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博物館列表
外观
本列表列出香港營運中的博物館[a]。根據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定義,博物館是為社會服務的非營利性常設機構,負責研究、收藏、保護、闡釋和展示物質與非物質遺產。它向公眾開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促進多樣性和可持續性。博物館以符合道德且專業的方式進行運營和交流,並在社會各界的參與下,為教育、欣賞、深思和知識共享提供多種體驗[1]。
歷史
[编辑]
香港第一所博物館是設於舊香港大會堂內的大會堂博物院,於1869年啟用,是當時香港唯一一所符合現代博物館定義的博物館[2]。該博物院經營60多年,於1933年結束營運,使香港經歷了約20年沒有博物館服務的日子[2][3]。
1950年代起,多間博物館先後落成啟用。1953年,香港大學馮平山博物館(今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落成啟用,成為香港首家私營博物館[4][5]。1957年,李鄭屋漢墓展覽廳(今李鄭屋漢墓博物館)開放予公眾參觀[6],而大會堂美術博物館(今香港藝術館)則於1962年開幕,是香港第一所公營美術館[7]。
2001年起,為響應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國際博物館日及推廣香港博物館的活動和服務,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會聯同其他政府機構博物館以及一些民間博物館,於每年5月中旬舉辦「香港國際博物館日」[8]。另外,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從2015年起,每年舉辦香港博物館節,至今已舉辦了十屆[9][10]。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博物館
[编辑]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目前共管理15所博物館[11],是香港最主要的博物館服務提供者[12]。
名稱 | 照片 | 啟用年份 | 地址 | 簡介 | 參考 |
---|---|---|---|---|---|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 ![]() |
1957年 | 深水埗東京街41號 | 李鄭屋漢墓於1955年被發現,當時政府為興建徙置大廈而平整李鄭屋村的山坡。根據墓室結構、墓磚銘文及出土文物,此墓被認為建於東漢時期。該墓於1988年被列為法定古蹟,並獲永久保存。雖然基於保護原因,墓室不開放予公眾參觀,但訪客仍可透過入口通道的玻璃面板一窺墓室內部。展覽館建於墓室旁邊,除展出從墓中發掘的陶器及青銅器外,還設有「李鄭屋漢墓」展覽,透過文字、圖像、照片、地圖、影片及模型,介紹墓地的地理狀況、發現過程及結構。該館從1975年起名為“歷史博物館李鄭屋分館”,直至1998年7月1日易名為“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 [6][13][14] |
香港太空館 | ![]() |
1980年 |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 香港太空館於1977年開始興建,由建築署署長李銘根擔任總建築師,是香港第一所以推廣天文及太空科學為主題的博物館。其獨特的蛋形外殼使這座建築成為香港的著名地標。該館分為東、西兩翼。東翼是太空館的核心部分,擁有蛋形圓頂結構,內設太空劇場、宇宙展廳、全天域電影放映室、工作坊及辦公室,西翼則設有太空探索展廳、演講廳、禮品店及辦公室。 | [15][16] |
上窰民俗文物館 | 1984年 | 西貢北潭涌自然教育徑 | 該館佔地500平方米,原本是一座建於19世紀末的客家村落——上窰村。該村及其相鄰的石灰窰於1981年被列為法定古蹟。修復後,村落於1984年作為博物館開放。修復後的村落包括住宅、豬舍、牛棚、一座六米高的更樓、寬敞的曬場,以及農具和客家人日常用品等展品,重現了上窰村鼎盛時期的鄉村生活。 | [17][18] | |
茶具文物館 | 1984年 | 中區紅棉路10號(香港公園內) | 茶具文物館專門從事茶具及相關文化的收藏、展示與研究。該館的收藏基礎源自羅桂祥博士於1981年捐贈的茶具,這些珍寶包含約600件西周至20世紀的陶瓷及紫砂茶器與相關文物,同時活化了這座獲選為館址的歷史建築。其後於1994年,羅桂祥基金會更慷慨捐贈25件稀有陶瓷器及羅博士珍藏的600餘方印章予該館,此項捐贈促成了羅桂祥茶藝館的設立。現址原名為「旗杆屋」,又名司令總部大樓,在1978年以前為駐港英軍總司令官邸。這棟兩層高的希臘復興式建築建於1844年至1846年間,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築,於1989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 [19][20] | |
香港鐵路博物館 | ![]() |
