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世奇
外观
(重定向自马文忠)
馬世奇 | |
---|---|
大明左庶子 | |
籍貫 | 直隸常州府無錫縣 |
字號 | 字君常 |
諡號 | 文忠 文肅(清康熙朝追諡) 忠肅(清乾隆朝改諡) |
出生 | 萬曆十二年(1584年) |
逝世 | 崇禎十七年(1644年) |
出身 | |
|
馬世奇(1584年—1644年),字君常,直隸常州府無錫縣人,明末政治人物,東林黨人[1][2]。
生平
[编辑]
馬世奇幼年好學,有文名,天啓四年(1624年)舉甲子科應天鄉試,崇禎四年(1631年)成進士[3],選為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左庶子,清廉耿介,好扶掖後進;擔任朝廷使者奉谕山东、湖广、江西诸藩時,世奇也是絕不接受賄賂餽贈[4]。崇禎十五年,當周延儒再次復相時,他向馬世奇詢問時務要務,而馬世奇則請他專注於蠲免拖欠賦稅以苏民困,後來被周延儒實現[5]。
崇禎晚年,明廷陷入更嚴重的內憂外患之中,崇禎帝多次召問廷臣除寇之策,馬世奇回答說:“闖、獻二賊,除獻易,除闖難。人心畏獻而附闖,非附闖也,苦兵也。今欲收人心,惟敕督撫鎮將嚴束部伍,使兵不虐民,民不苦兵,則亂可弭。”,上書受到崇禎帝的稱讚。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京城被李自成攻破,馬世奇回到家後嘆息說“事不可為矣。”[6]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北京,自縊死,二妾亦隨死。贈禮部右侍郎,諡文忠。
吳鍾巒聽說北京失陷,流涕說:“馬君常必能死節”,果然如此[7]。與龔廷祥、華允誠並稱“錫山三忠”。清康熙十年,賜諡“文肅”,乾隆四十年,改諡“忠肅”。
家族
[编辑]曾祖纯,庠生。祖父馬濂,官廣西桂林知府。父馬希尹,教授。孫馬翀(字雲翎,號蝶園)[8]。
注釋
[编辑]- ^ 《東林列傳》(卷二):「東林初起者,為顧、為髙、為鄒、為趙,繼之者,為楊、為左,再繼之文震孟、姚希孟,最後則馬世竒輩,皆節義文章,足以驚天地、動鬼神者也...」。
- ^ 《明史》:「始延儒里居,頗從東林游,善姚希孟、羅喻義。既陷錢謙益,遂仇東林。及主會試,所取士張溥、馬世奇等,又皆東林也。」。
- ^ 《崇祯四年辛未科進士三代履歷》:马世奇,君常,書一房,丙申五月二十一日生,无锡人。会三百四十二,二甲十一名,工部政,改庶吉士,授编修,丁丑同考。管起居注,己卯江西正主考,己卯丁憂。曾祖纯,庠生,封员外赠郎中。祖濂,進士、知府。父希尹,教授。
- ^ 《無錫縣志》:「十一年,奉使敕谕诸王,赐予无所受。」
- ^ 《罪惟錄》:「世奇登崇祯辛未进士,以庶常授编修。时宜兴延儒再召,咨以时务,世奇请急々蠲逋,以苏民困。延儒入朝,以其议首奏行之。」
- ^ 《明史》列傳一百四十九
- ^ 《海東逸史》卷十;《小腆紀年》
- ^ (清)彭定求. 卷十•孝廉馬雲翎墓表. 南畇文藁 (PDF).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