鬹
外观
鬹(汉语拼音:guī,注音:ㄍㄨㄟ),陶制的炊具,用三只腳承托。《说文解字》中的釋義是:“鬶,三足釜也,有柄喙。”而清朝段玉裁所著《說文解字注》的釋義則是:“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
鬶起源于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后扩散至各地,沿用至二里头文化时期,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空三足器,斝、鬲、盉等其他空三足器皆起源于此[1][2]。
- ^ 高广仁, 邵望平. 史前陶鬶初论. 考古学报. 1981, (04): 427–459.
- ^ 张忠培. 黄河流域空三足器的兴起. 华夏考古. 1997, (01): 30–48, 113. doi:10.16143/j.cnki.1001-9928.1997.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