1985年 | 大埔大埔墟崇德街13號 | 香港鐵路博物館坐落於大埔墟市中心,是一座佔地約6,500平方米的露天博物館,由舊大埔墟火車站改建而成。這座建於1913年的站舍採用中國傳統建築的坡屋頂設計,於1984年被列為法定古蹟,並於1985年修復後開放為博物館。 | [21][22] |
三棟屋博物館 | 1987年 | 荃灣古屋里2號 | 三棟屋位於三棟屋村,是一座有200年歷史的客家圍村建築,於1981年被列為法定古蹟,經修復後於1987年改建成三棟屋博物館開放予公眾參觀。三棟屋博物館佔地2000平方米,其對稱布局猶如棋盤,中軸線上設有門廳、中廳及祠堂,中心為四間獨立居所,兩側及後方均被排屋圍繞。2016年6月,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在三棟屋博物館設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旨在透過展覽、講座、研討會、示範及工作坊等教育及宣傳活動,提升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和關注。 | [23][24] | |
香港文化博物館 | ![]() |
2000年12月17日 | 沙田文林路1號 | 前身為大涌橋臨時房屋區 | [25][26] |
香港科學館 | ![]() |
1991年4月18日 | 尖沙咀科學館道2號 | 前為漆咸道軍營 | [27][28] |
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 ![]() |
2000年7月25日 | 筲箕灣東喜道175號 | 前為舊鯉魚門炮台 | [29][30] |
香港電影資料館 | ![]() |
2001年1月3日 | 西灣河鯉景道50號 | [31][32][33] |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 |
1998年9月28日 | 尖沙咀漆咸道南100號 | 於1975年7月香港博物美術館分拆後成立,前稱香港博物館,1998年4月1日改為現稱,同年7月遷至現址 | [34][35] |
香港藝術館 | ![]() |
1991年11月15日 |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 於1962年3月2日成立,前稱大會堂美術博物館,1969年更名為香港博物美術館,1975年7月分拆成為香港藝術館,1991年11月15日遷至現址。藝術館於2015年8月3日起閉館進行翻新擴建,2019年11月30日重新開放。 | [36][37][38] |
孫中山紀念館 | 2006年12月12日 | 中環半山衛城道7號 | 前為甘棠第,於2010年6月24日列為法定古蹟。 由2024年5月1日起暫時關閉至2025年第二季 |
[39][40][41] | |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 | ![]() |
2007年9月29日 | 鰂魚涌公園 | 前為香港消防處滅火輪葛量洪號 | [42][43][44] |
羅屋民俗館 | ![]() |
1990年1月19日 | 柴灣吉勝街14號 | 前為羅屋,於1989年11月10日列為法定古蹟 | [45][46][47] |
其他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轄下博物館
[编辑]下列是香港其他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轄下的博物館,截至2025年8月為止共有21所。
博物館名稱 | 照片 | 啟用日期 | 管理部門 | 地址 | 備註 | 參考 |
---|---|---|---|---|---|---|
入境處博物館 | ![]() |
2006年 | 入境事務處 | 屯門青山公路青山灣段82號入境事務學院 | 僅開放予團體預約參觀 | [48] |
市區更新探知館 | ![]() |
2009年8月21日 | 市區重建局 | 中環皇后大道中99號中環中心地下H6 CONET | 參觀前需預約 | [49][50] |
知識產權執法工作展覽館 | 2007年10月30日 | 香港海關 | 北角渣華道222號海關總部大樓25樓2514室 | 參觀前需預約 | [51][52] | |
青嶼幹線訪客中心及觀景台 | 1997年5月22日 | 民政事務總署葵青民政事務處 | 青衣島青衣西北交匯處 | [53] | ||
金管局資訊中心 | 2003年12月1日 | 香港金融管理局 | 中環金融街8號國際金融中心二期55樓 | 訪客進場前必須在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地下金管局大堂的接待處登記,亦須出示附照片的身分證明文件以作登記。 | [54] | |
展城館 | ![]() |
2012年8月20日 | 規劃署 | 中環愛丁堡廣場3號地下 | 該館於2009年4月21日暫停開放,並且遷往中環美利道2號美利道停車場大廈地下的新臨時館址,至2012年8月20日於愛丁堡廣場擴建工程竣事後重新開幕 | [55][56][57] |
香港歷史檔案館 | 1997年6月19日 | 政府檔案處 | 觀塘翠屏道13號 | [58] | ||
香港賽馬會禁毒資訊天地 | ![]() |
2004年6月21日 | 禁毒處 | 金鐘道66號金鐘道政府合署低座頂層 | [59][60][61] | |
香港懲教博物館 | 2002年11月1日 | 懲教署 | 赤柱東頭灣道45號 | [62][63][64] | ||
