awards Spotlight Blacks' Achievements. Jet英语Jet (magazine). 2002-03-18: 37. 
  20. ^ The Score Awards. IMDb. [2025-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24).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