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 | 1991年6月8日 | 漁農自然護理署 | 西貢西貢公路蕉坑 | [65][66] | ||
郵展廊 | ![]() |
1999年9月17日、2023年12月11日 | 香港郵政 | 中環康樂廣場2號郵政總局地下、九龍灣宏基街8號香港郵政大樓1樓 | [67][68] | |
機場核心計劃展覽中心 | 1996年 | 民政事務總署荃灣民政事務處 | 汀九青山公路401號 | 前為外籍商人別墅(Homi Villa、白樓)及公務員宿舍 | [69][70] | |
「機電 ‧ 夢飛翔」展覽館 | ![]() |
2005年10月18日 | 機電工程署 | 九龍灣啟成街3號機電工程署總部大樓 | [71][72] | |
衛生教育展覽及資料中心 | 1997年5月17日 | 食物環境衞生署 | 尖沙咀九龍公園S4座 | 前為威菲路軍營S4座,三級歷史建築 | [73] | |
警隊博物館 | 1988年 | 香港警務處 | 山頂甘道27號 | 於1976年成立,1988年遷至前灣仔峽道警署現址,現已重新開放 | [74][75] | |
香港天文台歷史室 | ![]() |
香港天文台 | 尖沙咀弥敦道134A号香港天文台百週年紀念大樓 | 參觀前需報名 | [76] | |
消防及救護教育中心暨博物館 | ![]() |
2016年4月29日 | 香港消防處 | 將軍澳百勝角路11號 | 參觀前需預約 | [77] |
水資源教育中心 | 2019年12月13日 | 水務署 | 天水圍天柏路20號 | 參觀前需預約 | [78] | |
M+ | ![]() |
2021年11月12日 |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 | 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38號 | 2022年11月12日之前免費入場,參觀前需預約 | [79]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 ![]() |
2022年7月3日[b] |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 | 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 | 參觀前需預約 | [80] |
選舉資訊中心 | 2023年10月24日 | 選舉事務處 | 長沙灣庫務大樓 | 星期六參觀前需預約 | [81] | |
港鐵展廊 | ![]() |
2023年12月9日 |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 九龍站L2層 | 參觀前需預約 | [82] |
「站見」鐵路展 | ![]() |
2024年4月21日 |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 紅磡站城際直通車月台及出入境大堂 | 參觀前需預約 | |
啟德展館 | ![]() |
2025年3月28日 | 啟德體育園有限公司 | 啟德體育園主場館 |
|
|
香港文物探知館 | ![]() |
2005年10月29日 | 古物古蹟辦事處 | 尖沙咀海防道九龍公園S61及S62座 | 前為威菲路軍營S61、S62座及香港歷史博物館臨時館址,三級歷史建築 | [83][84] |
屏山鄧族文物館暨文物徑訪客中心 | 2007年4月15日 | 古物古蹟辦事處 | 元朗屏山坑頭村 | 前為屏山警署,於2002年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 [85][86][87] | |
廉政公署展覽廳 | ![]() |
2007年12月8日 | 廉政公署 | 香港島北角渣華道303號廉政公署總部大樓2樓 | 原本只會在開放日期間開始給市民參觀,2025年5月7日完成了翻新工程,並於5月8日正式開放給公眾參觀。 |
教育及非牟利組織轄下博物館
[编辑]下列是香港教育及非牟利組織轄下博物館,凡是由教育機構或者非牟利組織管理的博物館皆列表在此。
私營及其他組織轄下博物館
[编辑]下列是香港民營、私人及其他機構管理的博物館。
博物館名稱 | 照片 | 啟用日期 | 管理機構 | 地址 | 備註 | 參考 |
---|---|---|---|---|---|---|
唱片博物館 | 2015年8月25日 | SAM THE RECORD MAN國際有限公司 | 銅鑼灣耀華街39號12樓全層 | 參觀前需預約 | [125] | |
人類民俗館 | ![]() |
2000年 | 嘉里建設 | 大埔滘紅林路2號嘉里白鷺湖互動中心 | 星期一至星期六僅開放予團體預約參觀,而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則開放予公眾 | [126][127] |
大澳文化工作室 | ![]() |
2000年 | 大澳鄉事委員會 | 大澳大澳永安街54號地下 | [128][129] | |
山頂纜車歷史珍藏館 | ![]() |
2007年9月27日 | 山頂纜車有限公司 | 金鐘花園道33號聖約翰大廈地下山頂纜車總站 | [130] | |
古董電扇博物館 | 2005年10月1日 | 無(負責人為鍾漢平) | 筲箕灣阿公岩村道168號 | 參觀前需預約 | [131] | |
交易所展覽館 | ![]() |
2006年4月26日 | 香港交易所 | 中環交易廣場1座及2座1樓 | 僅開放予團體預約參觀 | [132] |
稻鄉飲食文化博物館 | ![]() |
2008年7月 | 稻香集團 | 沙田火炭禾穗街15-29號9樓 | 因防疫關閉 | [133][134] |
叮叮老香港辦館 | ![]() |
2013年10月27日 | 香港電車迷會 | 香港山頂道118號,山頂廣場2樓18號舖 | [135] | |
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 | ![]() |
2011年11月18日 | 九龍社團聯會社會服務基金 | 鯉魚門 | [136] | |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博物館 | ![]() |
2006年 |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山下區內 | 雖屬免費,但需付$30進入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內方可到達 | [137][138] |
香港兒童探索博物館 | 2018年 | 香港兒童探索博物館 | 香港筲箕灣道 163 號 Island Walk 地下 E 室 及 1 樓 | [139] | ||
F11攝影博物館 | 2014年9月 | 蘇彰德 | 跑馬地毓秀街11號 | [140] | ||
香港大倉博物館 | 2016年 | 金唐國際藝術品有限公司 | 上環蘇杭街69號1206室 | [141] | ||
一新美術館 | 2015年 | 孫少文基金會 / 一新美術館 | 香港西營盤西源里1號瑧蓺地下及1樓 | 逢週一休館 | [142] | |
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 | ![]() |
2019年5月1日 | 慈山寺 | 大埔普門路88號觀音聖像底蓮台內 | 逢週一休館 (公眾假期除外),參觀前需預約 | [143] |
麥禮賢夫人藝術館 |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 |||||
饒宗頤文化館 | ![]() |
2012年6月22日 | 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 | 荔枝角青山道800號 | 前身為荔枝角醫院 | [144] |
鞍山探索館 | 2015年1月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 | 馬鞍山村上村35 號 | 前身為馬鞍山礦村及禮拜堂 | [3] | |
將軍澳風物汛 | 2022年12月 | 基督教靈實協會 | 將軍澳寶琳南路160號 | 前身為調景嶺警署及職員宿舍 | [145] |
相關條目
[编辑]備註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Museum Definition.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2025-08-04].
- ^ 2.0 2.1 Billy Tong. 沉沒的公共記憶 —— 1933 年關閉的香港大會堂博物院. CUP媒體. 2023-12-11 [2025-08-04].
- ^ 3.0 3.1 香港博物館館長協會. 香港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計劃意見書 (PDF). 香港立法會: 11. 2006-06-08 [2025-08-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3-14).
- ^ 歷史.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2025-08-04].
- ^ 林昇陽. 選定地方的私營博物館支援措施 (PDF). 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 2025-06-05 [2025-08-04].
- ^ 6.0 6.1 古墓遺跡今開放 總督題匾引人注意 麥道軻主持開門禮 展覽室陳列古物數十件. 華僑日報. 1957-06-22 [2025-08-04].
- ^ 關於藝術館. 香港藝術館. [2025-08-04].
- ^ 響應國際博物館日 多間博物館免費入場. 政府新聞公報. 2019-05-16 [2025-08-04].
- ^ 第一屆香港博物館節六月二十七日揭幕. 政府新聞公報. 2015-06-15 [2025-08-04].
- ^ 關於我們. 香港博物館節2024.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25-08-04].
- ^ 關於我們. 康文署博物館.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25-08-04].
- ^ 陳己雄. 逆水行舟——香港私營博物館的發展 (PDF). 香港博物館期刊. 2017, 1: 86—97 [2025-08-04].
- ^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25-08-04].
- ^ 歷史博物館李鄭屋分館名稱更改. 政府新聞公報. 1998-06-22 [2025-08-04].
- ^ 關於我們. 香港太空館. [2025-08-04].
- ^ 建設五載耗資六千萬 香港太空館揭幕 布政司姬達爵士主持揭幕. 工商晚報. 1980-10-08 [2025-08-04].
- ^ 上窰民俗文物館.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25-08-04].
- ^ 上窰村百年前舊貌 民俗文物館開幕 村屋內部陳設皆保持原貌. 香港工商日報. 1984-01-21.
- ^ 關於茶具文物館.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25-08-04].
- ^ 港督尤德夫人主持 茶具文物館開幕禮. 香港工商日報. 1984-01-27.
- ^ 香港鐵路博物館.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25-08-04].
- ^ 由舊大埔墟火車站改建而成 鐵路博物館開幕 每周開放六天免費供市民參觀. 大公報. 1985-12-21 [2025-08-04].
- ^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 三棟屋博物館.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2025-08-04].
- ^ 三棟屋復修已竣工 重開擧辦清代展. 華僑日報. 1987-11-26 [2025-08-04].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22-23頁
- ^ 香港文化博物館網站.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7)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26-27頁
- ^ 香港科學館網站.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10)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28-29頁
- ^ 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網站.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03)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30-31頁
- ^ 香港電影資料館網站.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2)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文化事誌(2001) (PDF). 香港藝術發展局. 2001-12-31 [2011-03-05] (中文(繁體)).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32-33頁
- ^ 香港歷史博物館網站.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16)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博物館博覽8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34-35頁
- ^ 香港藝術館網站.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08)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38-39頁
- ^ 孫中山紀念館網站.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甘棠第升格法定古蹟. 東方日報. 2010-06-25 [2010-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42-43頁
- ^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簡介.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歷史博物館.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04)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開幕.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07-09-29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2)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45.0 45.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法定古蹟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44-45頁
- ^ 羅屋民俗館簡介.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歷史博物館.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07)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入境處博物館簡介. 入境事務處.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31)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市區更新探知館網站. 市區重建局.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26)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發展局局長在「市區更新探知館」開幕禮的致辭.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09-08-21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知識產權執法工作展覽館簡介. 香港海關.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3)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海關知識產權執法工作展覽館開幕.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07-10-30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9)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青嶼幹線訪客中心及觀景台. 香港機場核心計劃網站.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17)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金管局資訊中心簡介. 香港金融管理局.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23)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62-63頁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10香港博物館導覽圖,#30
- ^ 香港規劃及基建展覽館網站. 規劃署.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7)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歷史檔案館網站. 規劃署.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7)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10香港博物館導覽圖,#37
- ^ 香港賽馬會禁毒資訊天地簡介. 禁毒處.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5)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禁毒資訊天地正式啟用.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04-06-21 [2010-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8-07)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70-71頁
- ^ 香港懲教博物館簡介. 懲教署.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1)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懲教博物館迎接第四十萬名訪客.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08-02-22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9)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72-73頁
- ^ 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網站. 漁農自然護理署.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1) (中文(繁體)). Archive.today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8-01
- ^ 郵展廊簡介. 香港郵政. [2010-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30)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郵政總局內設郵展廊 下周五起開放予市民參觀. 香港政府新聞網. 1999-09-08 [2010-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機場核心計劃展覽中心簡介. 香港機場核心計劃網站.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28)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建設及建築物-本站. 香港地方.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16)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機電工程署展覽館簡介. 機電工程署.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12)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機電工程署展覽館啟用推廣能源效益.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05-10-18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27)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衛生教育展覽及資料中心簡介. 食物環境衞生署.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9)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74-75頁
- ^ 警隊博物館簡介. 香港警務處. [2010-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05)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天文台全方位遊. 香港天文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1)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消防及救護教育中心暨博物館簡介. 香港消防處. [2019-03-07] (中文(繁體)).
- ^ 水知園. 水務署. [2024-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3).
- ^ M+官方網站. M+.
- ^ 香港故宮官方網站. 香港故宮.
- ^ 選舉資訊中心. 選舉事務處. [2024-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3).
- ^ 港鐵展廊. 港鐵. [2024-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5).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24-25頁
- ^ 香港文物探知館介紹.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古物古蹟辦事處.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8)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18-19頁
- ^ 屏山鄧族文物館簡介.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古物古蹟辦事處.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30)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屏山鄧族文物館開放.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07-04-14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9)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西貢文物館網站. 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24)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古物古蹟辦事處文物徑網站. 古物古蹟辦事處. [2016-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4)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聖士提反書院. 聖士提反書院文物徑網站. 聖士提反書院. [2014-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存档副本. [2020-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伯大尼演藝學院古蹟校園簡介 (PDF). 香港演藝學院. [2010-05-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8-24)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演藝學院快訊:百年歷史建築伯大尼法國巴黎銀行伯大尼博物館啟用. 香港演藝學院. 2007-06-28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10)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50-51頁
- ^ 東華三院文物館簡介. 東華三院.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06)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甘棠第升格法定古蹟. 東方日報. 2010-06-25 [2010-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52-53頁
- ^ 保良局歷史博物館簡介. 保良局.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10)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太陽館簡介. 聖公會.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1)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54-55頁
- ^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網站. 香港大學.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8)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大學許士芬地質博物館網站. 香港大學.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30)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許士芬地質博物館開幕暨港大理學院七十周年揭幕典禮 (PDF). 香港大學. 2009-01-13 [2011-03-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5-14)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56-57頁
- ^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網站. 香港中文大學.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14)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網站
- ^ 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網站. 香港賽馬會. [2014-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0)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展覽廳網站
-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展覽廳網站. 香港中文大學. [2014-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7)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58-59頁
- ^ 香港浸會大學孔憲紹博士伉儷中醫藥博物館網站. 香港浸會大學.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06)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60-61頁
- ^ 香港海事博物館網站. 香港海事博物館.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5)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10香港博物館導覽圖,#29
- ^ 香港教育博物館網站. 香港教育學院.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01)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教育學院新聞稿:香港教育博物館-首個香港教育歷史專題博物館. 香港教育學院. 2009-05-15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5) (中文(繁體)). Archive.today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8-05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66-67頁
- ^ 香港賽馬博物館網站. 香港賽馬會.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8)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68-69頁
- ^ 香港醫學博物館歷史由來. 香港醫學博物館.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30)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童軍文物廊簡介. 香港童軍總會.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08-29)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HKDI Gallery簡介. HKDI Gallery.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6)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賽馬會文物保育有限公司. 大館當代美術館. 賽馬會文物保育有限公司. [2022-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南豐紗廠全新藝術中心:CHAT六廠 | THE MILL’S NEW ART CENTRE: CHAT. HK ARTION. 2019-03-22 [2025-04-24] (美国英语).
- ^ SAM THE RECORD MAN唱片博物館. SAM THE RECORD MAN. [2018-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4)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8香港博物館導遊冊,第48-49頁
- ^ 人類民俗館簡介. 嘉里白鷺湖互動中心.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30)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港府大澳「破壞工程」挨批. 大紀元時報. 2005-09-28 (中文(繁體)).
- ^ 大澳文化工作室. 大嶼山發展概念計劃:建議在大澳興建「鹽業文化資料館及旅遊資源中心」意見書(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文件編號:CB(1)315/05-06(03)號) (PDF). 香港立法會. 2005-11-16 [2010-05-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3-14)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山頂網站:山頂纜車歷史珍藏館概覽. 山頂纜車有限公司.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15)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号称全球第一 香港民众成立古董电扇博物馆. 大紀元時報. 2005-10-01 [2010-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中文(简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交易所展覽館簡介. 香港交易所.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11)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10香港博物館導覽圖,#35
- ^ 稻鄉飲食文化博物館簡介. 稻香集團. [2010-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07)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電車文化館. 香港電車文化館. [2013-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0)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 - JCLYMPLUS. 香港賽馬會. [201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4)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日誌.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2012-08-27] (中文(繁體)).[失效連結]
- ^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本園最新入園收費 (PDF). [2015-03-19].[失效連結]
- ^ 香港兒童探索博物館一般門票. [2021-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F11 Foto Museum. [2018-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A'MUSEUM. [2018-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一新美術館. [2018-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5)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慈山寺. 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 慈山寺.
- ^ 饒宗頤文化館開幕.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12-06-22 [2012-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8)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1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